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包含了一个组织的智慧与无知、希望和恐惧
题目这句汉密尔顿的话
是用来和今天一个领导的朋友圈互动的
陈春花
应该是管理教授里面
最网红的一个
用一本书
把国内钱多的企业都非常专业地夸了一遍
你捧我
我自然也会捧你
于是乎
陈春花成了六年前这个圈子里最炙热的名字
近几年虽然退热了不少
但已经是名人的名言
还在传颂
比如我们领导引用的这句正能量:
组织就是:
“让本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可以胜任”
这句和以前我讨论过的中建领导的那句:
“离开组织你什么都不是”
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组织本是一个人带着一笔钱创立的团体
自然也带着这个人的基因
和这笔钱的制约
组织可以很正面
同时也可以很负面
可以很绩效
也可以很无效
很多人问:
没有绩效的组织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有
对股东没价值
对高管有价值
就算不能利用市场机会和其他组织创造新财富
一个组织
只要存在
就有因为存在
而被别人利用的价值
存在
本身就是存在的价值
只是对于这个价值
每个人
从不同角度
都能有不同界定
这些先全部放到一边
我们想和陈春花说的是:
那些你认可的正能量和组织的效能
你用组织这个词来做绩效的主语
其实决定组织绩效的
是制度
而非组织本身
同一个组织
在不同的管理者手里
执行不同的制度
就会产生不同的绩效出来
所以
组织这个五颜六色的东西不值得讨论
真正值得我们讨论的
是制度
制度在我们国家基本算是一个禁词
说到制度
我们最熟悉的是前面加XX主义的制度
哪个要高举
哪个要打倒
是我们这一代
最耳熟能详的话
实际上制度的历史和生命力并不比组织差
在原始社会
最基层的组织--家庭产生以前
制度就自然存在
习俗、自然规则、宗教、道德、法律
这些都是制度的一种
只是有的非明文制度严格一点
有的灵活一点
对于我们正常的企业组织而言
制度
是行使权力
和分配责任的方式
从最近半年开始
我观察项目管理的角度
逐渐从微观的知识领域和制约因素
调整到权力和制度层面
视角调整以后
以前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找到了必然的理由
当权力设计出一个并不兼容绩效的架构时
不是能力所限
而是利益驱动
项目绩效和个人利益
在我们这个大环境里
不但不统一
甚至通常还会背离
离开绩效的制度
只是“生理型”的
组织的职能分工就像人体的生理组成
很客观
也很僵化
基于职能分派导致的“生理型”管理制度
多数是应对界面管理
产生于“分”的出发点
而非“合”的组织绩效
什么制度好
怎样地制定制度好
这个问题还没完全想明白
等想明白以后
一定要写一篇收费文章
换两个杂粮煎饼
犒赏一下最近用透支的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