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功:有时你的好心安慰,可能是往别人伤口上撒盐
(本文虚构 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 请勿对号入座)
有些意外叫祸从天降。
一个女孩从斑马线横过马路,瞧好了,两头虽有车,离得远。以为自己一下就过去了,不碍事。
熟料,有一台车突然加速,像疯了一样地冲了过来。
毫无征兆,毫无准备。“砰”地一声,直接把女孩撞飞了,当场香消玉碎。
现场惨不忍睹。
原来开车的是个新手,错把油门当刹车。
好好的,豆蔻年华的美少女说没就没了。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人无法接受,中年丧子是人生最痛苦的事。
女孩是单亲,一直跟着父亲。
父亲机械,木讷地料理完女儿的后事后,整个人几乎都要垮掉了。女儿就是他的全部,如今没有了女儿,他就如同失去了一切。
谁看谁同情,谁劝谁落泪。
女儿已去,可生活还得继续。
这个时候的安慰,是想让他从悲痛的阴影中尽快走出来,抚平那颗破碎的心。
谁都会这样去做。
有个平时与之走得近、谈得拢的人看到了他的悲痛,也为他的一蹶不振揪心。总想对他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平日也寡言少语。有人来找,勾着的头一直没有抬起来,眼神迷乱,脸上像罩着一层寒霜。喃喃自语:“我的女儿死得好惨”。两人平时随便惯了,可说这个事那人却紧张起来,一肚子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只得搜肠刮肚想一些话来安抚,怎么听,连自己都觉得像老和尚在念经。也难怪,安慰别人的话不就是那些吗?
开始,他像个木头人一样无动于衷。朋友来与不来,说与不说好像不存在似的,不过说着说着,渐渐地有了反应,头稍稍抬了一点点,嘴角有些抽动,眼眶有些发红。朋友“三寸不烂之舌”益发滔滔不绝。说着说着,他终于哭出了声音,不过是干嚎,那眼泪也许是没了,怎么也流不出来。
安慰有了反应,朋友受到了鼓励。拍拍他的肩膀:“想哭就哭出来,哭出来才好受些,千万别憋着。”
在他的抽抽噎噎中,朋友陪着他唉声叹气。
一屋子的凄凉。
也许是压抑得太久,经这一劝,他终于有了释放,情绪逐渐平息,菜灰色的脸上有了些许红晕。
朋友见状,想趁热打铁,扩大战果,打开话匣子又想继续“发言”。可才一开口,他就摇手示意别说了。用嘶哑的声音说:“求求你,别再说了。你的好意我都心领了,你说的都是对的,只是这事大了去,怎么说过去就会过去呢?总得有点时间,有个过程,所有的痛苦自己扛,如果你真关心我,就让我一个人安静地待着,不要打扰我。”
这是他女儿出事后说得最多的一段话,几乎是哀求,又有些歇斯底里。
朋友懵了,一下没反应过来。一会,似乎明白过来,理解了他的心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搂着他的肩膀说:“也好!那我先走了。有什么事你随时吩咐。别的话我不多说了,不过,记得吃饭睡觉这事,你不能倒下去。”
一场有备而来的安慰,还算有个好的结局。
不过朋友几乎是被驱逐出来的,有点灰溜溜。
第一轮的安慰,已经触动了他的痛点,已经有了反应。
如果到此打住,不再“旧话重提”,或许就没有了后来他的反感。
这世上,不幸何其多,没有人可以侥幸,只不过是各有不同。事到临头,谁都有一时过不了的坎,阴霾笼罩,一时无法走出,无法接受。
这个时候需要人同情,也需要有安慰。
人是有感情的血肉动物,难免脆弱。
这时,来自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安慰是一种提醒,是一种止损。
如同沉睡的万物需要三月的春风唤醒。
这是关爱的力量。
相信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时候为什么如同这人一样费力不讨好,适得其反呢?
有没有想到,甚至有时候你的安慰是出于好心,却无异如往别人伤口上撒盐?
不幸有别,痛苦相同。痛苦这东西,只属于一个人内心的隐私范畴。别人难以走进。有多痛苦,就有多难受。有多难受,就有多痛苦。痛苦的程度,承受力各有不同。别人的安慰,如同微风吹不走厚重的乌云。别人代替不了,也理解不了。“解铃还须系铃人”,痛苦自己承担,也只能自己走出来,战胜自我。如同一条受伤的狗一样,自己躲到墙角慢慢去舔伤口。
痛苦事发突然,而走出来需要时间,有个过程。如同这位父亲,女儿好生生的说没就没了,叫他如何不悲痛,不思念?过去的岁月,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脑海里,一幕幕回放,满满的都是温馨,不能如同闸门一关,水就不流,思念打住。你的安慰有理,怎么能说忘就忘那么简单?有时候,只能靠时间解决问题,时过境迁,才可能接受现实,慢慢淡忘。几句安慰话是不可能风轻云淡的。
选择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就是不想让别人打扰。有些事情,只有自己想才能明白,有些道理只有自己琢磨才能通透,有些过往只有自己梳理才能弄清,有些痛苦只有自己疗伤才能减轻。“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有些孤寂,而却可能才是最好的疗伤方式。那是自省的过程,那是与自己意志较量的过程,那是与放弃博弈的过程,那是涅槃的过程。刀光剑影,异常激烈。每个人都不可能那么坚强,就是再坚强的人也有脆弱的时候。这个过程并不能缺失,只有经过这一过程,自己才可能真正与痛苦诀别,完全走出来。
而在有时候,一些安慰,就成了多余。
或许有些人已经有了些许平息,经这一安慰,又被揭开伤疤,而且如同还撒了一把盐,使之更难受更痛苦。
尤其在别人希望不被打扰时,自以为是去说教,不触霉头才怪。
因为你的安慰妨碍了别人,或者是造成了次生灾害。
和盘托出的深情被辜负,不是冷漠,而是错位。
有时候不打扰其实就是一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