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印刷史典故之四十九 : 最早的印刷纸币——交子

  

作者:张树栋   李  英  张耀崑

编辑:赵志忠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四十九 

 最早的印刷纸币——交子  

编者按:征得旅居北京的献县淮镇籍老乡张树栋老先生的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起,全文刊发老先生的《中华印刷史典故》(又称《中国印刷之最》)一书。本书荣获五项殊荣:1、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入选项目。2、国家科技部:2015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3、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4、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5、第四届文汇彭心潮优秀图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此书是在1992年初出版的《中国印刷之最》和《中华印刷通史》基础上,增补近年印刷史研究上的新成果,将这些堪称印刷之最的史实与典故,连同近代印刷术的传入和发展以及当代印刷新出现的典型事例汇集起来,择其要者,以时间先后为序,分列起源、古代、近代、当代四篇,作简要与通俗地记述。以期扬我中华文化,鼓我民族士气,还一个文明昌盛的中国于世界民族之林,张树栋先生如是说。这本书将故事性与科学普及融为一体,向国外人士宣传中华的印刷文化。这也是诗眼看世界为老先生刊发的第二本书,张老先生少年求学离乡,在中国印刷史学多有建树,著作等身,令人钦佩!作为乡贤,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数次献书于家乡献县。从本期开始,请大家和我一起共同走进淮镇人眼中的中国印刷史史学中,走进淮镇人的印刷世界。同时,也诚邀旅外的、本土的淮镇人及在淮镇工作过、学习过的社会各届人士为构建中国·淮镇贡献一位力量,诗眼看世界,现以种下梧桐树,诚待凤凰来。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李英:研究馆员,中国印刷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印刷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作为展览策展人,其策划的“中华印刷之光”展览足迹已踏至亚、非、欧、美四大洲20个国家。作为科普作家,参与编写《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印刷史词条。其专著《中国彩印二千年》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参评项目,于2019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立项,版权输出,由设计媒体出版(英国)有限公司出版英文版。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中华印刷史典故之四十九 

最早的印刷纸币——交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印刷纸币的国家。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它既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又是印刷术应用的一个独特领域。它之所以诞生于北宋初期,原因是此时中国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亟需一种既能大量复制,又携带方便、便于流通的新型货币,以取代流通已久的、质重值轻的金属铸币。加之,早在数百年前的唐咸通年间已有印制“飞钱”之先例,而此时的印刷又工艺成熟、应用广泛,恰能满足人们在商品交易中对货币既携带方便,又能迅速复制这一基本要求。纸币印刷便应运而生了。

中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交子”。交子诞生于十世纪初,比欧洲最早出现的纸币——瑞典纸币要早六百多年。关于“交子”的起源,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源自唐朝的“飞钱”,说是在唐朝,商人在交易中深感使用金属铸币不便,便将钱交给当时的柜房,由柜房开具名叫“飞钱”的收据作为存款凭证。后来,商人们用能从柜房兑换货币的收据(票据)在市场交易中互相转让,久而久之,票据便演变成“交子”,柜房则成了“交子铺”。
交子出自民间,产于四川。早期的交子由商人们自主印制和发行。起初,商人们为便于携带和交易,便印制了一种两面印着花纹图案的纸券,纸券上盖上印记,但无币值数额,金额由商人在交易中根据需要临时填写。这就是纸币的初期形式——“交子”。
纸币的发行,关乎国计民生,在任何一个国度里都不会听任其长期地在民间自由发行。四川开始使用的“交子”,既无统一的规格式样,又无币值金额,仅凭商人加盖的图章印记为凭,实质上这是一种民间通行的信用券。开始一段时间信誉较好,后来逐渐衰败,诉讼四起,政府不得不下令禁止。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政府将纸币发行权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发行。这段历史在马端临《文献通考·钱币考》中有如下一段记载:
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为贸易。富人十六户主之。其后富人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诉起。寇瑊尝守蜀,乞禁交子。薛田为转运使,议废交子则贸易不便,请官为置务,禁民私造。诏从其请,置交子务于益州。
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诏令于四川设“益州交子务”,正式发行“交子”,世称“官交子”。官交子按规定三年为一界,分界发行。第一界印发120多万贯,界满可以旧换新。“官交子”的印制与发行,乃世界上由国家统一印发纸币之始。
宋代的纸币印刷,自宋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收归官办起,前后250多年,共印发交子、钱引、小钞、关子、公据、会子,以及地区性的两淮交子、湖北会子等多种。其中流通时间最长的是交子,印发数量最大的是会子;交子、钱引、小钞发行于北宋,关子、公据、会子发行于南宋。现存最早的一块纸币印版(图49),板材为铜质,版面竖长方形,长16厘米,宽9.1厘米,上半部刻有“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29个字。下半部刻有房屋、人物和成袋的包装物,以及三个人图49  现存“交子”印版及其印样   正在房屋外面空地上搬运货物等情形。票面虽没刻印货币名称,但依据票面图案之古朴、出自四川和无货币名称等情况,基本可以认定为早期制作的“交子”印版。
中国的纸币印刷,从“交子”发展到“钱引”,纸币票面的图案设计和印刷工艺,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元朝费著的《楮币谱》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彭威信先生在《中国货币史》中更加具体的介绍说:每张钱引用六颗印来印制,分三种颜色,这是多色印刷的开始。第一颗印是敕字,第二是大料例,第三是年限,第四是背印,这四种印都是用黑色。第五是青面,用蓝色。第六是红团,用红色。六颗印都饰以花纹……。
可见,钱引较之“交子”,不仅有了较强的防伪性能,而且票面的图案设计和印刷工艺也复杂得多,尤其在多色套印方面,尽管还很简陋,但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印钞史乃至印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从交子和钱引的相关记载和文物遗存,可见中国早期纸币印刷之一斑。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