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方【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

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三钱(9g)。

[用法]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功效]

养阴透热。

[主治]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证为温病后期,阴液已伤,余邪深伏阴分所致。夜间属阴,余热深伏阴分,则夜热早凉;白昼阳气来复,邪不出表,仍伏阴分,加之温病津伤,则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有热之候。此邪伏阴分,阴津虚耗,无力透邪外出。既不能纯用滋阴之品,恐滋腻恋邪;更不能单用苦寒,恐化燥伤阴之弊,须养阴与透邪并进。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养阴退热于内;青蒿苦辛性寒,其气芳香,能透伏热于外,共为君药。吴瑭说:“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温病条辨》)。生地黄、知母养阴清热,助君药清退虚热,共为臣药。牡丹皮凉血泄热,助青蒿透热外出,为佐药。五药配伍,清热、透邪、滋阴三法并施,滋中有清,清中寓透,既透伏热,又滋补阴液,养阴而不恋邪,清热而不伤阴,标本兼顾,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适用于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临床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原因不明的发热、妇科手术后低热、慢性肾盂肾炎、肺结核、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使用注意]

青蒿不耐高温,可用沸药汁泡服。对阴虚欲作抽搐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歌]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经验]

例:某男,68岁。自述半月前患痢疾,经治疗后下痢已止,唯低热起伏不退已1周。经用抗生素无效,腋下体温在37.5℃至38℃,自觉疲乏无力,渴而少饮,暮热早凉,且大便干燥,尿少色黄。

查体:体温37.8℃,面色潮红,舌质红而干,少苔,脉象细数。大、小便常规化验正常,血象正常。证属阴虚内热,治宜养阴透热。

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10g,鳖甲20g(先煎),生地18g,地骨皮15g,知母10g,丹皮12g,银柴胡12g。服药3剂后热势减退,效不更方,再进2剂,体温正常,诸证消除而告愈。(《北京中医》1994,6:34)

评析:该患者年老体弱,痢疾治愈后,余邪未尽,阴虚生内热,其病在阴分,故见低热不退。此时,治疗若单纯清热,则更伤阴液,而只顾养阴,又容易滋腻恋邪。故宜使用养阴透热之法,养阴、清热(包括清实热和清虚热两个方面)、凉血合而用之,使邪热清除而又不伤阴液。


例:阴虚内热

某男,68岁。自述半月前患痢疾,经治疗后下痢已止,但是惟低热起伏不退已1周。经用抗生素无效,腑下体温在37.5-38度,自觉疲乏 无力,渴而少饮,暮热早凉,且大便干燥,尿少色黄。

查体:体温37.8度,面色潮红,舌质红而干,少苔,脉象细数。大、小便常规化验正常。

青蒿鳖甲汤加味:青蒿10克  鳖甲20克(先煎)  生地18克  地骨皮15克  知母10克 丹皮12克  银柴胡12克。服药3剂后热势减退,效不更方,再进2剂,体温正常,诸证消除而告愈。


例:倪××,女,73岁。

初诊:1991年11月28日。

主诉:发热50余天,伴轻咳。患者发热10余天,体温持续38℃~39℃之间,轻咳,曾在外院作血培养,胸片、肝肾功能、AFP等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血沉128单位。11月21日在金山中心医院摄片示:“右下肺炎”,因家在青浦,就近治疗,今在家属伴同下来本院门诊。现体温38℃,血沉104单位,干咳不畅,自汗盗汗,脉弦滑,苔薄腻根厚。素体阴亏,风温犯肺,再连日久,耗伤津液,当予清气透营,滋阴清热,清骨散加减。

炙鳖甲10g 银柴胡5g 白薇10g 地骨皮10g 炒黄芩10g 天冬15g 麦冬15g 橘红10g 鱼腥草20g 川贝母10g 象贝母10g 黄芪15g 生地20g 炙甘草5g 赤芍10g

