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去世前3个月才成院士,清华的百年校长,死后葬于清华
北京有一座清华大学,台湾也有一座清华大学。
它们有着相似的历史,更有着相同的传统,校训都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校徽都是紫荆花,校色都是紫色。
水木清华,正是同根同源,而连接两岸清华的脐带就是梅贻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被迫割地、通商、赔款,其中仅美国就分得赔款1365万美元。
四年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海约翰认为美国得到的赔款太多了,应该'退还'回一部分。这个提议被搁置了两年,直到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校长看到中国学生频频去往日本留学,才又重提此事。
他建议将《辛丑条约》的退款用作办学,将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用以在精神上控制中国的发展。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庚子兴学'。作为得到这笔退款的条件,中国必须每年派遣学生去往美国留学,并于国内设立留美储备学校。这所储备学校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清华与梅贻琦的缘分由此而始。他因成绩优异被选为第一批公派入美的学生。
留学期间,梅贻琦十分刻苦,吴斯特工业大学的校长与教授都对他极为赏识,同学们也对他甚为亲近信重。加之他的课业十分优秀,按照章程,他完全可以留美深造,攻读更高的学位。
然,家里过于贫穷,弟弟妹妹尚在读书,作为长子,他深感责任巨大,于是,仅仅取得工学学位他便提前归国了。
第一批庚子留美学生
作为张伯苓先生的高徒,第一批留美归国的高材生,梅贻琦收到时任清华校长周詒春的邀请被特聘为教授。
梅贻琦是出了名地'不爱说话',叫他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大谈特谈岂非是难为他?果不其然,他自己也不喜欢这份工作。
赴任半年后的暑假,他在回天津探望老师张伯苓时埋怨道:'我对教书实在没什么兴趣,想要换个工作。'
张伯苓说:'你才教了半年就不愿干了,怎么知道没兴趣?年轻人要能忍耐,回去教书!'
想要半途而废的梅贻琦就这样被恩师骂走了,回到清华后他沉下心来,开始踏踏实实地搞教育,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梅贻琦
清华大学的诞生颇为复杂。若没有'庚子退款'便没有清华!它诞生于国耻之下,又生长在国耻之中,注定要担负不同寻常的重任,既要承接民族屈辱,又要弘扬振兴中国的志愿。
只是那个时候的清华大学生存在夹缝之中,步履维艰,不仅学校教育的宗旨要以传播西方文明为主,最初的校歌也还是英文的,甚至于就连教师授课也都必须要使用英文。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参观清华校园时,不由地感叹:'清华学校恰似一个从美国移植来的学校。'
闻一多也在求学清华时呼喊:'美国化呀,够了!够了!物质文明,我怕你了,厌你了,请你离开我罢!'
西方文明的精神渗透由此可见。也正因此清华的改革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清华急需一个充满智慧的人来拨乱反正,但谁来领导改革却迟迟没有定论。在1911到1928的17年间,光是校长就轮换了十个人。
'校长风潮'屡起,学生们纷纷游行抗议,仅仅是在1930年前后,就有三位校长被赶走。然而自梅贻琦担任校长开始,这股风潮却渐渐消失了。
就职演讲上,梅贻琦说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此,要将清华打造成一流大学,首要的两点便是师资与设备。
'庚子退款'是一笔实打实的巨款,全由梅贻琦掌管。但他一分都不敢乱花,力图把钱全部都花在刀刃上。
当时的校长是享有免交电话费、免费雇佣家庭帮工、免费得到两吨煤的'特权'的,但是梅贻琦统统放弃了。
不仅如此,他还发给自己最低的工资。他节俭到什么程度呢?写报告或公函的草稿时都要用废纸。他将省下来的钱全部用在图书、仪器、请教授上面了。
梅贻琦
在聘请大师方面,梅贻琦一面坚持要有研究生、博士生学历,一面强调要凭真才实学说话。
华罗庚就属于后面一种。因为家贫他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但他在数学上极富造诣,因此,梅贻琦便破格将他招入清华培养,又送他前往剑桥大学深造,最后又破格将他聘为教授。
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在数学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也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数学人才。而这一切都要仰赖于梅贻琦的慧眼识珠与不拘一格。
华罗庚
梅贻琦又率先提出'国外研究生留学期满归国,有首先服务本大学的义务'的建议,并将这一条写进了《留学生管理规程》当中,成为了对留学生的硬性要求。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著的。这使清华能够快速地接触到世界的前沿科技,提高了科研水平与教师质量。
在梅贻琦的精心管理下,清华很快就摘掉了'有名无实'的帽子,发表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跻身为中国的一流大学,迎来了'黄金时代'。
当时的清华园人才荟萃。国文系有朱自清、杨树达;西文系有王文显、吴宓;物理系有叶企孙、赵忠尧;国学研究院有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随便拿出一个,都是中国大名鼎鼎的人物。
1936年国难当头,学潮迭起。学生们进城游行,他便派卡车保护,学生们被逮捕,他便设法保释,总而言之操碎了心。
每当学生们游行时总会打出'反对xxx,拥护梅校长'的标语。有人便问梅贻琦学生为何如此拥护他。他笑答:'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是没有人愿意倒霉(梅)!'
