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拖延症患者的自救实践第一周 | 小马过河30

上周六写完这篇:

一个拖延症患者在2021年的自救计划

后的当天,觉得自己已经踏上了自救的道路,心里莫名有点喜悦,不过要检阅计划的有效性必须实践起来。

1

本周进行了单一任务的实践

以往总觉得自己禀赋异于常人,可以而且乐于多任务同步进行,后来发觉,多任务模式无助于提高效率,反而会分散注意力。

我以前开车的时候总是打开手机上的听课软件听听课,觉得这么做才是高效利用时间,但其实这种做法是满足自己“伪学习”的需求,真心要学习的话,还是得老老实实坐在书桌前,听课、做笔记、思考,梳理之后输出,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

这一周开车的时候,我就啥都不开了,保持车内安静,想着如果要进一步改善通勤的舒适度,或许可以加入轻音乐试试。

2

本周尝试了将一项任务进行分解的步骤

有时候拖延是因为我们设立的目标太大或者太过笼统,把任务具体分解成可操作的步骤,有利于我们下手去做这项任务。

比如近期我拍摄小视频,一般从选题就开始挠头,整个过程总是很焦虑,在推送前紧赶慢赶的,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拍摄视频分解步骤大致有:找选题、写文案、录制前的准备(道具、人员的配合等)、录制、剪辑制作、推送等。

把这些步骤都写下来,甚至可以把大步骤再具体分解成更小的步骤,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灵活调整,但每一步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许多。

虽然本周的这一项任务还是在最后期限前才完成,但我觉得已经慢慢开始找到手艺人的感觉,现在手上还生疏得很,不过这么一次又一次地练习下去,我相信自己是会有进步的。

(周三推送的橘子禅这个视频,就是这么分解步骤完成的,虽然还是在最后一刻才完成)

3

本周试着去接受和负面情绪的相处

周一下班回家后,原本计划写一篇文案,但是吃完饭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于是先上床眯了一会,没睡着;等困劲过去了,我又觉得应该先把厨房打扫一下,又去干了一个小时的活;做完这些了,觉得应该洗个澡,换身衣服再开始做事……做完这些已经10点出头了。

如果是以往,我会一边责怪自己,一边躺床上刷刷手机准备睡觉去了,但那一晚,我一边责怪自己,一边打开了电脑,开始写文案了。写完还不到12点,心里安心多了,去睡觉后还做了个美梦。

4

本周的公司团建,安心休假

从周三到周五公司到漳州团建,泡温泉、参观博物馆、逛古城、云水谣、百花村里买买花,吃吃喝喝非常惬意,这三天的时间,基本把工作上的事情都放在一边。

作为一个漳州人,也是第一次用度假的方式来看自己原本习以为常的风景,时不时会在心里感叹:我的家乡挺美的!

(公司同事在土楼前的合影)

我们去云水谣时,芳芳和她先生吴老师、儿子小核桃呆在酒店没去,我们回来会和时,我问吴老师上午干嘛了?吴老师答:就“趴”在酒店床上了。

我俩聊了起来,一致觉得度假时找个舒服的酒店住上两三天,不用动手做家务,深度睡眠,无需奔波,体验一两项美好的事物就够了。

以后我的假期就按照这个思路操办起来,轻松愉快不累人,周边的小旅行走起来。我相信工作和休息就像是钟摆摆荡的幅度,一边能摆荡到多高(休息放松得越彻底)另一边就能摆荡到多高(工作专注和投入得越多)。

5

免不了还是会刷手机

每一天还是免不了刷手机的时间,特别是从旅行回来后,再进入日常状态前,几乎都是心神不宁地在刷手机。心里两个声音:一个弱弱地提醒自己,该写文章、该写策划案、该约工作上的伙伴谈合作了……另一个霸道地置之不理,我就是要躺着刷手机,这些事情明天再做吧……

就算是第二天起床后,写下这些文字前,我还是刷了一个小时的手机。这个时候我就安慰自己,期望自己一周内就变得和以往彻底不一样,那真的是对自己的不够了解,低估了自己,也高估了方法论了……

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对这一周的自救实践一句话总结:虽不满意但能接受,下周再接再厉!

THE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