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拷问:初中暑期辅导班一门课25万贵么?为焦虑买单真不贵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天价辅导费:“单辅物理25万,单辅化学25万,两门全单辅50万。”

26日,当地教育部门表示,该培训机构因未办理办学许可被关停。

一张“葛老师一对一单科辅导费25万”的截图在网上引发热议,经媒体调查后发现,涉事的葛老师在当地颇受欢迎,太多的家长希望他做一对一辅导,迫于无奈之下他才用“天价辅导费”的方式变相拒绝。

虽然是一场误会,但也反应出学生家长对于优质师资的渴求。

而葛老师这种单干带小班的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合规办学要求,他也表示自己已经在着手准备合规了。

葛老师在说明中对物理化学的时间、费用和上课地点做了详细说明。

暑期辅导授课时间是7月3日-8月3日(32天),周一到周六上课,周日休息一天。

按照上午班和下午班,物理和化学分为两批,每批单天两节连上(时长1个半小时),半天分别上两节物理和两节化学。

此外每半天课程结束后,还包括40分钟检查时间和30分钟过关时间。

具体收费:单学物理3500元,单学化学3700元。

两门同报共收4500元,分为单科听课费1950元和检查费300元(非必须)。

在说明中,葛老师强调,即使包括300元检查费,平均每节课约40元,比商业辅导要低30元左右。

现如今,打开各种APP谈到育儿,满屏都是各种焦虑~

再谈到教育,满满的焦虑感更是隔着屏幕就吓退了好多没孩子的人~~

从幼儿园的挑选到大学专业的选择,从学区房的买卖到辅导班的甄别,我们这代父母说实话,真的比上一代要焦虑得多。

但这不怪我们。

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我们这代父母的要求似乎格外地高。

要有事业,要兼顾家庭,不能丧偶式育儿;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情绪稳定,要戒吼;

要给孩子树立榜样,人到中年不能自甘堕落,要逆袭活成女王。

这些要求,无论是对父性角色还是母性角色,似乎都不是我们父辈当年有的压力。

焦虑家长的心理分析:

1、不自信

2、虚荣

2、以自己的需求去要求孩子

4、价值取向

“谁怕输、怕谁输”?

这是一个类似“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的灵魂拷问。

首先,父母一定不想孩子输。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拿“不能输在起跑线”做文章了,很多家长也能意识到输在起跑线未必就跑不赢、一步落后也未必追不上。

但有几个父母真的敢去“冒险”。

于是看到别的家长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就不淡定了;

看到孩子的同班同学参加了课后补习班,也慌了;

班里大多数孩子都报了奥数,立马跟上;

中考选科,未来高考报志愿最重要的物理,一定要让孩子选择。

于是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的焦虑牵引着,忙不迭地跟随着。

焦虑家长的症状

1、高度关注分数

2、狂抢教育资源

3、老在谈论学习的话题

4、整天与人攀比

5、催逼孩子

其实不是孩子输不起,问题的本质在于父母怕输。

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怕我们输,小时候谁不对“别人家的孩子”恨得牙痒痒。

但不管我们多努力,总有人比自己学习好,我们永远不是最棒的。

于是这种焦虑被我们压抑下来,当我们有了孩子,这些潜伏的焦虑重新找到了出口,一股脑地涌出来了。

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转移给了孩子,让孩子背了锅。

从始至终,作为父母,我们只看到我们的焦虑,却很少考虑孩子的意愿。

表面上,我们为孩子全心全意。

实际上呢?

我们不过是拿孩子的未来,为自己的焦虑买单。

这个社会很容易让我们焦虑,衣食住行,工作生活……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挑逗起我们的焦虑。

你自己算过吗?

你一天对孩子说多少句“快点”?

孩子起床慢了,快点;

孩子吃饭慢了,快点;

孩子喝水慢了,快点;

……

几乎生活中的任何场景,只要到了孩子身上,都可能换来一句“快点”。

这两个字是如此普遍,“快点、快点、快点……”能快多少呢?

快不了多少的,我们都清楚。

但忍不住还会不断催促,甚至因此大发雷霆。

为什么?

