20代只有故事,没有童话
前段时间,我坐在电车里摇摇晃晃,突然想到儿童节,就拿起电话来与家人视频。屏幕那头,爸妈一人一句也都是亲切的闲聊,说到弟弟,爸爸偶然提了一句,明年也再不能算做儿童了,已经15岁了。
我一脸错愕,一想到我跟弟弟的年龄差,那我却是已经快把二十多岁的前半部分快用完了吗?车窗外的阳光突然就变得焦灼起来,放下手机的我突然想起爸妈送我上大学那会儿,我跟爸妈告别去继续办剩下的一下开学手续,挥挥手转身以后却不敢再回头看,同时在心里拼命告诉自己,以后一个人的话,要快点长大啊。要强的性子是天生的,但是成长的速度却是不可控的,有时快有时慢。
大学的日子忙碌的时候是身不由己的痛苦,偷懒的时候是迷茫焦虑的难受。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任性中夹着纠结,想不开是常有的事。可也是这几年里,我一个人坐着火车去了不少城市,甚至坐着飞机来到异国他乡,学着打理自己的生活,认识不同的人,路过一些故事,也在自己人生的轨迹中留下印记。
告别童话
从质疑童话开始就意味着跟想象和现实打架。想象中的自己,总像玛丽苏杰克苏小说里初出茅庐的主角,可能下一刻就能突然打通任督二脉发出大招。可是现实却是生硬而无趣的,一板一眼的因果循环。有什么办法呢,怪我们的想象太有趣咯。
但是我们始终是活在这个叫现实的泥泞里,所以总会有那么一个时间点,明白一些残酷,带着两份不甘,三分无奈,投入生活的洪流。那个时间点可能是挫折,可能是压力的临界点,可能只是一句来自亲人的话。总之,我们慢慢告别把自己当主角的自以为是,无理取闹,更好地出发了。
遇见故事
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两件事可以揪出来正正经经地说上一番。不管是故作老练地训斥后辈,还是春光满面的炫耀成绩,或是历经浮沉的轻松释怀,都让人忍不住倾诉的欲望。那是在明白自己不可避免会泯然众人,消散在时间里以后最后的挣扎。于是在一些修辞,一些杜撰下,各式各样的故事应运而生。故事听多了会累,于是有人说,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一生。可是人家的故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你凭什么觉得光靠看,自己就能学会游泳呢。
还有的人,早早就放弃了挣扎。是啊,谁没丧过啊,未老先衰不是20代一直挂在嘴边的标语吗?而且那种满肚子鸡血的,成天叫嚣着努力才能被看到,才会有出息,你不成功就是不努力,都给我头悬梁锥刺股起来的人就是很讨厌啊。一般还有闲心这么说的人早就不努力了,至少某些事情,他们不用努力就能做到。努力是一种踮起脚尖还要往上窜的姿势,难受啊,尤其是还看不到希望和目标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刑罚。但凡有点悲悯的人,都做不出这种按着驴头要驴喝水的事情。所以,水放着就行,渴了自然会喝。就像成长,故事就在路上,遇到了就是你的了。
写给老一点的自己
在20岁的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满意。想着小时候对长大的向往,觉得自己特别可笑。现在的我当然也对更“成熟”的我有着很不正常的幻想。只是希望那时候的自己不要再笑话这些白日梦了。该给未来那个自己的故事,肯定不会少,肯定都有交代。
文/Silvestris 倩
目前在法国游学,学生,读书,写作旅游,文艺小清新一枚。丽特小屋成员
是一群年轻活力,朝气的业余爱好者组织的小舍。每个女孩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会在这里分享一些趣事,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