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幔对流
地震和火山爆发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地质活动,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笔者研究认为,地震和火山活动具有同源性,它们的形成同时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地壳的板块运动,为地震和火山的形成创造了地质条件;二是地幔对流对地壳岩石层产生的作用,为地震和火山爆发提供了动力源。
地球内部存在着流体物质的运动,地面以下是一层70—150公里厚的既坚硬又寒冷的岩石圈,在岩石圈下面则是软流圈,又称软流层。软流圈厚550—620公里,具有塑性,内部温度很高。科学家们认为,软流圈中的地幔物质由于部分熔融而具有流体性质,这些流体性物质——岩浆在地幔中发生着对流循环。但是,软流圈中的流体物质为什么会发生对流,科学家们至今也没有找到原因。
早在19世纪,就有地质学家提出地幔对流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这一观点为地质学界普遍所接受,并被纳入板块构造学中,成为海底扩张、板块移动的重要机制。
早期的地幔对流说认为,由于地幔内部存在密度和温度的差异,导致地幔物质发生了流动。地幔对流是一个局部环流系统,在地幔的加热中心,物质变轻,缓慢上升,到软流圈顶转为反向的平流,平流一定距离后与另一相向平流相遇而成为下降流,继而又在深处相背平流到上升流的底部,补充上升流,从而形成一个环形对流体。在上升流处形成洋中脊,下降流处造成板块间的俯冲和大陆碰撞。地幔对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种热传导方式,又是一种物质流的运动。地幔对流是在缓慢的进行的,对流活动的时间可达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3]
地幔对流说在地质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一起构建了大陆板块构造学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相对刚性的板块块体漂移在上地幔的塑性软流层上,因地幔流对流、海底扩张的驱动,各自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板块在大洋中脊处分离和增生,在海沟处俯冲和消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板块内部相对稳定,其周围边界是岩石圈较为活动的地带,地震、火山和断裂等活动比较活跃。
与早期地幔对流说观点不同,笔者研究认为,软流圈中流体物质的对流起源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地幔物质的热量交换无关。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与一般物体的旋转不同,受天文因素影响,它的自转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球的自转运动,存在着内外不同步性。地球的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地壳和地核是固态的,中间地幔是液态的。就是说,地球并不是一个固态实体,而是固态的地核悬浮在液态的地幔之中。人们不禁要问,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悬浮的地核是否会与整个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呢?答案是否定的。地质学家通过地震波探测发现,地球内外的自转速度是不一样的,地核的转速快,外球的转速慢。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估计,内陆核自由旋转角速度每年约为0.4~1.8弧度,即内核赤道每年比地壳赤道多旋转19.31米,每400年左右完成一个重叠周期。而哈佛大学研究小组组长德兹文斯基博士的研究结果是,内核每年的旋转角速度为3弧度,每过100年与地转重叠一次,比前者快得多。[4]
(2)地球的自转速度是变化的,一直处在减速状态。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由于地球不断地向月球传输自转角动量,因而,地球的自转速度在不断地减小,自转周期在不断地增长。据推算,在5、6亿年前,地球的自转周期仅为15~18小时,3亿年前,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2小时,而现在地球的自转周期为每天的24小时。[5]
地球自转运动遵循圆周运动规律,适用于公式:F=mV2/R,这一公式表示,在向心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速度平方与轨道半径成正比,运动速度越大,轨道半径就越大,反之亦然。
现以地球表面的海水为例,对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运动效应,进行模拟和说明。
海水随地球自转一起做围绕地轴旋转的圆周运动,运动轨道为海水所在位置的纬度圈,向心力由重力的分量提供,是一个常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海平面应该是静止的,海水不会发生水平流动。假设地球自转是变化的,根据圆周运动规律,当地球自转加速时,海水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增大;这时,海水就会由高纬度区向低纬度区方向流动,在赤道带上聚集起来,海平面升高,称加速运动效应。当地球自转减速时,海水的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减小;这时,海水就会由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方向流动,赤道带上的海水消退下去,海平面下降,称减速运动效应。就是说,如果地球自转速度是变化的,那么,地球表面的海水就会发生跨纬度流动;加之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其运动轨迹是一条弧形曲线。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软流圈位于上地幔的上部,下地幔靠近地核。根据地球自转变化效应原理推断,上、下地幔层中的流体物质将分别产生以下运动效应:
(1)由于地核自转速度较快,且地核与地幔流体物质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粘合作用,因而,地核将带动下地幔流体物质一起运动,产生加速运动效应。具体地说,下地幔的流体物质将由高纬度区流向低纬度区,在赤道带上聚集隆起,势能增大。
(2)从数亿万年前开始,地球的自转就处在减速状态,因而,上地幔中的流体物质将产生减速运动效应。具体地说,上地幔(软流圈)中的流体物质将由赤道、低纬度区流向高纬度区;聚集在赤道带上的流体物质,势能转换为动能,消退下去;之后,这部分流体物质在高纬度区下沉,回流到地球内部。至此,地幔层中的流体物质完成了一次对流循环。
总之,在地球自转运动效应的作用下,致使下地幔流体物质由高纬度区流向赤道、低纬度区,上地幔流体物质由赤道、低纬度区流向高纬度区。上、下地幔流体物质运动相互衔接,组成了一个环形回路,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对流循环。与早期地幔对流说的局部环流系统不同,这一环流机制构建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地幔环流系统,简称全地幔环流。全地幔环流具有可持续性和周期性,与大气环流运动相类似,都属于流体在地球经向方向的循环运动。不同的是,大气经向循环有三个环流圈: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而全地幔环流只有一个环流圈。
需要指出,在全地幔环流背景下,软流圈中的流体物质由赤道、低纬度区流向高纬度区,这种单一的运动模式,势必给板块构造理论带来困难。因为按照海底扩张说的观点,地幔软流层物质像履带一样驮着板块漂移,板块的移动方向与地幔环流方向相一致,板块相对于地幔流体物质运动属于从动关系。如果说软流圈中的流体物质运动,只是由赤道、低纬度区流向高纬度区,那么,板块就应该从赤道分裂,并向南、北两极方向移动。从全球板块运动的历史演变来看,并没有出现这种运动方式,否则无法形成全球六大板块的布局。一种合理解释是,软流圈中的流体物质对板块的作用较弱,不足以拖动板块移动,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