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1309- 1.5亿人的阿拉伯世界,一盘散沙?未能统一的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曾经有一位学者将世界划分为了三种文明社会,即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以及儒教文明。儒教文明不用多说,我们身在其中。西方文明,则指的是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
但东亚的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都有一个统一的大国作为力量中心,而伊斯兰文明(阿拉伯世界)则是一盘散沙,战乱不断,没有一个大国可以作为力量中心。为何伊斯兰文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中心呢?
阿拉伯为宗教共同体而并非民族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先来了解下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文明的本质其实就是和平与顺服(万物非主,唯有真主)。信徒主要为阿拉伯人,多集中子中东地区,并且他们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共包含了22个国家4.06亿人,总面积1313万平方千米。
但阿拉伯人是一个语言宗教共同体而并非民族血缘群体,换句话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种族集团,并不是一个民族,自然也就没有一个主体民族作为统一的力量核心。
他们虽然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但是情况各异,历史的阿拉伯帝国从阿拉伯半岛开始以宗教为旗号迅速扩张,大水漫灌般的统治不牢固,靠武力征服和文化镇压以及宗教侵蚀来统治的社会自然也是矛盾重重。
国家的概念还停留在酋长社会
在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传播之前,阿拉伯人指的是生后在阿拉伯半岛上以游牧为生的闪米特居民。那时的他们只是在阿拉伯半岛上为数不多的绿洲上种植枣、椰和谷物,这些绿洲也成为了阿拉伯南部和非洲之角向文明的北方运送香料、象牙和黄金的贸易中心。
他们信仰的是原始宗教,主要是崇拜日月星辰等一些自然事物。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贫瘠的沙漠可以供养的人十分有限,心灵的慰藉自然也就无法逃离这些。
不过后来因为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对阿拉伯人的入境限制,使阿拉伯半岛内部的人口相对过剩,因此直接导致了半岛内部为了争夺物资而不断地打仗。
在这种长期动荡的社会以及严酷的沙漠环境影响下,让阿拉伯人明白了必须依靠集体才能生存,而作为当地各部落的酋长便拥有了绝对的权威,这也就使阿拉伯人的“国家”观念相对淡薄。
之后随着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传播,在中东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为纽带的语言文化群体。
地缘政治以及资源的争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世界的交融,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成为了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必然会让其不得安宁,各种外部势力汇聚于此,成为了世界其他力量的博弈之地。
在工业革命崛起之后,欧洲列强迅速对中东地区进行了殖民统治,这也加速了中东地区的文化交融。例如黎巴嫩和叙利亚,因为法国的殖民使其在经济外交政治文化等领域对法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依赖。在黎巴嫩,法国的号召力甚至比其他阿拉伯国家还要高。
二战结束后,由于大量的石油资源被开采,更是大大增加了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在海湾国家开采出石油之后,阿拉伯世界便有了贫富差距,那些先富有起来的自然不愿意和穷兄弟分享自己的石油利益。
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重要的石油资源,使得世界列强热衷于插手阿拉伯世界事务,这就直接造成了阿拉伯世界无法形成力量核心。例如英法联合侵略埃及、美国颠覆伊拉克政权以及西方在中东地区扶植以色列都是西方干涉阿拉伯世界最明显的例子。
时至今日,阿拉伯世界已经拥有数亿人口,从表面来看其是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却是一盘散沙,这也是1.5亿阿拉伯人打不过900万犹太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见有一个团结的群体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