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近视」谬论:假的不是近视,治的只是人心
本文作者:周行涛
说起近视,我国大概没有什么比「假性近视」这一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了。
我总能从带孩子来就诊的家长口中听到类似的问题:「假性近视」能治好吗?「假性近视」会变成「真性近视」吗?「真性近视」是真的治不好吗?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疑问都有个前提,那就是许多人已经默认「近视有真假性之分」。然而,这其实是已在国内流传半个世纪之久的「假性近视」谬论。
近视,没有真假之分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青少年群体会先有一个「假性近视」的阶段,此时近视度数一般较低,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治疗手段恢复视力。如果没有正确地干预治疗,就会发展成为「真性近视」,再无回头之路。因此,真近视之前的假近视治疗就显得非常关键。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正如风靡一时的「网红眼药水」来自日本一样(注意:不推荐非医生指导下使用),「假性近视」概念最早由前苏联学者提出,此后日本学者受其影响展开研究。
日本历史上确实有近视率下降的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学生近视率由 1937 年 32% 下降到 1944 年 17%,但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学习时间减少,用眼强度降低。
上个世纪 60 年代,日本学者发表多篇「假性近视治疗」相关论文,虽然这些治疗方法后来被证明无效,但「假性近视」一说就此进入我国。
然而,无论是目前我国采用的《疾病分类与代码GB/T 14396-2016》,还是国内新农合 ICD-10 标准编码、国际 ICD-11 疾病编码,都没有「假性近视」名称。
医学上定义的近视就是近视,与其他疾病诊断一样,无需且也从不强调「真性」。
《疾病分类与代码GB/T 14396-2016》截图
「假性近视」一词存在歧义,严谨的表述应为「调节性近视」,指用眼过度后睫状肌出现调节痉挛。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眼睛疲劳的状态」,它不仅存在于近视眼,远视眼、正视眼和正常眼中也都有可能存在,通过适度休息就可以缓解。
「假性近视」贩卖的是焦虑
为何「假性近视」一说能够如此深入人心?我想这和大众的焦虑心理、商家应运而生的牟利宣传有关。
首先,我国社会普遍存在对近视的焦虑感,近视患者在婚恋、求职、升学、特殊岗位等仍有可能受到制约甚至隐性歧视。
人总会本能地抗拒「得病」的概念,希望那些疾病、困苦离自己都能远一点、再远一点。如果能有一个从假到真的演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间能存在好转的可能,人们从心理上则会更容易接受一些。
「假性近视」的说法,恰恰扮演了那一道心理缓冲的角色。
另一方面,我国近视诊疗的研究与科普领域仍存在空白。
据估计,2020 年我国近视总人数将达到 7 亿,2050 年全球近视将增至 47 亿以上,占世界人口近一半。当前已近视呈现低龄化、重度化、发展快、程度深的趋势。但关于近视诊疗的研究却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大众的疾病焦虑与专业研究的不足,为「假性近视」之说留出了市场。
部分商家通过模糊近视的概念,推出五花八门的假性近视治疗仪和训练机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主打口号就是「假性近视可以治疗」。
患者交钱后接受「治疗」,以为视力真的恢复了,近视也被治好了,其实只是通过适度休息,把痉挛、疲劳给消除了。
不难看出,「假性近视疗法」其实贩卖的是焦虑,治的是人心。
号称能够矫正「假性近视」的治疗仪
近视防治千万条,科学防治第一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专业知识较不了解的普通大众,有小部分临床医生也对「假性近视」之说深信不疑,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过一些「研究」,发明出如 6542、地巴吐、丹参、新斯的明、维生素 K3、麦得林、后马托品、烟酸、新福林、异可利定、樟柳碱等等各类疗法。
然而,虽然这部分「假性近视」奉行者热情很高,但仅凭满腔热忱是行不通的。这些治疗「假性近视」的方法、措施、器械、药物,大多数疗效并不确切,甚至连基本科学性都没有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