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岸边打“拼”的砀山人
金黄的砀山酥梨即将迎来丰收
中国的“四省通衢”,世界的“果海梨都”
成就一座城市的声名,并不一定要名川大山,或历史政治、诗词歌赋的加持,在砀(dàng)山,一颗酥梨就够了。安徽最北部,有一块凸出的区域,嵌在皖、苏、鲁、豫之间。古时称“汴京齿唇”,今天是徐淮门户,东西南北极目远望,是四省不同的风景。这里,就是砀山。
大多数人听见“砀山”的第一反应是:“砀山酥梨,真的好吃!”没错,砀山人最骄傲的身份,是“梨都人”。
人工授粉,是砀山人与梨树特殊的交流方式 。
春雨纷纷,阡陌之间遍野梨花雪白;夏秋之际,不论晨昏到处梨香四溢。中国传统三大名梨之首的产地、十大水果生产强县之一、最大的酥梨交易市场、世界最大的连片果园产区……砀山以一颗小小的酥梨,便成就了令其他城市艳羡的声名。
但这“果海梨都”四个字,是一代代砀山人 “拼”出来的。
梨花广场,砀山最亮眼的地标 。
酥梨,凭什么代表砀山?中国有四大产梨区,砀山就位于黄河故道产区。
宋-朝时,黄河频繁决口改流。1168年,黄河在今河南滑县决口南下,合泗入淮,途中便经过砀山。砀山人与黄河打了700多年的交道,直到1855年,黄河再次改道北流,在砀山留下一段46.6公里的黄河故道。
今天的黄河故道,景色秀丽。
废弃的河床黄沙漫漫,蚕食村庄和农田,砀山人曾经一度无可奈何。1949年后,砀山人开始集中建造防风固沙林,他们发现,梨树耐旱,黄河北流后留下的富含营养的15米沙性土壤,非常适合种植梨树。且梨树不仅防风固沙,还有经济效益。今天的砀山人,通过种梨与黄河达成了和解。
除了土壤,砀山的气候也是酥梨出圈的必要条件。砀山在古代属于沼泽之处,气候湿润,属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处,既能保证充足的日照时间,还有足够的降雨量,且雨热同期,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适宜梨树生长。另外,秋季较大的昼夜温差也使梨的品质出众。
沿着河道种植的梨树,在防风固沙的同时又能带来经济效益。
最后是品种。我国主要栽种的梨的品种有白梨、秋子梨、沙梨等,其中,白梨家族在我国栽培表现最好,大多数品种果实较大,有香味。砀山酥梨就属于白梨,果大核小,酥脆甘甜,渣少多汁,含水量甚至可以高达80%以上。砀山栽培白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6万余株百年老梨树。
梨树王景区
砀山人对梨有着深厚的感情,形成了梨文化底蕴。梨花节,是砀山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梨花广场,是砀山最显眼的地标。
曾经被列为贡品的砀山梨
在砀山产梨景区内,百年梨树王,至今仍以累累硕果奉献世人,单株年产量高达四千斤。
汁水充盈的砀山梨背后,有无数敢于闯拼的砀山人。
“拼”出来的砀山
砀山以芒砀山得名,最早隶属于河南商丘,后长期属于江苏徐州,49年后又归安徽宿州管辖。如今,芒砀山位于河南永城市,造成了今天“砀山没有山”的局面。
砀山在四省之间的位置,距周边县市大多不过100公里。
昔日的挑战,是黄河。直面黄河的七百余年,砀山人始终在“拼”。
宋-代黄河改道流经砀山后,一直到明-清-时期,砀山城址因水患而数次迁徙。万-历年间,在今址上筑土为城,以天圆地方的理念,修造古砀城及环城河。为抵御洪水灾害,砀山人在传统城墙修筑的基础上,又在外围修筑护城堤,开挖坑塘(又称“城湖”)。
砀山古城
护城堤位于距离砀山城址相当远的地方,绕成一道土城,和城池一样,堤外有沟渠环绕,在防御洪水时与城池有同样的功能。
黄河北迁,灾害并没有停止。风沙、盐碱、旱涝等自然灾害频仍。砀山人依然没有放弃故土,而是奋起治沙,种植梨树。如今,黄河故道产区是我国梨果的四大产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河道旁柳树青,果园梨花绽放。
昔日的黄河奔腾不息处,变成了原生态湿地,故道旁的两岸有百万亩的果园。宽度达2公里的河床、河滩、沼泽地和湖泊,构成秀丽的皖北小江南。
砀山果园农场内的“皖北小江南”
砀山酥梨的回报是丰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砀山人从此一劳永逸,时代变幻,砀山人还在“拼”,与酥梨一同经历了三次产业竞争与升级。
酥梨丨为发展“拼”
第一次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拼的是品质。砀山梨栽种时间早,自古就有名。治沙过程扩大了酥梨的规模化种植,经历了各种灾害,砀山梨也没有失去酥脆浓甜的最大优势。并且,砀山酥梨丰产的特性,让它迅速占领全国梨市场。
正在采收的砀山梨,即将占领全国梨市场。
第二次是从本世纪初开始,拼的是果树的快速迭代,新品种及加工。除了增加品种,还要降低总产量,替代梨的产品是黄桃。目前砀山是世界第三大黄桃产区,以梨膏、黄桃罐头为代表的水果加工业,正在将砀山打造为中国第一水果加工县。
黄桃罐头需要经过挑选、称重等加工过程。
第三次是最近几年,拼的是电-商和全球化竞争、数字化培育与管理。电-商的入场,信息差、品类等旧的壁垒被打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砀山梨不仅要和全国的水果竞争,也要和全球水果竞争。这是一场从育种、标准化、数字化种植,到现代产业链、品牌打造等全方位的比拼。
除了“果海梨都”,砀山还可以是什么?
砀山,还是“中国唢呐之乡”,一声唢呐吹尽了砀山的古今悲欢。唢呐自明-朝起就在砀山流行,每年梨花节和采梨节,砀山人就邀请唢呐班在老梨园里演奏,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砀山唢呐的曲调苍凉、辽阔、高亢,恰似黄河故道人的性格:坚韧、吃苦耐劳。
砀山县文化节上的击鼓表演
砀山,也是斗羊比赛的胜地。古老的斗羊比赛依然是砀山人喜爱的娱乐活动。斗羊比赛起自西汉初期,盛行于三国时代,历经一千多年。砀山人的性格在斗羊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勇于抗争,永不言败。
在今天,砀山还以现代马术比赛出名。黄河故道冲击的沙质土壤非常松软,适合马匹的奔跑发挥,也有利于对马的保护。强健的马儿,奔驰在景色秀丽的黄河故道旁。
砀山,在今天也展现出九州通衢、天下要冲的一面。陇海铁路、310国道贯穿全境,大京九、京沪铁路、连霍高速、105、206国道擦肩而过。郑徐高铁、G237良梨路至徐庙段途径砀山,梨园机场项目也正在建设中,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砀山梨走进全国千家万户的保障。
砀山南站
砀山的身份多彩纷呈,它还是赏梨花胜地,书画之乡,武术之乡、长寿之乡……
四省交界的地理位置,培养了砀山人自力更生的品性;昔时黄河尘沙的肆虐,赋予了砀山人自强不息的性格。从漫天黄沙到遍地梨花,砀山人在黄河故道上,依旧书写着不断奋进拼搏的篇章。
(信息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