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都是快乐教育?一位远在加拿大的读者告诉了我们真相
前段时间,上海一名5岁男孩火了,因为他的简历实在太厉害了:
2岁开始学诗,5岁能吟古诗100首
每年看500本英文书,每周写三篇英语日记
做过20多本思维书
通过实验了解浮力、密度、磁力、重力
三岁开始学游泳,四岁开始学钢琴
幼儿园小班到中班年阅读量从100本上升至500本……
▲英文书录
别人家的孩子,连小猪佩奇看的都是英文版。
对于这则新闻:
有家长说要像这样的父母学习,决不能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也有人说这是“超前教育”,对孩子成长并不利,从小就让孩子失去的快乐的童年,每天都赶在学习的路上。
关于是从小逼着孩子学习,还是让孩子快乐学习,一直都是家长热议的问题。
有些家长甚至为了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不惜花钱送到国外。但是国外就真的都是“快乐教育”吗?一位来自加拿大的读者给青榄君发了封邮件,分享了她的孩子在加拿大学习的情况。
文/莉莉安
今天姐姐给我打电话,谈起了她和老同学的聚会。她们同学虽然要孩子有早有晚,但孩子年龄基本集中在5岁到10岁之间,所以怎么教育小学生自然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姐姐从前的闺蜜翎翎,毕业后去了上海,孩子8岁,今年是第一次回来参加同学聚会。她说:“我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我就请了一个保姆带他光玩,除了上学,什么兴趣班也没上,其实连作业我也不会强迫他做。我要给他一个快乐和无忧无虑的童年!”
此言一出,大家炸了锅。一部分同学赞赏翎翎潇洒,说自己其实也想让孩子轻松点,但是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让啊;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翎翎这是耽误了孩子,没有十八般武艺,将来就失去了选择权。
姐姐也是持第二个观点,让翎翎很吃惊。她说:“你妹妹不是在加拿大吗?那里不是快乐教育,孩子连作业都没有吗?难道你妹妹还是逼孩子学这学那?”
这件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虽然说信息发达,世界大同,但是东西方的父母对于彼此的教育理念,还是有不少误解的。
加拿大的小学真的没有作业吗?
其实加拿大的孩子真的没有那么轻松。这里的孩子四岁就开始上学前班,六岁开始进入小学一年级。两年的学前班和小学是在一个学校里面。既然在小学里面,那么老师对学前班的孩子跟对小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要会自己穿衣服穿鞋,上厕所,自己带饭吃饭,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了。
加拿大对于阅读特别重视,所以学前班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并且爱上阅读。
刚上学的前几个星期,在学习英文字母表和发音规律的同时,老师就开始给每个孩子建立两个袋子。一个是书袋,每周一都会发一本书带回家,让家长陪着天天读。
另外一个是诗歌袋,里面是孩子们这一周每天都读的一首儿歌,周五发下来的时候,孩子们基本都已经背熟了,老师要求他们周末读给家长听。
每周一把两个袋子还回去,老师再装新的。袋子里面通常还会有几张其它的纸,描字母,涂颜色之类的,总之也是帮助孩子们认字的。
这些读书任务和游戏一样的纸,其实就是作业了。要说跟国内有区别,那就是这里的作业不是按天布置,而是按周布置的;并且老师并不会强迫同学去做,也不会检查。老师从开始已经明确告诉家长和同学,这些书要每天读一遍,至于能不能做到,全看家长和学生自己。
一般到了一年级,前两年作业的完成情况就已经显现出来。天天坚持读书写作业的小朋友一般都能认识不少字了,甚至不需要家长陪读,就能自己读简单的图书了。
这时候老师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分级,然后按照每个人的水平,发给不同级别的图书,也是每周一本。并且老师开始明确地要求阅读时间,比如一年级是每天十分钟,二年级每天二十分钟,三年级每天半小时。
但是至于能不能做到,也是靠家长监督或者学生自觉。学校也会引导,比如有读书俱乐部,成员可以把读过的书的内容简单介绍给大家,大家一起讨论等等。
同时学校还会提供一个读书的网站,让那些读得不过瘾的小书虫不至于出现书荒。
另外也开始有数学,科学等其它科目的作业。数学作业通常需要在电脑上完成。老师给出需要完成的章节内容和日期,学生自己计划好,只要在这个日期之前完成就可以。如果过期还没完成,老师会要求你在学校里继续做完,当然只能在课间休息时间,别人出去玩,你在教室里写作业,谁让你没计划好呢。
科学,社会等科目,常常需要分小组,几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作业。比如,你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子?几个人共同订计划,找资料,写写画画,在老师给出的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即可。这就需要学会和别人配合,有领导能力,更难了一层。
由此可见,加拿大小学生的作业也是不少的,只不过不是每天都需要做到九点十点的那一种。这里更注重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就可以。另外,阅读这项作业虽然需要每天进行,但是全凭自觉或者爱好,但是读多读少,时间长了就能看出差距来。
