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马拉火车
电影《让子弹飞》第一个镜头便是葛优等人,坐在火车上吃着火锅,唱着歌,而他们所坐的火车不是现代意义的火车,牵引火车的动力既不是蒸汽机车,也不是内燃机车,而是几匹马,也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的马拉火车。
在现代人看来,既然称之为火车,一定是用内燃机车,燃气机车,或者电力机车来牵引,怎么可能用马拉。如果用马拉,充其量称其为马车,怎么能称之为火车了?但这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存在,并不是什么黑色的幽默,更不是导演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凭空杜撰出来的。
之所以用马拉火车,是因为在满清末年,尽管已被洋人的船坚炮利打得鼻青脸肿,但王公大臣,皇亲国戚等守旧势力仍无法接受火车这种来自洋人的新生事物。
与他们持不同意见的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早已深刻认识到火车这种西洋玩意,一旦在中国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必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进步。
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中国,就是挪动一张椅子也要流血。更何况是修铁路这样亘古未有的新东西。
保守派认为修铁路会坏了风水,会惊动鬼神,更会让那些洋人沿着铁路很快的打到北京,也会让那些心怀异志的革命党很快进入北京。即“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
在如此强大的反对派面前,即使李鸿章这样位高权重的朝廷重臣,也不能无所顾忌。更何况,戊戌变法尚未远去,七君子的呐喊尚回荡在耳旁。老谋深算的李鸿章自然不会像嘴上没毛的愣头青一样,在如此众多的反对力量面前,以卵击石硬要去修一条铁路。
他先在唐山开办了开平矿务局,其次以煤炭运输困难为由,授意矿务局负贵人唐廷枢,从矿区到胥各庄码头之间修一条全长9.7公里的铁路,把煤用火车运到胥各庄码头,这条铁路就是中国最早的唐胥铁路。
为了不给保守派反对的口实,刚开始是用马拉着火车跑在铁路上跑,也就是我们在电影《让子弹飞》中看到的那个情形,后来循序渐进换成了蒸汽机车。
李鸿章无疑是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知道中国的问题根子在哪里,也知道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的改革。休克疗法式的改革不仅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会激化矛盾,并使自己陷于不可测命运之中。因此铁路一定要修,但是开始必须用马拉,这就是中国满清末年的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