二诊:1991年12月2日。药后身热即退,腹胀亦减,胸闷不舒,纳欲欠香,脉弦细,苔薄根腻,前法已效,再宗上法出入。

银柴胡5g 白薇10g 花粉20g 南沙参15g 北沙参15g 白术10g 白芍10g 地骨皮10g 化橘红10g 半夏10g 炒枳壳10g 川厚朴5g 黄芪20g 茯苓15g 五味子5g

三诊:1991年12月6日。诸症好转,自汗未净,脉细,苔已转薄,前法出入。

黄芪20g 白术10g 白芍10g 防风10g 茯苓15g 半夏10g 丹参10g 南沙参15g 北沙参10g 枳壳10g 五味子5g 炙甘草5g 桂枝5g 制南星5g

随访:1992年1月20日。胸片随访,肺部阴影消失,炎症吸收,血沉24单位。

按:桑菊饮乃辛凉轻剂,主治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但若热邪内传,营阴受伤,则鞭长莫及,本案即属温邪不解,留连日久,入于阴分之证,非桑菊饮所能奏效。吴鞠通曾立青蒿鳖甲汤,并指出“邪气深伏血分,混处血络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要言不繁,阐明治则,案中所用清骨散加减即有其意。

========== END ==========

(0)

相关推荐

  • 《温病条辨》——青蒿鳖甲汤

    下焦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二钱(6g),鳖甲五钱(15g),细生地黄四钱(12g),知母二钱(6g),牡丹皮三钱(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

  • 下焦青蒿鳖甲汤方证

    下焦青蒿鳖甲汤方证 一.组成: 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 二.原文: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温病条辨·下焦篇> <温病条辨·中焦 ...

  • 青蒿鳖甲汤功效主治/药物组成/化学成分/用法用量/临床应用/药理作用

    青蒿鳖甲汤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大 小 别名 处方来源 清·<温病条辨>.<卫生部药品标准>( 1993) 剂型 汤剂:片剂 药物组成 青蒿.鳖甲.生地.知母.牡丹皮. ...

  • 内伤发热类型多(二) 临床讨论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3.血府逐瘀汤例   案1.姚男,78岁,2006年8月1日就诊.主诉:每晚七八点发热,热度一般不超过38℃,至今已有3月余,近几月消瘦十多斤,面色苍白无华,伴咳引少腹痛,腰痛,唇麻, 口干:纳寐可, ...

  • 青蒿鳖甲汤加减治低热医案、配方

    正常人的体温,口腔温度一般为35.8~37.4℃.在正常状态,正常人的体温不应高于37.5℃.如果经常高于37.5℃,就是低热.正常人的体温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冬季较低,夏季较高;妇 ...

  • 每日学一方【三物黄芩汤】

    2020-05-26 07:05 三物黄芩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组成用法] 黄芩15-50g.生地黄30-100g.苦参15-30g.三味药同时水煎煮2-3次,取汁混合,分2-3次服 ...

  • 每日学一方【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为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 ...

  • 每日学一方【鸡鸣散】

    鸡鸣散 <朱氏集验方>卷一 [组成] 槟榔7枚.陈皮.木瓜各30克.吴茱萸6克.桔梗15克.生姜(和皮)15克.紫苏茎叶9克. [用法] 上药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750毫升,慢火煎至 ...

  • 每日学一方【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 <圣济总录> [组成] 熟干地黄焙.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官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各30g) .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 ...

  • 每日学一方【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 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各60g) ,细辛一两(30g) ,防风去芦一两半(45g) ,薄荷不见火八两(2 ...

  • 每日学一方【桔梗元参汤】

     桔梗元参汤 <四圣心源>卷八 [药物组成] 成分为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方解] 桔梗宜上焦肺气 ...

  • 每日学一方【苇茎汤】

    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 苇茎汤,中药方剂,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治肺痈.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肌肤甲错,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滑数.现用于肺脓疡.肺炎: ...

  • 每日学一方【一贯煎】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用量] 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4.5g. [功用] 滋阴疏肝. [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 ...

  • 每日学一方【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适应症: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组成]  生黄芪60 当归尾8 赤芍8 广地龙8 红花5 桃仁8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后遗症.表现为半身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