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紧

整体通连状态,是意拳训练的一道分水岭,是练拳发生身体质变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跨过这一道门槛,则顿感海阔天空,接触到运动领域的新天地。是什么样的新天地呢,师父有明确的解说,“两手和两足,也就是掌心和足掌之间有内在呼应,手掌稍一着力则感到两足自然蹬地,两足前掌稍一着力蹬地则感到两手掌心有力在涌动。少林拳法中有所谓「印掌」,即此,词曰「脚底用力掌心印」,实际此乃整体运动时的肌张反射,无此反则为局部运动而非整体,也就是没有整体”。

达到“印掌”的境界,方可谈进一步的“整体力均”,进而全身只是一块肉,最终实现“脱壳”。

实现整体通连之后,因全身处处相连,力量松紧同步,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枝动而百枝摇。有了拳学的初步,乃可以学习进一步的强化。而“紧了还能再紧”,则是这一步强化功力的关键。

日常的训练当中,不管是抱球、撕绵、推拉、旋转,我看到多数的朋友练习方法均是“一紧即松”,即力量刚刚撑紧,就顺势松开。这种练法看似松灵,但难以形成力量整体联结的有效强化,易浮于表面、华而不实。尤其在实战当中,动作看似轻灵快捷,实则如蜻蜓点水,即使多次“得点”,也仅能起袭扰的作用,难以对对方形成有效的破坏和控制。

意拳的实战,其核心特点应该是“得点便成功”。一旦与对方的力量相接,马上通过桥接直指对方中线,威胁、压制、破坏,以实现击打目标。若自身力量缺乏扎实的根底,仅靠轻灵花巧,指望通过灵活多变取胜,面对弱者还是很能唬住人的,但凡遇到有一定功力的,往往很难侥幸。因为最好的变化就是功力,这里我想划一个重点,重复一下,最好的变化就是功力。古人有云,一力降十会。当然这里面说的力,不是顶牛的蛮力,是通过整体通连获得的整劲。

为何要“紧了还能再紧”?根本在于我们练拳当中,需要体会“力量如何传导”和“力量如何积蓄”这两大问题。

站桩和试力,是在松的状态下,(保持整个导体的电阻最低),使全身的力量畅通无阻的运行在四肢百骸当中,这就解决了上面说的传导问题。

那么力量的积蓄,就好比是水坝蓄水,又好比气筒打气,虽然外形丝毫未变,但此时感觉自身涨满,如同毛巾越拧越紧;如同爆竹卷得越紧,爆得越猛;如同弹簧压得越紧,反弹越强。

举例,我们做勾挂的时候,假想双手与远处有无形的丝线相连,此时头上领、背后靠、肩撑肘横,以身上的力量拉动丝线,把远处的景物要拉过来。拉了拉不动,此时不要松开,我们再加一波,身上更加涨开,涨满,牵挂和拉扯的力量更强,这样一波叠加一波,身上感觉愈来愈紧,愈来愈涨满,好像水库蓄满了水,好像火山即将爆发,则不可再紧,在保持牵挂力量不失的前提下,逐渐送下来。但是切记,在送下来的过程中,整体力量不失,对远方的牵挂力量不失,只是变小了,变柔和了,切不可一松就断了劲,切切。

所以我反复强调的,力量发动的时候,注意力不要放在手上,此时应着意体会头是怎么样,颈项是怎么样,肩背是怎么样,腰胯是怎么样,脚是怎么样。蓄力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既不是蓄在丹田小腹,也不是蓄在腰背,而是无处不在,蓄在全身的四肢百骸,处处充满,处处撑紧,无有断续,无有凸凹。此时神气意力,相合为一。外到皮肉毛发,内到五脏六腑,上到头顶,下至脚底,相连而为一贯。力量的发动,由微至著,时时同步,处处相等。练习到了纯熟,身上的力量,来如汪洋潮生,去如湖水空舟,真不是世俗的那种舞手动足的武术所能比拟的。

要点在于:

-  要紧则全身处处一起紧,紧的 程度处处相等,所谓整体力均是也;

-  一般人身体不适应,一紧就想要松开,此时可一口咬定,如同拧螺丝,紧了还要再紧,一波一波叠加,日久功深,自可体会妙处横生;

-  紧到极处,不可发僵,不可破体,需要松下来,松的时候劲不可以断,要保持绳绳不绝;

-  松了之后,保持桩劲,再继续进行紧的训练。

刚开始练的时候,紧的力量不扎实,不浑厚,可能紧了没多久就要松开来调整。随着功力加深,紧的时候愈来愈感到敦厚笃实,如高山巨石,如江河汪洋,力量会不断地加强。这也可称之为“紧是无限的”。

古拳谱是这样说的,“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我们可以把站桩静修,作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自我修养的方法,而这种在紧中锻炼的技击桩的练法,是动了心意的练法,已是武艺的范畴而不再是道艺。

师父说,身外求力的方法,古时候称之为“神扽”,因其训练效果有神奇的力量,以前不是内弟子是秘而不传的。而这种“紧了还能再紧”的训练,现在已经几乎失传。我把它在这里无保留地写出来,就等于把金钥匙无偿地摆在外面。无缘则见面不相识,有缘自会珍视之,而身体力行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