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金殿环翠宫门前的楹联佳作,万历云南巡抚的真实内心世界
金殿环翠宫和其创建者陈用宾的际遇,让人唏嘘
昆明金殿自然风光优美,鸟鸣声声,苍翠树木遮天蔽日;群山起伏紫气东来,飘渺氤氲,深得道家文化之精粹。
然而,金殿,是一个道教仙家世界,更是一个滚光红尘世界!
昆明金殿:太和宫的辉煌和环翠宫的寂落
提起如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游人知道得最多、也是最感兴趣的就是吴三桂和陈圆圆。
确实,金殿有吴三桂重铸的铜殿、有吴三桂的大刀,有吴三桂藏宝与藏娇的奉源阁,有陈圆圆文化园、有吴三桂与陈圆圆展馆……。
一切似乎都围绕着吴三桂和陈圆圆这两个人物展开。
以至于,没有到过昆明金殿风景名胜区却知道昆明有个太和宫的人,误认为太和宫小“紫禁城”就是吴三桂统治云南的平西王府,就是他与陈圆圆的爱巢!
这就错得有点离谱了。
说实话,除了重铸铜殿的功劳之外,昆明金殿风景名胜区之所以有现在的规模,还要感谢一个人:万历年间的云南巡抚陈用宾。
昆明金殿环翠宫山门,还让人能找到这个地方
是这个人,将这座山从鹦鹉山改名为鸣凤山;
是这个人,引入了道教八仙中的剑祖剑仙吕洞宾,赋予这座山的神秘色彩;
是这个人,率先在这座山上修建道观环翠宫,开启了鸣凤山的道教场所建设;
是这个人,选址、创建了太和宫,修筑紫禁城,冶铜为殿,铸供真武祖师金身,奠定了如今金殿的规模和格局。
如今的金殿太和宫已经披上了吴三桂、陈圆圆的色彩和光环,而在金殿太和宫的东北方向、金殿水库的边上,还有一座摇摇欲坠、鲜为人知,没有开放的建筑:环翠宫!
环翠宫介绍的碑文
作为金殿三宫之一的环翠宫,就如同初建它的陈用宾光环被吴三桂替代一样,这座金殿最早的道场、金殿的道观之源,如今只能任风雨侵蚀、默默承受着冷落和寂寞。
金殿最早的道教场所:环翠宫
让我们把时光倒流回明朝的万历年间。
那个时候的金殿,甚至还不叫鹦鹉山、鸣凤山。地处昆明市东北重峦叠嶂的群山,滇人谓之相度山,俗称鹦鹉山。
因为这座一年四季鹦翔鹉鸣的深山,且又常常有成群结队的孔雀飞来舞去。于是就由鹦鹉、孔雀之鸣,引申到凤凰之鸣,就改“相度”之山,为“鸣凤”之山。
昆明金殿入门处的“鹦鹉春深”
改名之人就是万历年间的云南巡抚:陈用宾。
陈用宾在《环翠宫记》中,对于环翠宫的营造原因及过程,做过详尽说明:
余抚滇之三年,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其中为阁,祀吕师(吕洞宾),殿有二,王、陶天君,何、柳二仙并祀阁上。既成瞻礼,羹墙如见。
《真人志传》有曰:“人能忠君孝亲,信友仁下,不慢不欺,方便济物,阴骘格天,便与吾同。”真人此言,明指忠孝为神仙胚胎,若舍忠孝而言功行,外功行而求神仙,猥云内外金丹,抑末耳。王天君以赤心忠良书于胸,陶天君以良药救病,受帝敕旨,威灵赫奕,亘古今不磨,恃此耳。是忠孝要领,仙不得不可为仙,佛不得不可为佛。忠孝全尽,即正阳祖师所谓功行圆满。
神仙之道,思过半矣。此余与群真意相契合,读传志辄不释,而建宫崇祀,为皈依传受地,岂微尘世之福哉!
《滇志》卷二十一《艺文志》第十一之四;第708页;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因为暴雨坍塌关闭的环翠宫
鸣凤山北面山腰悬崖之上的环翠宫,是一组四合院建筑群。
大殿坐南向北,东西厢房为两层民居式木结构建筑。北面门楼为歇山戗角屋面,二层木结构建筑,与厢房迴廊相通。前殿系“慈航殿”,楼上曾经为中国道教历史展览。
环翠宫又名吕仙祠,鹦鹉宫。明万历年间兴建,供奉三清、玉皇、玄帝及吕真人等神像。
环翠宫楹联:士大夫入仕和出世的复杂心理
环翠宫建成后,陈用宾为其题写楹联:
春梦惯迷人,一品朝衣,误了九寰仙骨,鸡鸣紫陌,马踏红尘,军门向那头跳出?
空山曾约伴,八闽片语,相邀六诏杯茶,剑影横天,笛声吹海,先生从何处飞来!