加拿大对上兴趣班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在加拿大,基本上看不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因为让孩子们培养各种兴趣是他们社会的共识。政府有专门拨款扶持孩子们学习各种才艺,每年夏天和冬天,各有一次机会可以报名参加自己城市的各种兴趣班,价格公道。
贫困家庭如果付不起这部分钱,可以申请补助,让孩子们免费参加才艺学习。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学得专业一点,也可以多花些钱让孩子进入相应的俱乐部学习。
学校也对孩子们学习才艺大加扶持。不但学校本身就有各种俱乐部,像足球、冰球、网球等,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有才艺的同学也是特别喜爱。比如我儿子,每次为了参加冰球比赛去跟老师请假的时候,老师都特别支持,不但问长问短,还不停夸奖儿子是个有毅力的孩子。
加拿大社会觉得不管是学习数学英语,还是学习滑冰游泳,都是一样需要兴趣,专注和毅力。而书本知识和各种才艺,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同等重要的,毕竟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不管什么人才,热情,专注和毅力都是很重要的。
并且,有些才艺的学习比学习文化要付出更多。比如加拿大的国球——冰球,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许多孩子从四五岁就开始学习打冰球,到了八九岁,如果打得好,就会进入高一级的球队。每周都需要进行四次到五次的训练加比赛,需要家长带着孩子到处跑。孩子在冰上打球的时候,家长就坐在冰场边上挨冻。
许多冰球父母需要打配合。妈妈接孩子放学回家后,迅速给孩子吃好饭,换好运动内衣;爸爸则下班回家直接就开车带孩子去打球,放下孩子后,自己才有时间买个汉堡充饥。所以加拿大人听说谁家里有个打冰球的孩子,一般都会赞口不绝。
综上可以看出,在加拿大,无论政府还是民间,都是很崇尚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所以,这里的孩子同时报三四种兴趣班的不在少数。那为什么这里的孩子并没有反感抵抗,家长并没有叫苦不迭呢?据我观察,原因就是,加拿大父母并不是在“逼孩子学这学那”,而是在“陪孩子玩这玩那”。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开始也是在政府办的游泳班报名,让儿子去学游泳。学了一期,我就感觉是在浪费时间。教练主要是带孩子玩的高兴,至于所教动作掌握得怎么样,他不太关心。很多孩子学了好几期,还是不太会游。所以尽管儿子很喜欢这里,我还是把他转到了中国人办的游泳学校。
很快,儿子四种泳姿全学会了,并且被选入了训练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我很满意,儿子却不愿意继续学了。每次去之前,他不是怕别的小朋友比他游得快,笑话他,就是担心教练对他不满意,压力很大。
终于,因为不愿意参加比赛,在赛前彻底退出了。因为我的急功近利,儿子已经对学游泳抗拒了。现在只肯自己游着玩,不愿意继续学了。
我并不是个例。在跟周围的中国父母交谈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我孩子的钢琴老师光逗孩子玩!连手型都不纠正。我要把她转到中国老师那里去!”
“严师出高徒!光让孩子自己乱画,那我还用花钱报绘画班吗?”
而加拿大的父母很少会嫌孩子学得慢或者学不会,只要孩子高兴,他们就跟着特别高兴。
跟他们交流,一般听到的是这样的声音:
“他玩的很高兴!”
“她真心享受这个过程。”
“她坚持滑了三年花样滑冰了,我真为她骄傲!”
他们强调的是孩子感兴趣,愿意学和能够坚持,而极少提到学得快慢和结果。孩子没压力,像玩儿一样的在学习才艺,这才是“兴趣班”的本意吧。
家长的态度和目的不同,那么孩子的状态和反应也就跟着不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称加拿大的教育是快乐教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天下的父母都一样,殷切付出,希望孩子成才。天下的孩子也都一样,只有通过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学习,才能掌握生存的技能,获得幸福。
我眼中的加拿大快乐教育,不是不做作业,也不是放任孩子什么也不学,而是父母和老师能够不着急,接纳孩子的“慢”,让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去摸索自己真正擅长和喜欢的东西。
*作者简介:莉莉安,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目前在多伦多。喜欢研究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学。希望通过写文章的方式完善自己,教育孩子。
青榄家长地带(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让教育变得更科学更轻松。“青榄读到听书闯关计划”正在火热进行中,关注青榄家长地带,0元免费畅听200本中小学生必读书目,帮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
公众号又改版了,怕你们找不到青榄君
建议大家将「青榄家长地带」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