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陕西 || 周刚振:手工挂面惹人馋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题图来自网络)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

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对故乡、往事、童年的追怀…

《手工挂面惹人馋》

文|周刚振

  儿时,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总会拿出一把手工挂面下给他吃。

  当时儿女们中就数我小,于是我总会沾上一点光喝上一小碗挂面汤的,那酸酸地飘着柿子醋香的汤面,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的父亲吊挂面是我们村方圆十多里出了名的。用他的话说,吊挂面不但是一项十分繁琐的细密活,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如何掌握天气是第一学问,所以温度决定吊挂面的成败。父亲吊挂面就是从秋冬季开始,一直做到次年的春天。这时的气温低,天冷,吊出的挂面就格外好。反之,温度高了,挂面就不容易吊了。

  温度与下盐的量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常言说得好,“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就是这个道理。一般是天越热盐就要越放重,所以到交了九后,盐就放的格外轻了,这就是父亲多年来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第二学问就是和面。在小桌上放一个大瓷盆,倒入称好的面,再把称好的盐用一定比例的水化开,然后把面中间掏个坑,开始倒水,一个人倒,一个人和,袖子挽得起起的,等翻转匀了,两个人就一起开始搓面了。

  父亲说,这搓面的学问可大了,一点点懒也偷不得,须经千千锤百炼方可。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一个多小时的搓面工序,将双手握成拳状,两臂使劲往面里压下去,你一下,我一下,满百下了,就将盆子中的面翻个身,继续用力压,—直至一大块面团柔韧得有颗麦粒都挤在面的表皮,这才算好了。

  然后把盆子抬到案上,把面倒在案板上,用一根粗杠子把面压平,就开始破条了。

  破条也有技术和讲究,要一刀到底切下去,不在面口留下另茬,切好了,就把胳膊粗的面条盘在盆中,稍等一会儿,再把面条子提出来用手捋一捋放在案上,于是一条一条地用手揉搓,另一人则拿了小凳子坐在盆前,用双手接了面条不停地在盆里转圈圈地盘,从里到外,一圈一圈,煞是好看!

  这盘条得反复两次,做这活一般都在晚上,那年月山里还没拉电,我们就点着煤油灯,认认真真地做完这一道道工序,生怕哪一点的遗漏会影响了次日挂面上架时的质量。

  后来,在父亲的精心指导下,我便掌握了吊面的整个工序,甚至可以独立操作了,次日凌晨4点多钟,我就起来了,洗漱完毕,便坐下来把面条往筷子上缠绕,这是所有工序中最难最关键的工序了,因为面在两根筷子上不仅是绕一个圈,而且绕时还要一圈交叉一圈不交叉,既要抢速度,又要保质量,昏暗的灯光下,外人是根本看不出门道的。

  此时正值三九天,后半夜天冷得出奇,又没火炉,冻得不行,就站起来跺跺脚搓搓手,然后点上一支香烟,坐下来继续上条。

  面筷子上满了,就放进面槽子里,然后插上两根筷子又继续上。

  六七点钟,面条才能全部上完,这时便爬上炕暖和暖和,勾子还没暖热,就得下炕逐个取出来插在架上稍微拉一下,这叫做“小开”。

  小开后,大开就快了。成功时,但见面条发得水灵灵的,于是便取出一杆面上架,用两根细长的棍子从上部穿过面层,从上到下往开分,然后又将下面的筷子换到上面,让上面的吊下来,再分。

  好了,便从高凳子上下来,两手攥住筷子两端,摇摆着圈往下拉,面合时,三两下就拉好了,放在地上,用两个泥球挂在筷子两端。

  那是一道多么美好的景致啊,细如发丝的面条在早上的阳光下发出颤颤地亮光。

  那时候,换一斤挂面只收一毛钱的加工费,斤二两麦子。

  做这种活路是特别辛苦的,娃小,往往要等娃睡着了妻才能给我盘条,要不,这盘条还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我不知道,吊挂面是不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那其中的道道工序,都得你一丝不苟、丝毫不能松懈和怠慢。

  如遇阴雨天,那一架面就全完了,成了一盆面泥,让人哭笑不得。

  如今,我在城里经常碰到一些买挂面的商贩,走上前仔细一看,非纯手工挂面,多半是机器压的。

  哦,那香喷喷惹人馋的手工挂面约!

