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降压十法(干货)
治高血压,颇积心得,计有十法:
(1)人迎洞刺:
又名窦刺,其穴在颈外动脉窦处。令患者仰卧,头部低位。先用手按压之,如感眩晕,则不宜针刺。针刺时,左手指固定其下动脉,右 手持1.5寸针刺在动脉壁上,以针后针柄微颤为度。不用手法,10秒后起针,留针最长不宜超过2分钟。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庄。也可用于支气管墙息、胆右症、胃痉挛。
(2)膈俞皮内针找准六位:
双侧各埋1号皮内针一只,可留之七天。适于体胖、畏针者。此法简便,但取穴必须准确。
(3)耳后降压沟:
在对耳轮后面上1/3有静脉可见,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豆许。用于高血压急症。上三法均可在针后10秒降压。
(4)太渊脉刺:
用2寸针刺于桡动脉寸口部位,不用手法,以针柄微颤为度,不动可微提针柄调整。
(5)眼针降压:
刺心、肝二区。
(6)鼻针降压:
取印堂、素膠,用5分针以45度角斜刺。以上三法,可在5分钟内降压。
(7)太冲泻法:
刺太冲穴,用提插泻法,适用于肝阳上亢,眩晕较重之高血压。
(8)合谷透后溪:
手掌侧置,用3寸针,由合谷透刺后溪,得气后,用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更佳。适用于髙血压而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燥舌干,食欲不振,内有郁热者。
(9)三里降压:
体质虚弱,有胃肠疾患而患高血压者,刺足三里,用补法。
(10)石门降压:
多用于妇女。任脉偏盛,胸腹胀满,妇人经闭,赤白带下者。
髙血压的兼症治疗,眩晕者多用侠溪、上廉。失眠加行间、神门、肝俞。头痛太冲透涌泉、盲俞。肾虚阴亏配太溪、肾俞。阳虚灸关元、气海、命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