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文征】赵永清传注
按:民国二十五年《长阳县志》卷九《职官考》:“赵永清,河南固始县人。即用知县。光绪十一年乙酉,调帘卸事,旋调黄冈、嘉鱼、郧西等县任。”而民国二十年《郑县志》卷九《选举志》:“赵永清,光绪庚辰科〔进士〕,历任湖北长阳、黄岗〔冈〕、嘉鱼、郧西、武昌等县知县。”“赵永清,〔同治〕庚午科〔举人〕。”可知,民国《长阳县志》关于赵氏籍贯记载有误,应为河南郑州(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后几经更改,今为郑州市)人。民国《郑县志》卷十一《人物志》中有赵永清传,一半篇幅记载其在长阳任职时的事迹,特别是其智剿朱栗山(即传中所称“朱李山”)匪徒一事,当为重要事件,而长阳旧志失载,该传记载可资补万一。
赵永清传
(民国二十年《郑县志》卷十一《人物志》)
赵永清,字子定,世居朱家屯。光绪庚辰捷南宫,以即用签分湖北,办黄花涝厘务,以功,委署长阳县知县。长阳民俗简陋,士气不振,公大招士人,勤加课程,口讲手画,拔尤特奖。朱李山中聚有党匪数百人,焚杀劫掠,民不堪命。武营老弱仅三十余人,恐众寡不敌,檄县属民团合捕之,分为二队,一伏于要害,一遥为声援。直捣贼巢,贼开放火枪,火燃而枪无声,贼大窘,生擒数十人,余贼悉溃,获伪将军、伪军师、伪兵官,立毙十余人,县属悉平。贼巢穴为饭店,王姓。公嘱王姓送贼酒食,贼恣意大饮,王姓秘注水于枪中,贼是以燃枪而火不发。
以功擢黄冈县知县。黄俗,杯酒联姻,而无婚书,后多蔓讼。公为婚书程式,乡里称便。光绪戊子调帘,所拔皆知名士。循资,补嘉鱼县知县。嘉鱼滨江,其港口、内陆皆膏腴,筑口则收获,否筑则淹没。居民以捕鱼为生者不许筑口,累讼不休。公查悉情形,禀陈利害,中丞据以入奏,民遂罢争。邑人为公建庙,题曰“赵青天生祠”。甲午,署郧西,以丁母忧去任。起复,到省。乙巳,序补武昌,未莅任而卒。
庚子,公闻受知师崇文山全家殉难,悼以诗。有句云:“不惜微躯殉庙社,终留浩气壮山河。”又云:“峻节千秋与谁共,古今前后两文山。”著有《木笔集》一卷。
注释
1.捷南宫:南宫,多义,此指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宋史·欧阳修传》:“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捷南宫,即中进士别称。
2. 即用:清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
3. 黄花涝:位于今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开发区。
4. 厘务:此指厘捐。厘捐又称厘金、厘金税,晚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
5.朱李山:即朱栗山,位于长阳都镇湾镇,占地6.5平方公里,主峰朱栗寨海拔993.4米。四周悬崖壁立,险峻异常,自古仅有大岩口、北岩口、城墙口3条险路可资上下。据长阳旧志记载,清代嘉庆年间至同治年间,先后有覃佳耀、田世珺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此扎寨屯兵。
6.武营:按同治《长阳县志》,长阳县常备武装(即绿营兵)为宜昌镇派驻,宜昌中营右哨千总(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以千总、把总统领之,称“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驻防县城,分防陆塘十二处;宜昌中营外委(清代的额外低级武官)把总驻防资坵,分陆塘十四处。此处所指武营,当指接近朱栗山、驻防资坵的军营。
7. 程式:订立一定的准式以为法则。《管子·明法》:“法者,天下之程式也。”或为格式。如:“公文程式”。
8.调帘:清代中后期,乡试同考官主要从州县官中选用,对于这种临时性的职务,清人称之为“调帘”。
9.膏腴:肥沃。
10.丁母忧:丁忧,指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丁母忧,即为去世的母亲守制。
11.起复:此指服母丧期满后重新出来做官。
12. 受知:受人知遇。
13. 崇文山:即崇绮(1829-1900),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晚清大臣,字文山,阿鲁特氏,原隶蒙古正蓝旗,父凭女贵,升隶满洲镶黄旗。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子,郑亲王端华的女婿。一妹一女同为同治帝后妃,妹妹即恭肃皇贵妃,女儿即孝哲毅皇后。同治四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迁侍讲,以女为后,封三等承恩公,光绪间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与徐侗同为大阿哥溥儁师傅。八国联军入京时,随荣禄走保定,自缢死。谥号“文节”。
14.两文山:作者把“庚子之乱”中殉难的崇绮(字文山),与宋末抗元、被俘后宁死不屈的文天祥(号文山)作比,称两人为“两文山”。
附录赵永清诗(民国二十年《郑县志》卷十八《艺文志·诗》)
读胡文忠公遗集(二首)
赵永清
其一:东南佳气郁葱葱,天为斯民降此公。恨未及身随杖履,欣从遗册拜英雄。文章经世三司马,谨慎鞠躬一卧龙。五十年来心力瘁,先生真不愧文忠。
其二:符竹分来羽檄飞,廿年鞍马策军机。普天全局归筹画,当代名流尽指挥。心血一生留案牍,勋名百战奏戎旂。中兴将相知多少,才识如公安可希。
注:胡文忠公,即胡林翼(1812年—1861年),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谥号文忠。有《胡文忠公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