内心焦虑。

在极度焦虑的趋势下,家长们做了一些事去缓解自身的焦虑,你们能猜到家长做了什么么?

是的,给孩子报了学习班!!!!

这个行为在心理流派,精神分析理论里面叫做“付诸行动”,是一种防御方式,简单说来,用抢报学习班的行动来即刻化解自身的焦虑。

而这个行为其实是个错误示范,因为只是通过这个方式把焦虑转移到自己的孩子身上,这在短期内很有效,暂时降低了家长自身的焦虑,可是当孩子真正开始培训之后,焦虑不会下降反而只会直线上升。

我们不否认生活存在压力,这让我们感到焦虑,但是焦虑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焦虑并不等于努力,也不代表会有更好的结果。

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只是凭焦虑盲目跟随他人的步伐,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有钱、有权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那些所谓成功人士所过的生活,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我们今天拥有的,就不是对自己而言最适合的人生吗?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如果你甘愿做一个家庭主妇,那又何尝不是你最好的选择呢?

如果你觉得月薪3000元就可以过得很幸福,那么为什么非要去追求那遥不可及的2000万呢?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少年派》除了探讨高考话题,也是聚焦亲子教育的一个都市剧,更多的是我们从中也看到的家庭教育方面儿的一些理念。

看到电视剧不少人共鸣强烈,这就跟我们的父母有什么区别?

监督写作业、收拾书包行李、甚至于关心到每天的厕所生活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不喜欢父母的教育方式,却有时候没有父母的监督,自己又缺乏必要的自制力。

剧中闫妮饰演的王胜男化身“硬核亲妈”,与张嘉译饰演的“佛系老爸”林大为组成“为男”夫妇,两人经常因为大小琐事和孩子教育问题,一言不合就开怼。

“你说这孩子像谁啊”

你肚子都那么大了,还吃得挺香”

“你就是嫌弃我吃软饭是吧”“我从来没说过啊”

对待女儿也是,一上线也是开怼女儿林妙妙,亲妈的暴击式唠叨立刻引发共鸣。

坐坐位要管

饭前洗手要管

看报纸也要管!

简直就是大型扎心现场!

原来全世界的妈妈“唠叨”起来都一个样。

不过随着女儿妙妙步入高中,张嘉译扮演的老爸也总结出了母女俩的周末三部曲:

第一出喜相逢其乐融融

第二出两生厌

第三出惜离别

林妙妙看到妈妈那依依不舍的样子,说了一句特别经典的:

你们大人得自立,不能总依赖孩子。”

就像编剧六六所说的那样:“经常觉得是妈妈需要断奶”。

被贩卖的焦虑,往往都不是真实的焦虑,并非是真正遇到事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而是外界舆论或社会引发的人为制造的“虚幻”的焦虑。

而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这种弥散性的焦虑,每一个人都在匆忙的追赶着,无法停下来。

“所谓的成功”VS“自己的舒适”

精神分析-动力学认为:当自我没法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时,这种矛盾感就会引发焦虑体验。

超我的标准主要来自父母和社会标准。

被强化的焦虑:某某月入多少万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即使在没有威胁的情况下,也会呈现一定程度的焦虑。

比如:一些媒体通过反复渲染“某90后年收入过100万”、“00后某某已经身家过亿”等极端案例,来宣扬有钱是唯一标准的价值观,让多数平凡的人,尤其那些原本就对自己有深深不满,追求很高的人,感到很大的压力,造成许多年轻人因为无法实现自己过于高的目标而变得自暴自弃,或者为了高收益盲目投资,导致血本无归。
通过极端对比而形成的焦虑成就了许多金融骗局,使很多人都成了焦虑的牺牲品。

也让很多人为了尽快摆脱这种焦虑,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请慈悲地放过那个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和孩子和解,和心中的那个「小孩」和解,做个「不吼」不叫的文明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吹出了刺骨的冷风,行人因为害怕寒冷,所以裹紧了大衣;

而南风吹出了柔和的微风,行人觉得很温暖,便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请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柔,润物于无声!

给孩子爱,给孩子力量,给孩子信心,你会发现南风虽然柔和无力,却能化为绕指柔,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