'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遭到日军大规模的集中轰炸,损失惨重,只得受命迁往长沙,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梅贻琦任常委会主席,主持校务,成了实际上的校长。时局艰难,薪水成为问题,他便典当冬日的衣服周转。三校之中,清华的资金设备更充足一些,他却能做到始终公正。三所学校校风迥异,他便一再强调要与民族共命运。
在以梅贻琦为首的常委会的支持下,许多联大的学生或是奔赴抗日前线,或是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虽然条件艰难,生活物资紧缺,书籍设备缺失,还要时时警惕日军的轰炸,但是西南联大的师生仍然保持了笃学的精神。烽火连天,弦歌未辍。
西南联大建立了附属中学,梅贻琦亦是校长。招生的唯一标准就是成绩,许多高官权贵家的子女挤破头都进不去。
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是龙云,他曾给予西南联大物资支持。他的儿子也在考试中落选了。
一天,龙云特地拜访梅贻琦想请他破格录取。梅贻琦留龙云吃饭,并请了联大教务长潘光旦作陪。
席间,梅贻琦建议由潘光旦辅导龙云的儿子,至明年再考,但强调补习费还是要龙云自己负担。
梅贻琦说:'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这样不作伪、不取巧的作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清华的学风。
1946年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冯友兰的女儿冯钟璞、梅贻琦的女儿梅祖芬同时报考清华大学,但都落榜了。
梁再冰仅仅差了两分。林徽因委托关系拿到了梁再冰的考卷,想要找出两分的错漏来,但是,卷子判得严谨公正,半分的错漏也没有。
1948年国民党给梅贻琦传了一则通知,他还来不及反应便被架上飞机,带至南京。此后他离开故园母校,由欧洲辗转抵达美国纽约。
他说:'我心中总是念念不忘清华。'
身在海外的梅贻琦请求肖家魁先生为母校带信,他在信中表示如果清华需要国外的图书仪器,他可以代为购寄。
梅贻琦手中持有全部的清华在美的'庚款基金',但若想保有这笔基金,他势必是不能回到大陆了。
'清华梦'时常在他心中激荡,于是他和胡适筹划着要用这笔基金做一项长期的科学发展计划。这第一步就是要在台湾创办清华'复校'。
为了选定校址,他跑遍了整个台湾。1955年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终于在台湾新竹破土动工,是为新竹清华大学的前身。
57年校舍完工,58年物理馆落成,60年原子炉、核子工程馆建成,62年原子炉装置完成……新竹清华大学以魔术般的速度成长,但梅贻琦却终究没能看见清华研究院落成,也没能看见呕心沥血建成的原子能加速器。
1962年5月19日,梅贻琦病逝于台大医院,享年73岁。
新竹清华大学将他的遗体安葬在校园内,并命名为'梅园',用以纪念他的伟大贡献。当时有人质疑道:'如果每一位校长死后都要葬在校园内,那学校不就成了校长的墓地了吗?'
然而治丧委员会并未动摇,他们回复道:'其他学校校长不可以校园作为墓园,但是梅校长可以,因为他和清华已经融为一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