这幅对联挂出后,民间便开始流传,这是专为巡抚大人在鸣凤山遇见吕洞宾而写作的。
环翠宫闭门谢客,无缘见到楹联
楹联中“八闽片语”是指陈用宾操家乡话说,他与吕真人在云南(六诏)杯茶相邀,空山约伴。
楹联中寄托官僚士大夫既要为官,又要“超凡脱俗”的幻想。在深感“春梦惯迷人”的同时,又无比追崇道家“九寰仙骨”的仙踪归宿,入仕和出世的复杂心理相互矛盾。
从楹联可以不难看出,陈巡抚自称见过吕真人,在真人的启发、指点之下,在鸣凤山建环翠宫及扩建太和宫,实质是想抬高自己。
因为有如此奇遇,陈巡抚成了同吕洞宾在一起喝过茶的伙伴,是“误了”成仙的机会来云南做官的,当然应该官运亨通、应当受到百姓的尊重,其用心可谓“良苦”。
尽管从思想内容来看,显得有点荒诞,但从写作的艺术上看,陈巡抚运用诗语婉转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却有独到之处。
整幅楹联写得潇洒飘逸,格调清新,语言生动,情景交融,而且意境深远,对仗工整,阅后耐人寻味,算得上是楹联中的佳作。
尤其是,楹联挂在“凤鸣山”的仙气飘飘的道观里,更加贴切得体。
环翠宫外一角
因此,后来有人写过这样一首《游鹦鹉山题环翠宫壁诗》点赞环翠宫与这副楹联的和谐:
笛声吹遍海赢东,鹦鹉深山夕照红。
采药杖挑香玉满,谈经幡罩石坛空。
朝衣一品披丹帔,仙骨三生误绛宫。
说与牧童君记起,先生踪迹往来风。
颇有建树又遭遇滑铁卢的云南巡抚:陈用宾
尽管与神仙吕洞宾有着“三遇三不现”的遗憾,尽管有着入仕和出世之间的迷惘,作为云南的巡抚,陈用宾在云南还是颇有建树的。
陈用宾,福建晋江人,明朝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举人,五年辛未(1571年)进士。
史料记载:
初授长洲令,礼贤下士,勤政爱民,努力摒除宿弊,做到平赋清狱,案无留牍。在催科上,鸠敛有法,民不烦拢,成绩突出。经考核,召入京为御史,巡监河东,做了许多为民解忧的好事。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年),晋陈用宾为都御史巡抚云南。
到了云南之后,陈用宾素负雄略,用兵如神。很快就平定了祸乱滇西腾冲等许多地方的缅贼叛乱,“朝廷闻捷,即赐敕赉金”。
陈用宾并没有有松懈,他从长远上考虑,对永昌(今保山)、金腾(今腾冲)等屡遭缅患的地方,于铜壁诸处,设八关二堡;开屯田,收米养兵。
腾冲,有万历云南巡抚修建的8座大明王朝西南边关
果然,后来缅贼为恶成性、再次为乱,陈用宾早有准备,立即择将出兵,大败贼犯,朝廷得到捷报,除法赏银币外,还晋陈用宾右副都御史。
这是外战。
在平定内乱方面,顺宁府土舍猛廷瑞(孟获后裔)与土官奉教之族奉学,谋夺大侯州印,焚州治及所锡敕书,毁澜沧、云龙二桥,气势汹汹。
陈用宾均采用征抚相结合的办法,从而把这个地区的判乱平定。于是晋升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
不知是不是遵从神仙得到庇护,陈巡抚官职果然一步步高升!但这一切,也是他才能的体现。
金殿环翠宫一侧
清末,云南剑川文豪赵藩曾称其为:“有雄略,用兵如神。”
对于陈用兵在鸣凤山大修道场的同时,又在用兵方面的建树,赵藩有联赞曰:
“铜瓦一殿,岿若武当,此地升香同享帝;铁壁诸关,屹然腾越,前代筹边大有人”。
陈用宾在滇为官时,除了这些之外,还是很得滇人的信赖,口碑亦不错的。
史载:
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年,税珰杨荣,开采宝进井,既舞弊作奸,又招引西南贼患,引起民恨。陈用宾不畏势,疏陈其罪状,请速将矿税停罢,拘其羽翼爪牙,尽置以法。
说的是陈巡抚多次上书朝廷,请求不要向云南派遣征收矿税的太监,不要增加云南人民的负担。而且,从行动上采取强硬手段制止征收矿税中的不法行为。
对这一点,云南巡抚可是真的为云南人民着想的,让人敬佩!
可是朝廷腐败,内外线通连一气,陈用宾的奏“疏皆留中”,没法上达天听。
陈用宾抚滇已经十余年之久,时时惦念老母,几番疏请乞归,都得不到允许。恰恰在这个时候,一件天大之不公的大狱,落到他的身上来。
陈用宾的人生低谷就像这仓坡的环翠宫山门石碑
陈巡抚在云南,功成名就之后遭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滑铁卢“。
原来武定土官阿克,在嘉靖、隆庆间屡叛讨平。州人郑举谋阿克起兵复故地。当时知府武定陈典知其谋,畏怯凶恶,忙携印避入省城昆明。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1607年),武定很快被阿克所陷。阿克为了索印,长驱至省城,焚掠民屋,声称索不到武定印,誓不罢休。
陈用宾苦于征调未至,且士民环跪“泣请权宜出印与之,计绐贼去,征兵分道进攻”。为了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陈用宾觉得在征调未至的这个情势下,只有用此权宜之计。
阿克得到印,自然也退兵。
后来,朱明王朝派重兵赴滇,在陈用宾的指挥下,一鼓作气追击,擒其巨魁十二人,活捉阿克,收回武定印,镇压了“武寻之变”
正在宣捷间,却因陈用宾“弃印”之罪,被逮捕入京都下狱!
环翠宫一角
陈用宾在狱中九年,染疾成病,司寇允许他移出外面治疗,遂卒,追谥襄毅。
这个时候,似乎神仙已经没有站在陈巡抚一边了。
一心为云南人民的云南巡抚陈用宾,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横征暴敛、祸害云南人民,甚至断送汉人江山、杀死汉人最后一个的皇帝的吴三桂,因为留下了太和宫遗迹,被今人推崇。
在云南谋划十数年,一心为云南人民谋福利,为了云南省城人民免于贼祸而冤屈下狱的陈用宾,因为只留下了一座残破的环翠宫,渐渐被忘却。
历史人物,自然不能简单地这么评价。
金殿太和宫
探访金殿风景名胜区,看到太和宫的人流如织,再看看环翠宫残垣断壁、闭门谢客,老昆明、云南人心里面真的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