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阴阳容:第三类模型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7-09-29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阴阳容:第三类模型

文字/忆忘   图片/来自网络-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史记仓公传】云:

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

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

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臃。”

遂曰:“扁鹊曰‘阴石以治阳(阴)病,阳石以治阴(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

臣意曰:“公所论远矣。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应外者,不加悍药及鑱石’。夫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箸,邪气流行,为重困於俞,忿发为疽。”

意告之后百馀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纪。拙工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

疾病诊断,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有顺逆之法的变化,而并不是呆板的阴阳对治。那个名叫遂的医生,按照阴阳对治的原理,把自己给治死了。因此说明阴阳对治的模型存在简单化缺陷,这就是仓公所提出的顺逆等的合参问题: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

仓公与齐王侍医遂的这段对话,涉及中医核心概念阴阳分类的问题,在阴石阳石对治的法则后提出重要的补充,强调了几个重要的概念:表里、有余不足、顺逆,导致治疗方法的变化,并不是完全参照阴阳对法则(寒热或虚实对治)进行的。因此必须参照“表里、有余不足、顺逆”等,加上寒热的依据,综合以后“乃可以论”。这里语境中的阴阳,用寒热替代的。在伤寒论中,很多处阴阳是用表里替代的,而在某些学派,阴阳实际是寒热虚实的综合判断。而仓公讲的正是这类综合判断与阴阳的关系,是一类复合的概念。

隐含的问题是,对于疾病的判断,无论是脉法的“先别阴阳”还是四诊的合参,最后得出的分类,六经、或者阴病、阳病,都是综合各要素的结果,是叠加了治法顺逆区别而得到的,如“二阴应外,一阳接内者,不可以刚药”,寒在外、热在内,不能用热药(阳石刚剂热药以治阴病寒病),所以这里的错误治疗,正是因为阴阳的误判、简单的对治法。因为里热外寒,这属于阳证热证而不是阴证寒证,绝不可以用“刚药”,而侍医遂正是误用刚药发疽而死。

而在这里的阴阳对治的误判,被一些学派定义为“真假”问题,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阴阳误判原因,有着定义的问题。阴和阴证、阳和阳证,并非同一范畴;阴阳误判,可以说明疾病每每寒热兼具,而不能以单一症状判断属性和治法;这正是初始定义导致的问题:在症状要素分解中和综合状态中,出现了同一对象的相反属性,说明不适合将症状要素一一归类为阴阳。这里存在的问题,就是不自觉跨越了层面,跨越了边界,把两种不同的范畴的定义,把分解要素和状态集合混淆而产生误判。

中医四诊合参之下的阴阳定义,不是对于某个症状的单独分析判定;因此“合参”可以目之为“模式识别”,而不可以用单一症状去识别,这正是初始定义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要解决这个问题,绝不可以把最基本的疾病要素列入阴阳概念。所以,有必要看到,要素分解与状态判断的不同,反而用“真假”去重新定义,是不妥的。

这就是二进制符号不能命名为阴阳的最根本的原因。0,1是无内部结构的,其组合意义是系统赋予的;而阴阳概念是另一个极端,无限可分或者说可以多次分解;二者是两个极端相反方向的概念范畴;从0,1开始要构建出阴阳集合,并不在于将0、1分别定义为阴阳,而是确定要素的不同组合情况所构成的“态”以确定人体疾病的阴阳属性,而不是单个要素(症状)作为标准。从这里看出阴阳的定义必须慎重。

寒热症状都重新被定义而有了“真假”问题,是再次重新定义了阴阳的勉强修正,而各症状并不是假象。将阴阳既定义为分解模式的要素还原,又将其定义为要素组合之后的状态模式,二者的区别甚至出现要素相反自悖的属性,才是造成误判的根本。

因此,第三类模型是阴阳容模式识别的关键,同时说明阴阳在医学中不能用于分解要素,而只能用于协同状态分析。

这种状态叠加的规则,并非来自简单化的阴阳法则。如当先解表后乃攻里;急当温里、后乃解表;是综合了寒热和表里叠加的特殊性的差异形成的,这种表里虚实寒热治法的缓急、先后、顺逆,显然不是要素分解得出的规则,而是人体病势的自愈或加重趋势所得到的治法法则,这个法则来源于长期临床实践对于人体疾病转归的观察以及对于侍医遂这类阴阳对治失误的总结。

所以即便医者判断了阴阳,还得叠加治法的缓急与先后,而缓急与先后,是无法用阴阳概念分解要素去简单分类和指导的,比如“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如果不是在具体语境中,就会不知所云,并且遂就是这么死的。

