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天津卫 | 二百年太古洋行 太古郑富甲一方

在解放北路位于原英国租界内第三个路段东南端,解放北路(维多利亚路,Victoria Road)与保定道巴克斯道(巴克斯道,Parkes Road)交口处有一座二层办公建筑,原太古洋行大楼。

建筑现为和平区解放北路165号,天津市区、县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办公用房。

提到“太古”二字,您是否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时间回到大约二百年前,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崛起,英国的羊毛行业面临着从美洲进口的廉价棉花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少羊毛商人宣布破产。1816年,英国约克郡一个破产羊毛贸易商的后代约翰·施怀雅(John Swire)与他的两个儿子约翰·撒缪尔·施怀雅(John Samuel Swire)和威廉·哈德逊·施怀雅(William Hudson Swire)在利物浦共同创办了施怀雅父子公司(Swire Son Co.),主要经营英国与欧美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

约翰.施怀雅(1793-1847)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施怀雅父子公司的棉花贸易受到了沉重打击,于是施怀雅兄弟开始转向对华贸易。为了把业务扩展到中国和远东,1866年施怀雅家族与英国商人巴特菲尔德(Butterfield)在上海共同创办了巴特菲尔德与施怀雅公司(Butterfield & Swire Co.),以“太古洋行”作为中文名称。

1866年Butterfield & Swire(后称太古洋行)开业时的报章启事

“太古”之名的由来有一个有趣的传闻,相传约翰·撒缪尔·施怀雅初到中国时,见许多人家大门上贴着“大吉”二字,因此认为中国人喜欢这两个字,决定用做公司的中文名,便用笔画了下来。但是他不懂中文,将“大吉”画成了“太古”,倒是暗合“规模庞大、历史悠久”之意,便将错就错当成公司的中文名。

约翰·撒缪尔·施怀雅(1886年)

当然传闻只是以讹传讹,大可一笑了之,实际上“太古”这个名字是1866年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使密迪乐(Thomas Taylor Meadows)在公司于上海开业时,特意为公司取的。“太古”一名源出中国古籍,“太”取自“太初”,“古”取自盘古,合起来为“宏博、亘古”之意。

密迪乐(Thomas Taylor Meadows),别名“T.T.Meadows、麦笃思”(1815~1868年),咸丰六年(1856)升任上海副领事

太古洋行初时主营茶叶及丝绸贸易,以及由英国进口棉花及羊毛制品,同时还担任多项英国业务的中国代理,包括主要的保险及船务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蓝烟卥轮船公司(Blue Funnel Line),太古担任该公司的远东经理人超过一百二十年。1868年施怀雅父子公司(John Swire & Sons)总部迁往伦敦,巴特菲尔德退出太古洋行,但太古在亚洲的办事处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一直保留着Butterfield & Swire这个英文名。

蓝烟囱轮船公司

1872年John Swire & Sons成立太古轮船公司,于中国长江流域营运密西西比式明轮船。当时国内道路稀少,长江是通往内陆的重要通道。太古轮船公司的惇信号是第一艘悬挂太古轮船旗航行的船只。在短短数年间,该公司已有船只在中国沿岸作业,继而将网络扩展至日本、东南亚及澳洲。

印有1904年下水的长江蒸汽船“金陵号”的太古轮船明信片

明轮船“惇信号”

1930年代太古轮船公司海报

太古轮船公司成立时,其于长江流域的主要对手是一家名为旗昌轮船公司 (Shanghai Steam Navigation Company) 的美资公司。约翰.森姆尔.施怀雅决意击败对手,于是刻意为旗下新开设的船公司设计具挑衅性船旗。旗昌轮船的旗帜以白色为底色配以两个顶尖相对的蓝色三角形,而太古轮船则采用图案相同的旗帜,只是把蓝色换成了红色。后来约翰·森姆尔·施怀雅在旗帜中央两个三角形之间加上一道蓝色的宽长条,便成了今天的太古商标。

太古轮船公司船员的帽徽

经典的太古轮船火柴盒标签

上海作为太古洋行在远东的总部,统管远东的中国、日本、南洋各地的业务。除上海外,太古洋行还在天津、塘沽、宁波、汕头、广州、南京、芜湖、九江、汉口、长沙、宜昌、青岛、烟台、大连、营口、安庆、沙市等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或者码头堆栈。

1908年上海办事处外貌

1895年太古轮船的提货单

航运业务造就了新的商机。由于太古轮船公司从爪哇及菲律宾进口原蔗糖的贸易业务日益增长,加上有中国和日本两个现成的市场,1882年太古洋行在港岛鰂鱼涌临海区购入大片土地,1884年成立太古糖业有限公司。太古糖业的炼糖厂成为当时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厂房。

1882年兴建中的太古炼糖厂

太古公司业务日趋多元化,设立油漆厂、建立船坞、银行代理等。“太古庄”银票一度是华南汕头的通行货币。

1882太古庄的银票

太古洋行天津分行成立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是继怡和洋行之后英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第二大机构,其很快跻身成为天津早期四大洋行(怡和、太古、新泰兴和仁记)之一。太古洋行曾和怡和洋行共同垄断中国的船运业,后兼营糖业、油漆、保险、驳船等业务。

太古洋行码头

西方的洋行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需要本地的代理人,于是身份特殊洋行、银行买办应运而生。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原指欧洲人在印度雇用的当地管家,是在半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太古洋行郑翼之就是清末天津四大买办(其他三位是怡和洋行梁炎卿、道胜银行王铭槐、汇丰银行吴调卿)之一。

