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意思是,修道于身,其德用淳真。修道于家,其德行有余。修道于乡,其德教久长。修道于国,其国德化丰饶。修道于天下,其德施惠泽万民。
曾仕强先生解读
老子说,最重要的是要立德。孔子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讲的和道家讲的一样,都是从小到大地发扬,从近的地方做起,慢慢推己及人,这两家的讲法只是用不同方式表达而已。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你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修道的一个场所,他把身、家、乡、国、天下当作修道的实验场。一般人说,这是我家,老子没有这概念。你的身体是你修道的试验场,你的家庭是你修道的试验场,整个国家是我们的修道的试验场。
不管在个人、在家庭、在社区、在国家、在世界,我始终是无为、抱一。从这两方面来修你自己的身体,你所修的德性就是很真实不虚假的,因为你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这样大家才能够了解,为什么儒家说以前做学问是为自己做,现在的人做学问是做给别人看的。
听起来好像现在的人比较了不起,功德万世,其实不是这样的。你一旦做给别人看,那就是作假,不真实。“其德乃真”,很真诚很率真,没有目的,只是说我本来就应该这样做。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把这个道德付诸于家庭,你的德性就会很宽裕,宽裕到一家人相处很融洽,不会斤斤计较。我们今天常讲和谐,它的根就在于个人要好好修徳,你把自己修好,大家自然就和谐了。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你用抱一、用无为的原则把乡里当作一个修徳的实验场,结果会发现整个乡里都改变了。大家很纯朴、很实在、很勤俭、很负责,也不用天天去盯着,他们就会自动自发地把垃圾整理好。这种德性就会慢慢地从邻居开始发展起来,直到整个乡里都焕然一新。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就是拿来处理国事,结果非常充实、圆满。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修之于天下,那就更豁达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向我们看齐。“普”说明德是无所不在的,它很周严、很普遍。
我们常常讲普天同庆、天下太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国家与国家要和平发展,而且所有动植矿物,我们都要合理地去运用,不可以滥砍滥采,这样的话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傅佩荣先生解读
我们学儒家,《大学》里面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家、国、天下,就是四个层次。老子多了一个“乡”,就是乡里,我住在什么地方,同乡里的互动情感如何,这叫做乡。这代表老子在了解人间的时候,更为详细有趣。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种修养用于自身,德行就会真实。注意“真”这个字,老子不会说你德行变好了,变成善人了。他说你德行乃真,代表你本身的修养就是要让你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人,他的德行完全配合道的安排在发展,有正确的知,也有正确的欲望,这叫做德行真实了。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用于家庭,德行就会有余。所谓的“有余”,就是一家人如果都走正确的路的话,那么家风向外推展,就显然会有很好的效果。《易经》里面有个家人卦,就讲家人相处。它的卦象,上面是风,底下是火,叫风火家人。火代表什么?家人一定有温暖,所以在底下,代表内部。向外面是风,风把火的热量、热力向外推广出去。所以,全家人都顺着道的安排,走在修德的路上。等于一家人清静无为,他获得的就有余了;有余了之后就向外推出去,影响到周围的人。你把一家人都安顿好,自然而然就影响后面的乡里、后面整个社会了。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用于乡里,德行就会长久。全乡之内能够修养这样的德的话,顺着道的方式去走,这个“长”就是天长地久的意思。我们常常说,到一个地方去,发现民风淳朴,代表什么?它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一定是长长久久的,最后这个地方就有这样的特色了。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用于邦国,德行就会丰盛。丰盛代表全国人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它会有一种循环互动的影响,就非常丰盛。整个国家有这样的表现的话,卓越的文化成果也会跟着出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用于天下,德行就会普遍。普,代表普遍,全天下都是如此。
南怀瑾先生解读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要使自己这个生命能够永远存在,必须懂得“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怎么样是“善抱”?“负阴而抱阳”。怎么样是“善建”?这个我们要去研究了。任何的建立,没有不被破坏的。
例如建造一幢坚固的房子,终究还是要毁坏的,物理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保持永远的,抱住的东西最后一定也要放开。什么是破坏不了的?什么是抱住解脱不开的?只有“无为之道”,清净无为,这就是道体。道体永远是不拔的,永远在那里不动。
打坐修行,学佛修道就是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但是,修身不是建立一个东西,所以在观念上不能认为做工夫打坐就有道,不打坐就没有道。如果坐就有、不坐就没有的话,这是建立了一个东西,所以不算是修身,“其德乃真”是道体合一,在佛家而言,就是如如不动,本来如此的。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个道理发展到做人做事,乃至修身齐家,老子的本意,也是以道治,而不是绝对的无为。
曾经有人来信告诉我,说犹太人看见孩子打架,跌倒在地上,绝不去拉开打架的孩子,也不抱起跌倒的孩子,因为他们学老子的无为之道。表面上看来,道理似乎也没有错,但是犹太人这样的无为,实际上是有为——两个孩子已经打架了,已经跌倒了,早就有为了。
什么是无为?无为是讲事情现象发生之前,不是讲发生之后;在已经有所行动时,就不能说是无为,因为已进入有为中了。老子的有为的道理,是要回归到无为,那才是老子之道。
说到治家之道,我们中国人过去是不增不减,保持着祖德阴功;对于祖先的德泽,不敢随便有所变动。这样的观念习俗,使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固定在一个形态上。以现代的理论而言,这也是我们几千年来没有进步,没有发展的重要原因。
凡事有利就有弊,以老子的观念来看,与其求进步,而于进步后再去修正那些负面效应,还不如永远没有毛病,也不需要修正,所以它永远是固定,永远是常态。表面上看起来,这同社会进化的现象相反,实际上原理是一样,因为进步是渐变,不是突变,是慢的进步,可以减少负面作用的产生。
表面上看起来,这同社会进化的现象相反,实际上原理是一样,因为进步是渐变,不是突变,是慢的进步,可以减少负面作用的产生。
所以他说“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这个无为之治,“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精神与原理,来修身齐家,家庭自然得幸,这个道德行为的结果是“乃余”。这个“余”字,要特别注意,我们中国很多古老的家庭,在厅堂或大门前悬挂的匾额是“家有余庆”。还有一些地方的习俗,在除夕或喜宴时,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鱼。此时客人酒尽席散,绝不吃那个鱼,意思是要留给主人,表示主人喜庆有余(“鱼”与“余”同音)。那是以前的事,当然现在一定把鱼吃光了再说。
这个古老的风俗,是一项重要的居家之道,目的在教育后代如何把这个精神道德建立起来,传给后代的子孙。因为道德积余比财产积余价值超过千万倍;道德的余庆,才是真正的“家有余庆”。“余庆”就是剩余下来可庆的道德阴功,但是如果求有余,就必须省用少用;与其省用少用,更不如不用,都给后人。所以说无为之道,就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这个道理扩充下来,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由扩充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更提升社会道德,影响到国家,使这个国家欣欣向荣,再以这个道德精神修之于天下,整个的世界才可能进入普遍道德的和谐。
由这里发现一个事实,儒道两家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在秦汉以前的历史纪录、学说著作中,儒家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我们读了《老子》这一章,也是同样的观念。所以儒道在秦汉以前本来是同样的路线,只不过所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