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将至:一个新的WebOS正冉冉升起?
微信“小程序”内测,9个月的等待终于开花结果
昨天晚上,几乎是猝不及防地,关于微信“小程序”的消息就刷屏了朋友圈一脸——传闻了9个月的“微信应用号”终于要开花结果,一时间,各大互联网媒体、微信开发者、乃至于“微商”们都兴奋了起来:微信真要做APP?
虽然这次面世的是“小程序”,但早在2016年1月11日的“微信公开课PRO”上,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首次亲自站台讲解微信生态时就透露,微信有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即把应用和订阅号相结合,开发“应用号”。
当时,张小龙将“应用号”称为新的公众号形态,并希望它能够减少用户对于APP的依赖,乍看之下,“应用号”似乎是要革传统APP的命,但如今9个月过去,“应用号”真正上线了,却改名叫“小程序”,这一个“小”字,似乎暗示着微信团队的一些新想法……‘
“小程序”何以为小:不用安装,关注即用
年初的讲座上,张小龙描述应用号的形态大致为:“一种新的公众号形态,这种形态下面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安装了一个APP一样。他要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APP,在平时这个号不会向用户发东西的,所以APP就会很安静的存在那里,等用户需要的时候找到它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尝试做到让更多的APP有一种更轻量的形态,但是又更好使用的一种形态来存在。”
虽然正式面世的“应用号”改名为了“小程序”,但运行的基本原理是不会变的:它实际上是基于Html 5的一种浏览器应用,或者说,本质上就是一个带有功能的“网页”。这就使得“小程序”不需要传统APP的下载、安装过程,用户在微信里进行的“安装”更多地会类似于保存了一个网页书签——自然不会占到手机的什么存储空间。用完小程序,一旦退出微信、小程序的数据和进程也自然结束,不会有后台“耗电”之虞。甚至就连程序的“更新”或是换手机之后也不再需要重新下载,只要登陆微信,“小程序”们就又在那里了。
可以看出,“微信小程序”就封包方式和运行模式上来说非常“轻量化”,但这并不等同于它的功能就一定会简略,甚至也不意味着它对于手机的性能需求就会很低。目前来说,因为微信官方还没有给出详细的开发指南,我们不知道“小程序”的界面和功能上是会比较类似现有的微信企业号那样,还是说开发者们可以在HTML5的框架下尽情发挥。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意味着“小程序”其实是可以实现相当绚丽的界面效果甚至是3D游戏的——毕竟,目前光是在Github上开源的HTML5游戏开发工具就已经多达40多款,说不定未来我们可以直接在微信里游玩《皇室战争》或者《天天酷跑》了。
微信功能越来越强,它会取代应用市场吗?
从2011年微信推出之日起,它从一个单纯的多媒体即时通讯软件一步步发展壮大,至今,微信已经包含了社交、内容平台、金融、购物、健康等多方面的功用,早已成为了一个带有社交性质的综合生活和商业平台。
即便如此,但真正开放式应用平台的降临还是会对现有的微信使用方式和“存在意义”造成巨大的冲击:昨日晚间,已经有相关媒体感叹,微信难道要成为腾讯的“App Store”!?
就笔者看来,无论是微信在新平台上线初期,出于快速扩张影响力和目的;还是说基于HTML5本身在技术上的局限性,微信还是很有可能会对“小程序”的体积、功能做出一些限制。限制的目的一是提高“小程序”的运行效率,改善用户体验;其二也是避免和自家乃至国内其他的应用分销平台正面竞争。
年初“应用号”消息公布后,涌现出一批未雨绸缪的网站
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小程序”目前还是一个陌生的平台,即便有微信的用户数作背书,短期内也很难说服他们将现有的APP功能完全移植到微信“小程序”上。因此笔者认为,“小程序”正如其名,应该会以一种轻量化的、即开即用的形象作为卖点,短时间内,其只会包含常规APP的一小部分核心功能,并不能完全取代应用程序,而微信内部严格的审核机制也必将使得“小程序”避免当今国内应用市场盗版横行、山寨乱舞的局面。
不过,这种“一个需求”——“一个小程序”的模式虽然很难诞生复杂而又美丽的应用,但它却能够精准地迎合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这就使得微信未来对于用户的日常重要性更上一层楼:它不能取代应用商店,但笔者却难以断言未来不会出现“微信桌面”、“微信UI”甚至是“微信OS”……因为这种基于WEB的在线应用模式,正是过去Palm WebOS、现在的火狐系统(Firefox OS)理想中的“程序应有之姿”——只是相比这些极客气息浓重的先烈和先辈,微信要更有“群众基础”,在商业上也更易“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