郑翼之(1861——1921),俗称“太古郑”,广东省香山县人

郑翼之16岁时便随长兄郑观应到上海,进入英商太古洋行做学徒,1881年太古洋行在天津设立分行时,郑翼之随同洋员北上。1886年,26岁的郑翼之便出任了天津太古洋行买办。

郑氏家族

太古洋行进驻天津虽然稍晚于怡和洋行,在郑翼之的努力下,太古洋行建立起北方食糖网络,其方糖几乎垄断整个市场,油漆、面粉、保险、驳船、房地产等业务也发展迅速。二十世纪初,太古的船只和吨位超越了怡和,占据了外国轮船公司的首位。

1940年从太古洋行轮船上拍摄的英租界码头----太古码头、怡和码头(今大连道至大同道)

英租界码头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长江自1942年开始禁止外资船只驶入,中国沿岸航运的掣肘日益增多,为太古逐步撤离中国埋下伏笔。1945年,香港受到炮弹袭击,太古公司在整个地区的财产均被摧毁或掠夺殆尽。1954年,太古洋行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宣告结束。

太古船坞于1945年1月遭轰炸机空袭

1990年代开始太古集团再度投资于中国内陆,除传统的制糖、航运外,发展至今涉足航空(国泰航空)、地产(北京太古里、广州太古汇、香港太古城等)、饮料(制造、推广及分销可口可乐公司产品的专营权)以及新能源等诸多行业。

太古洋行在天津的初址设在今台儿庄路的几间平房内,短短几年便迅速发展起来,1886年开始在解放北路现址建设新楼。初建之时,解放北路与海河之间均为太古洋行地界,面对海河的是洋行的码头和库房,现在仅存的这组办公建筑建于1895年。

建筑主体为二层砖木结构,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平面由四个体块组成,其中西南端的两个体块面向解放北路,东北一个体块面向海河,东南一个体块面向保定道。

其中东南侧体块现已改造为某楼盘售楼处,外立面用竖向褐色条板装饰,用现代的设计手法与主体建筑产生强烈对比。

2005年修建保定桥之前,保定道并未延伸到海河边,其东端止于现在的大沽北路(海大道Rue de Takou),与太古洋行东南侧相邻的是修建保定桥之前被拆掉的原惠罗公司。

2005年照片资料,图中废墟为拆除的惠罗公司大楼

东北侧的体块上部整体为红砖砌筑,墙面设简约的竖条窗,顶部为坡屋顶,下部在围墙内不可见。

整组建筑顶部为坡屋面,上做红色彩钢瓦,比较特别的是面对解放北路的这两个体块中,建筑师并没有直接把檐口处理成排水沟,而是做了一圈女儿墙,路人站在解放北路上几乎看不到顶部的坡屋面,感觉是一栋平屋顶建筑。女儿墙转角处做宝瓶进行装饰。

面对解放北路的两个体块是整组建筑的主要沿街立面。建筑外檐以青砖为主,在门窗洞口等位置用红砖进行装饰。不过从不同时期的资料照片中不难发现,建筑墙体进行过多次粉刷装饰,近期的现状是整体用涂料粉刷为灰色,已然看不到红色部分了。

剥落的墙面下依稀可见以的红砖

这一侧的立面采用了许多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符号。主墙体采用横向沟槽装饰,外门窗顶部均为罗马风格的半圆拱,但首层和二层又用很细腻的手法加以区分:首层窗顶做放射状沟槽,二层做成窗套状,正中做拱顶石;首层窗槛墙用水泥砂浆拉毛,二层窗槛墙未做此处理;首层白色窗台为“凹”字形线脚,二层窗台是简约的方形;首层窗间墙直接用横向凹槽装饰,二层窗间墙用爱奥尼柱式的壁柱装饰。首二层之间用一条简约的横向线脚分开,首层整体风格尺度较大,厚重沉稳,二层则手法细腻,非常精美,两层之间既有对比又相互协调,可见建筑师心思缜密。

面对解放北路的两个体块被处理成中心对称的效果,中间由一个门厅连接。大门前设八级台阶,大门之上的二层向内凹入形成露台,正中设旗杆。

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组建筑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面对解放北路的这个立面看似对称,但连接部两侧并不完全对称,首层顶部的线脚与右侧(南)贯通,而二层顶部的线脚和女儿墙与左侧(北)对应,两旁的女儿墙并不一样高。

1976年的大地震中,许多历史建筑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太古洋行大楼也不例外,那是不是在后期修复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呢?面对解放北路的南段基座处,有一排小方窗,可见这一段是有地下室的,而北段的窗台明显低于南段的窗台,可见南北两段之间本身就存在高差,建筑师为了将两侧建筑有机结合,特意将中间连接处设计成上下分别于两段形成一定关系,从而使两侧的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

不过在历史资料照片中,两侧女儿墙的高度差似乎并不明显,是否原来的女儿墙本身统一而顶部并不是一样高的呢,因为没有原始图纸或者可见到连接部位的历史照片,这个谜团还暂未解开。

南段的最南端退出一个露台,露台上部墙体从历史照片中看也是砖墙,不知何时全部处理成平面,粉刷了白色涂料。

这组历经了一百二十余年风风雨雨的老建筑,虽已换了时空、变了容颜,但它还矗立在那里,向后人展示着历史的积淀。解放北路一侧的部分院墙打开,人们可以更近距离的瞻仰这座老屋,花池的鲜花在春夏时节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建筑前的公共设施也颇具匠心。

人们漫步在解放北路,便时刻笼罩在浓浓的欧陆风情之中,不自觉的伸出双手,触摸历史的痕迹。

作者简介:季诚    北京文鼎筑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