有余不足--虚实、顺逆这类概念,加上寒热表里虚实夹杂,缓急、先后的治疗次序也是难以用阴阳概括指导的。因此有必要重新审查疾病诊断治疗的操作及其理论归纳。

中医学标榜阴阳平衡、阴密阳固,因此并不存在纯阴纯阳的认知对象。中医经方(经效之方)中,纯寒纯热的方子不到百分之一,而绝大部分是寒热并用、表里兼顾的。所谓存津液的阴阳,乃是津液运动分布状态的表里寒热命名,它既能温煦(阳),又可濡养(阴),因此所谓病势、药势、方势的归纳,涉及了寒热表里虚实缓急先后,既非纯阴也非纯阳,而是综合的态势判断,已经脱离原始阴阳概念而形成另一层面,将之名为阴阳已很勉强。也就是说,所谓的“先别阴阳”的模式,已经不是简单的二元判断,而是综合考量的结果,这与要素分解是两个相反方向,其结果存在的治法先后、顺逆,并不能统以阴阳命名,强行命名则对实际操内容作构成损害和误会,甚至误治。

当内外阴阳诊断杂合的时候,可以叫“阴阳合病”的情况,这实际是二分法后出现的综合模式,是第三类模型。这也是所谓“六经”的根源,也就是中医的疾病诊断治法数据建模,必须是“三”的基础,仅有阴阳两分是不够的。

对于临床来说,三分的最大意义是阴阳二分法并不能解决复合的复杂问题,甚至导致不能判定和误判(比如遂医案),因此三分除了来自“阴阳三合”之六合,其次是代表“混一”关系或复合关系判断。四象阴阳的基本关系是太少阴阳,而六病定义的基本关系是太阳、少阴与阳明、太阴(表里与寒热),其复合关系是少阳、厥阴,并不来自四象的推导,也不符合关阖枢的增枢。并且这里从阴阳到三分、再到六分,均为同级别而不是子母集。

三分是为了解决A或B之外的问题,而“A+B”分类并不能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指代,二者明显属于不同级别;也就是说阴阳只能用于同一级别,而不能在子范畴继续采用阴阳,否则会产生混乱。所以六经和四象的阴阳的概念,实际处于同一级别和层面,而没有上下级关系,而不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子母概念。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在灵枢中实际是对解剖结构的部位划分,而不适用于疾病要素分类,只适用于状态集合分类。

模式识别已经超出逻辑的一般方法,就例如阴证阳证,分别可以兼有相反属性的要素,而无须鉴别其真假问题,甚至这些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将必要条件称之为“假”,仅仅是为了凑合要素分解的定义,却把客观症状要素称为假象,是不适合的。

逻辑一致性并不能解释疾病的复杂性,所以逻辑方法是不完备的。这里将会出现一个思维变革:完备性和一致性的妥协或者兼备是在高阶完成的,而不是二元单向因果的逻辑系统。逻辑二元为啥会被神经网络替代,除了不会返身,还不够复杂,无法如实表达和描述系统的完备性和复杂性。

这就是状态模式识别的阴阳容,不为逻辑控理解的根本原因,因为要素相互关系,以及组合模式的相互关系,远远不止是逻辑关系,而是二元二次、三元一次以上的多阶关系   ,而我们已经讨论到了第三类模型的模式识别,已经跨入三元模式关系。其初始定义集合,及其相互关系,是互为因果而不是单向因果。甚至会涉及到大数据的统计信息收集建模,这是未来中医实现智能化、提高学习和使用效率的必经途径,其首要是疾病识别模式的基本规则定义,而不是逻辑的语言基础。逻辑控不理解互为因果,以为就是辩证法。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先贤早已在三体模式中建模,其标准模式便是所谓“六经”,但仍然存在理解分歧和诸多误会,需要假以时日进一步澄清。搞出“真假”定义固然失误,不了解三类模型和多元关系建模的中医粉或黑,是理解不了的,他们的赞美或者批评都已经无足轻重。

(0)

相关推荐

  • “八纲”阴阳的定义 中医阴阳的运动

    "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总称.以之形成的八纲辨证是中医最基本的辨证论治方法,是六经.脏腑.卫气营血.三焦.方证等辨证方法的基础,是中医临证入门的一把钥匙,掌握好八 ...

  • 灵素之问 | 阴阳学说的虚伪与滥用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阴阳学说的虚伪与滥用 文字/忆忘   图片 ...

  • 灵素之问 | 从阴阳五行到《伤寒论》六要素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5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 灵素之问 | 热病阴阳交并释义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9-02-05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灵素之问 |  仲景神功非阴阳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病在阳当以汗解之,有啥毛病?少阴病二三日无 ...

  • 灵素之问 | 先别阴阳,虚实为纲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9-06-29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灵素之问 | 疾病定义与阴阳理论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8-03-11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灵素之问|左右阴阳与神的不同层面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7-12-15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灵素之问 | 历史的污点:六经、阴阳改构《伤寒论》

    灵素之问 | 历史的污点:六经.阴阳改构<伤寒论>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昨天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 ...

  • 灵素之问 | 阳旦汤千年误(上)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3月8日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