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 || 寻找季节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寻找季节》
作者|刘建华
在城里生活的人,身处钢筋混凝土的丛林中,仿佛距离季节愈来愈远,越发不了解季节了。
咋也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漫山遍野山花怒放,青草翠绿,而嗅到春风的味道,泥土的芬芳;
也不能在夜里的道场上,听挥扇乘凉的老人讲故事,感受到夏夜的清凉与乐趣;更不能在秋风袭来,丰收果实累累,遍地金黄,体会真正的春华秋实。
更不能看到大雪纷飞日子,白雪皑皑,笼罩四野,孩童们在雪地里追逐打闹,捉鸟摸鱼。这一切,仿佛已经消失殆尽,很久远了。
城里是这个样子的,在乍寒乍暖的季节里,只能从阳台花花草草感知春天来了,室外虽然春阳高照,但对于城里人来说,坦然自若的沐浴在阳光下,何尝不是一种奢侈;
闷热的夏季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窗外的点点明星,疑是秋天;而待秋天百花缭乱,秋意渐浓还未感触时冬寒又到。
某日,我们走过纷扰的集市,花店里争奇斗艳,还以为春天正盛,菜市上时蔬尽有,似乎夏天。
季节交替,让我们逐渐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季节距离我们渐渐远离,已经无关紧要了。
四季之中,春华秋实,夏雨冬雪,我喜欢秋天,更喜欢在唐诗宋词里寻找古人的秋天。
古人是怎么感知秋天的呢?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的《苏幕遮》感人至深。疏朗的秋色掩不住相思的痛苦。伊人在远方,思念在心头。酒入愁肠,并不解忧,反而更加重相思之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采桑子》,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却又是欲说还休,只说一句,天凉了,秋意正浓。历尽沧桑,辛酸尽在心头,却不必说出。
最喜欢这两首宋词了,秋色中尽显季节,岁月的沧桑……
在这个方方面面发展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更新换代。
我们好像太聪明以至于愚钝了,愚钝的不能身有体会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粒种子,一棵草,一棵树……
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果、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历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上,而我们呢?
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洋芋和红薯是长在土里还是接在枝头、苹果树什么时候开花。
把小麦青苗与韭菜傻傻分不清楚,更不要说感悟到四季的交替,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人类的发展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感受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温暖,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
因为温室栽培,我们有了不分季节的瓜果时蔬,更甚的是四季都有鲜花,但我们就不能亲自知道春天花儿是多么的美……
人类,在进步中缺失,一种迷惘的缺失。
春意盎然,萌芽的春、骄阳似火,绿荫的夏、硕果累累,凋零的秋、银装素裹,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
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商品的变换,是来自网络的纷纷扰扰……
又在一个薄凉的秋夜,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失落的心情。
秋夜,薄凉,冷星点点,此刻的心情,恐怕是我们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会!
刘建华:笔名荒城布衣,陕西省柞水县人,平民,爱好旅游,音乐,跑步,喜欢文字。
笔者谏言: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作家,也不是每个人必须忘乎所以的练习写作。一个人的爱好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我喜欢写些文字作为人生的纪念,感情的宣泄,心灵的寄放,不刻意,不强迫,随心所欲,只是个人爱好。希望文字,是浮躁一天后心灵的慰藉。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1、要求不违背政治内容,文字表达清新流畅,贴近生活;
2、本微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删改的作者,请在来稿时注明。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文责自负。
3、来稿一律请以附件形式打包word文档发送,务必请附带作者简介一份、本人照片一张。
4、稿费每月5号左右发放一次。赞赏即稿酬,读者的所有赞赏将全额发给原创作者。
编辑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