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不凡——洛宁1974年国防公路工程建设纪实

编者按:上世纪70年代,洛宁有一批筑路工程技术人员,面对自然条件的险峻、筑路设备的有限,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防公路建设事业。他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书写了国防公路建设的不朽传奇,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在洛宁交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成为推动新时代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时值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怀着对老一辈的崇敬和敬仰,再次翻开国防公路建设的历史卷轴,追溯这段战天斗地的筑路传奇。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苏两国严重对立,双方剑拨驽张,前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沿线部署百万精锐部队,毛主席根据形势提出:“深挖洞,广集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建设贯穿洛宁东西全境的崛山至故县的国防公路,即“双青”公路(青海——青岛郑卢公路洛宁段)工程中有一批修路技术骨干,他们担负着“天堑变通途”的重任,不畏艰险,用一钎一炮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天路,取代了千百年来人背畜驮的极其落后的状况,开创了洛宁交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火红的青春,成为巩固国防的筑路先锋。而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呢?
施工期间,盛况空前。由洛阳市公路总段负责技术指导,组成洛宁县国防公路建设总指挥部,麦范宗、张书午、张延庆、张志云任总指挥,侯长坤、李保卫等任副指挥,统一领导国防公路建设大会战。由洛宁县各公社选派精兵强将和能工巧匠组成先遣队奉命肩扛工具奔赴工地,开始国防公路的建设。
这一批正值青春年华、血气方刚的技术骨干 按照指挥部要求,他们开始学习施工技术、安全规定、爆破技术、操作规定等等。经过短暂的培训,很快掌握了施工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从材质入手,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抓工程质量,坚持在现场跟踪,确定施工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时时掌握施工情况、了解工程进度,为工程的整体控制掌舵保航,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今,郭志勇完好保存着大铁钩大桥手工绘制的设计图,如同用电脑制作的一般,黄耀新至今还保存着测量标点水平记录,可见当时建设者严谨的工作和专业精神。
负责罗岭工区的司务长赵治卿回忆道:当时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每个工区都有筛砂备料任务。大家提前准备干粮、水和驴的草料等一些必需品,为了赶时间早点完成工作任务,每天早上8点上班,6点半就得起床,拿着洋镐、铁锨跑十几公里路。
刚开始修沥青公路的时候,全部都是人工作业,从路槽开挖、槽底修整、铺沙垫石、浇灌沥青,再到平整压实路面,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工人们徒手完成的。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筑路工人们把沥青倒进一个大铁锅里,高温加热至150℃至160℃才能将沥青全部熔化,然后用铁锨、铲子等工具把石子、沙子盛进大锅里跟熔化的沥青一起用人工搅拌均匀。他们每天忍受着阵阵热浪和浓烈的沥青味,在太阳底下辛苦劳作。
打通西部山区,是国防公路的关键之一。西半县罗岭、上戈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稀少,山高林密,交通闭塞,道路陡峻、从山顶到谷低,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谓与世隔绝。面对这恶劣的环境,让人望而却步。“土专家”放红绳,腰间系上粗绳,将粗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山顶的岩石上,双腿反复蹬崖壁,身体在空中荡来荡去,还要尽量保持身体稳定,手执铁锤、钢钎在崖壁上凿出一个个的“炮眼”,然后用炸药把山石炸开。他们每敲一下铁锤,双脚在山崖上一蹬,借身体的回荡,又用力的在铁砧上一锤,就这样千锤百击,一个个炮眼才被打出,装上炸药。随着一声声爆炸,山崩地裂。
脚下是悬崖,头顶有落石,危险时刻存在。那天,当大伙正在忙着清理松动的石头时,一块岩石从上面脱落,正好砸到赵村一个民工头顶,鲜血喷涌而出,任凭同伴怎么叫喊,再也听不见了……想起当年悲惨的景象,郭志勇难掩悲伤。
参与国防公路建设的黄耀新回忆说:当时施工不像现在有专业施工机械设备,没有任何装卸运输设备。建设者主要的施工工具就是镢头、洋镐、铁锨和小推车这些半原始工具。唯一先进的材料仅是定量有限的炸药和雷管,那是用来爆破石山的。就是这几样简单的工具,在他们手中就变成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利器。那时要修一条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成千上万方的碎石,还要靠肩膀挑,用小推车一车一车的搬运清理,形成路面。
