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玩够了,可以跟你结婚了”“滚吧,爱你的瘾,我早就戒掉了”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说:“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与人相处应该坦诚相待;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人心叵测,不是每个人都会真心实意待人,如果你对谁都一片赤诚,万一对方不怀好意,你岂不是要吃亏?

或许你也曾感慨过世事复杂,觉得如果大家都一片赤诚该多好。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不过就现有的人性和现实来看,这辈子恐怕等不到这种理想世界。既然我们身处的环境还是那么现实,还是鱼龙混杂,我们就不能不防,古人的话对我们依然有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话虽如此,但有的人活得很不现实,虽然没有害人之心,但也没有防人之心,说好听了是单纯,说难听点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该防的人不防,摆你一道你也只能受着。

就像下面这个女人回顾上一段感情时所说:

『或许是因为我爸妈对我太宠了,以至于我认为自己理所应当会被善待,而且还感觉我爸妈那种爱情应该来得轻而易举。

在我喜欢上那个男人以后,觉得我作为女人主动追求他了,他没有理由不爱我。于是,我也没管什么“防人之心不可无”,没管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觉得爱就应该大胆出手,走过路过不能错过,否则会后悔一辈子。

事实上,我盲目往前冲,才会让我后悔一辈子。

人都说“与人相处,未可全抛一片心”,我却不懂,一开始就把话讲明,恨不得掏心掏肺,结果我就被利用了,他表面上假装很爱我,实际上女朋友同时谈两个。

愚蠢如我,竟然在这样的状态下还不放手,跟他纠缠了很久。他见我只是纠缠却不放手,吃定了我不敢离开他,于是更加肆无忌惮。

我想拿结婚的事拴住他,结果却遥遥无期,他嘴上答应会娶我,但却始终不落实。我一次次被他敷衍,一次次被他欺骗,或许是累了,乏了,爱他的热情就慢慢淡了,爱他的瘾也慢慢戒了,觉得我并不是非他不可。

尝到了放手的滋味以后,在放手之后挣扎过了以后,我发现这样也挺好,离开不爱我的人,我反而很轻松,一个人生活比一厢情愿爱一个人有意思多了。

至此,我才决定做一个聪明的女人,决定从洁身自爱开始,以后不管我追别人,还是别人追我,我都不会那么舍身了,除非对方真心爱我,否则我不会再那么痴情。

说来也巧,就当我开启了全新的生活以后,那个男人回头找我了,说他玩够了,可以跟我结婚了。如果搁在我犯糊涂的时候,我肯定不计前嫌跟他结婚。而现在,我已经决定洁身自爱了,当然不会吃回头草。』

从那个女人的表述来看,她心眼儿不坏,就是太单纯,没有防人之心。这样的她,如果生活在理想世界中,当然不会吃亏。但是活在现实世界中,遇到了她前男友那种人,她没有防人之心,就注定会吃亏。

比较容易遇到她前男友那种人,并且会吃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宠坏的人,另一种是严重缺爱的人,我们分别来讲一下。

被宠坏的人。

人的婚恋观容易受家庭影响,影响因素包括两个:一是在家里的地位,和家人的关系;二是父母之间的感情。

被宠坏的人,有的跟上面那个女人一样,父母感情很好,自己被当成宝贝,这样的人对待爱情往往会理想主义,认为一切都会轻易得到,遇到别有用心的人就很容易吃亏。

还有一种被宠坏的人,父母感情不好,但却被父亲或母亲一方宠坏,这样的人往往人格不健全,考虑问题片面,对待感情不是想宠别人,就是想被人宠着,因为弱点很明显,也容易被人利用,从而吃亏。

这两种人有的会一再吃亏,有的会吃一堑长一智,当然也有不吃亏的情况。不吃亏的情况,就是通过读书或跟其他人接触,提前吸取了教训,意识到自己是被宠坏的人,容易吃亏,从而有了防范之心,如此就能幸免于难。

缺爱的人。

个体心理学认为,在家庭中严重缺爱的人,也容易养成不健全的人格。

这种人缺爱,缺乏安全感,有的会如饿虎扑食一般恶补,想把自己多年来缺失的爱补回来,毫无疑问,用饥不择食的态度对待爱情,很容易被利用,进而吃亏。

另外一种情况是防人之心太重,容易伤害别人,因为长期缺爱的他们,认为人间不值得,反正没有人爱自己,自己索性也不去爱任何人,这样的人被人爱上,他们不会用心,即便恋爱了,也随时会逃走,从而枉费别人的一片痴心。

除了被宠坏的人和缺爱的人之外,还有其他情况,每个人都可以反观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当下持的是怎样的婚恋观,进一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秉承当下的婚恋观,是否受了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是否全面,是否切合实际。

当然也不要想得太复杂了,心理方面的问题想太多容易走火入魔,只要别单向思维,多从正面和反面综合去判断就好。有些问题,只要想明白了,其实不用去经历就能知道怎么回事,别盲目就行,对自己多负点责任就行,其他没什么好交代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