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真之利他主义
『写在前面的话』
“个体追求优越和渴望社会情感。”——《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时,“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现在,“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块钱。”人们争议到底是“一分钱”还是“一块钱”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行为本身的意义。
孩子可能天然就具有向群体靠拢的社会属性。随着他们年龄不断增大,他们愿意为群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时即使这个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也有时这股力量会有来自父母的阻碍。他们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会阻止他们去做一件他们认为好的事情,但是他们内心仍然没有放弃。这种执着,慢慢外显出来,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也有的被深深藏在了意识的深处,成为他们未能觉察的价值观。
『正文』
前天晚上,上完英语课,我接棉棉准备回家。
她出来后,说要买那个插着小棍子的棉花糖吃。我看那个棉花糖绿色的,是个圣诞树的样子,很有趣,便买给了她。然后,我们准备去做电梯下楼。
这时,她发现培训机构的对面有一个孤零零的小凳子。
培训机构通常在门外摆放很多小凳子让等待的家长去坐。实在坐不下了,一些家长就会把小凳子搬到对面去坐。
她松开我的手,一只手攥紧棉花糖的小棍子;接着,用两只手搬起了那个小凳子,向整理小凳子的老大爷那里走去。刚开始,老大爷很诧异,便说这个凳子需要收起来。大概意思是误以为棉棉把小凳子当成了玩具。棉棉没有说什么,默默地把小凳子摆回去,和其他小凳子放在了一起。老大爷很感动。我也有点点自豪。
出了商场,我驮她回家。由于棉花糖上面有糖,我给了她一张湿巾。
过红绿灯时,她说擦完了,要扔湿巾。我说给我。她说不了,她自己扔垃圾桶里。
过了红绿灯,我便去找路边的垃圾桶。终于找到一个,我把自行车贴紧马路牙子。那个垃圾桶大概离我们半米多不到一米的位置。
她一扔,没扔进,湿巾掉到了外面。我捡起来,递给她。她调整了一下位置,用力一扔,还是没扔进。还好,第三次时,她终于扔进来,非常地兴奋。真比我上学那会儿,投铅球终于及格了还要开心吧。
我们俩都很满意地回家了。
『写在后面的话』
我仍清晰地记得,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的一件事情。一天傍晚,夜色已黑,小朋友们都陆续回家。我在一处草丛中发现一张一毛钱的纸币。接着,我又陆续捡到了五分、五角、甚至是一元钱。我算了一下,大概也将近十元钱。这在当时也是不小的一笔。我问周围的人,没有人知道;其中一个人说,可能是卖冰棍丢的。我等了一会儿,果然,有个背着一个冰棍箱子的老奶奶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我走过去问她,她说她丢了好几块钱。我把钱还给她就回家了。这件事,我也没有告诉其他人。
现在想起来,感觉蛮有意思的。当时,那天色微暗的场景仍然可以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孩子生来便衔着金钥匙。在我看来,这把金钥匙便是他们的童真。可惜的是,这把金钥匙又加持了隐身的属性,我们成年人通常看不到,只能觉察到。不管我们看到看不到,那把金钥匙一直都在。
孩子知道。
『题外话』
看到“之”,便会想到是不是又开启了一轮新的系列?是啊!殊不知码字容易,主题难得。冥思苦想一个主题真有如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说其难也真难啊!有时,一个闪念,便想到了一点,立即记下来。生怕一个转身,便再也想不起来了。每一天里,包括梦里,我们有多少个这样的转身啊。
— END —
*** 第六十四篇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