在条件艰苦、物质匮乏的时代,建设者们经受了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筑路人员白天在天寒地冻的野外工作,一锤下去,手上震出几道血口;晚上便宿在山洞里,以天地为席,与蛇鼠为伴…… 。夜风吹来,寒气从下直往上钻,冰冷刺骨。为打通这个绝险关隘,有许多忠魂埋骨于此,很多人连名字也没留下,青春和生命从此与大山同眠。吃更不用说,饭菜定量,没有多的。多数时间是稀饭、红薯、野菜,根本吃不饱,一些工人常在休息时到地里刨草根,找野菜充饥。“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工人们却干劲十足,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在拌合混凝土施工时,常常饥饱劳困,结果23岁得了胃病。常年在施工一线,水泥粉尘进入肺部,至今留下隐患,今天的人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艰辛,黄耀新说。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艰苦的筑路工地,这支筑路铁军没有退缩,他们以“令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在困难面前不打折扣,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将汗水和心血凝结于脚下,踏平坎坷,铸就坦途,在大山深处留下了他们闪光的业绩,为建设洛宁,巩固国防,改善全县公路交通,为当地的交通发展、经济腾飞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树立了洛宁公路建设的历史丰碑。
距1979年春节还有10天时,国防公路胜利竣工,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山区,给群众带来了真正的实惠。庆功会上,那场面热闹非凡,每个人脸上绽放着笑容,技术员们紧紧抱在一起,眼里含满了泪花…… 参与国防公路建设的县交通综合执法所退休职工张新生回忆说,“为了相互鼓劲,大家就一起唱着歌干活,条件再艰苦也没觉得累。当时就想,这辈子一定好好修几条路,为自己也为后人”。
今非昔比,位于罗岭乡树下村境内大铁沟特大钢索吊桥桥,全长856.48米,是河南省目前最高的公路桥,与宁洛高速、连霍高速等一起,打通对外大通道和对内大循环,是一座通向小康社会的幸福金桥。
纵使岁月匆匆流逝,当年这一批技术骨干对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及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伟大奋斗精神则薪火相承,留给我们极其宝贵的财富,激励着一代代洛宁交通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值得我们珍视、传承、发扬…… 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就要把当年在绝壁上凿出这条“红旗渠”的精神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内在力量。只有继续发扬实干苦干精神,突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才能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而实现新的发展。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宁愿苦战、不愿苦熬”的精神,学习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工作能力,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奋力谱写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编者短评】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总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大期间,讲到“愚公移山”精神,那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对洛宁人来说,这种精神就是世代追逐着的走出大山、惠及子孙的梦想,是凝结着的坚韧不屈、无所畏惧的气概,是饱含着的家国至上、故土难离的情怀,更是坚守着的那份脱贫致富、向往美好生活的初心。当年参加国防公路的建设者们用坚强的心撞击坚硬的岩石,撑起凌云的壮志、冲天的豪情,他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用汗水、鲜血、青春谱写的生命赞歌,其矢志不移的艰辛奋斗历程,让人热血沸腾。正是这种精神,换来了峭壁变通途,撑起了巍巍大山的脊梁。可以说,这是是一笔厚重的和永远值得珍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好教材,尤其在新时期更会发生良好的折射效应,更能让人们昭示先辈、启迪后人,于艰难险阻中看到希望,激扬斗志,凝聚起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从而勇于攻克一个个难关。
附:洛宁县国防公路施工技术骨干
1.郭志勇,底张乡草庙岭村,中共党员。1975年参加国防公路建设铺装队,主要负责长水西寨——城郊崛山运料铺装线路放线、测量工作。1976年春天,到柏树嘴工区任测量放线工作。
2.黄耀新,东宋镇流峪村四组,中共党员。1974年参加第一批国防公路建设大会战,参加崛山大桥建设和县城至长水的路基施工,后调入国防公路上戈柏树嘴工区指挥部担任路基开发放线测量施工技术。1979年5月柏树嘴工区路基完成又调入杜河工区路基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在国防公路建设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 翟超武,底张乡庙沟村,中共党员。1974年参与国防公路建设,从事洛宁、宜阳交界到长水段测量工作,后分配到长水段工区负责桥涵洞建设、路面辅装工作,后调长水后寺湾任后勤工作。

4.王建林,底张乡南安沟二组。1974年11月参加国防公路建设,负责崛山长水第一标段路基铺筑。后又到柏树嘴工区做路基施工工作。

5.张新生,小界乡王村,县交通综合执法所退休。1978年参与国防公路建设,负责第二工区柏树嘴材料统计报表工作。

6.赵治卿,底张乡礼村七组。1974年11月,参加国防公路建设,被分配到崛山——长水第一期工程城关工区,负责路基、收料、验方、铺油,后到长水——罗岭段。任罗岭工区司务长。

(洛宁城事:雷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