 

个人简介

       

  周刚振,男,陕西商州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

  曾有作品在《延河》、《三秦都市报》、《劳动周报》、《商洛日报》《中国诗乡》《诗友》、《乡土诗人》等三十余家报刊发表,现为《三秦广播电视报商洛版》文艺版编辑。

《嘉年华时光》征稿启事

  一、栏目设置为散文、吃在陕西(美食)、美文欣赏、评论、杂文、小说在线、诗歌(三首以上)、精彩摄影等栏目。

  二、投稿体裁宽泛,但要求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欢迎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各类时评、乡土文学和作品。

  三、所投作品必须是未在其它微信公众号打过“原创”标识发表过的。

  四、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五、来稿请以附件形式word文档发送,务必请附带作者简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张。

  六、稿费每月5号左右发放一次。赞赏即稿酬,读者的所有赞赏将全额发给原创作者。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

欢迎点击右下角蓝色字「写留言」参与评论
(0)

相关推荐

  • 【三秦文学】每小平:【手工空心挂面暖人心】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手工空心挂面暖人心 文/每小平 很早就闻听到鸣犊手工空心挂面,2021年5月24日,我专程到鸣犊嘴头二村采访肖年娃非遗手工空心挂面. ...

  • 非遗:临西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临西手工挂面是河北省临西县尖冢镇地方特产,主要分布在尖冢村.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2009年,收录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 饶阳杨各庄的崔五生是做什么营生的?

    北方人喜吃面,挂面就是其中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 说起挂面,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而今超市里各种挂面多得令人数不胜数,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食品了,但在以前,挂面可算得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奢侈品&quo ...

  • 农产品地理标志!远观如同白发三千丈

    关注我有好运哦- 手工挂面 远处有一户人家,门口挂着特殊的"门帘". 横着一排又一排的高木棒,棒上是白色的细丝,根根分明,每一根都比人还要高. 让人想起李白那句"白发三千 ...

  • 泉港手工挂面:越吃越浓的乡愁

    从前在乡下生活,去做客时最难忘的是吃面.尤其是娶亲生子.红白喜事或做寿宴,吃面是必有的程序.到了客地之后,主人都要煮上一碗面,上面铺上三个荷包蛋(也有在碗底放三个水煮蛋的),叫鸡蛋面.若是碰上大型酒席 ...

  • 襄垣这碗面叫做银丝吊金瓜,它究竟有何亮点,竟然成了非遗项目

    明朝兵部尚书刘龙奉旨回老家襄垣视察民情,行至五阳岭时身体不适住进一个小旅店,店家为他荷包两个鸡蛋,煮进一把挂面,放了些姜末.葱.胡椒粉,滴了些香醋,滚了两碗酸辣挂面汤让他喝,刘尚书喝完睡了一觉,身上发 ...

  • 赛鹤岭手工挂面

    赛鹤岭手工挂面

  • 吃在陕西 || 周刚振:洋芋卷卷惹人馋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周刚振:想起母亲的柿子醋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周刚振:上坡采白蒿去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周刚振:柿炒面,已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记忆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周刚振:商州臊子面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周刚振:镇安菜豆腐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周刚振:儿时的年豆腐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

  • 【吃在陕西】周刚振:槐花麦饭

    编者按 这里会让你舌灿莲花,满嘴噙香.厚重的内容,飘逸的笔触,背后流露的是恬淡如水的心境,字里行间悠远的文化意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与这种意味相交织.缠绕的,是人间烟火味--是氤氲其中的亲情.乡情,和 ...

  • 【吃在陕西】周刚振:秋天,就想起了挖红薯的那些事来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