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烟台山,洋行、领事馆为何扎堆在这里?
作者:孟丰敏(璎洛)
码头人头攒动,各种商贩游走于江边售卖各种杂货食物。疍民们光着脚,从江边的外国洋行大楼仓库里不断跑进跑出,然后弯腰背着茶叶箱,吃力地走到停泊岸边的舢板船上。
这些疍民曾经拥有自己的舢板船,靠运输茶叶赚点生活费。遇到富有阔气的商人,会随口涨价要挟洋人和买办多付一点小费给自己。但这幸福没维持多久,洋商们就打造好了自己结实耐用的小船,只肯雇佣疍民、穷人做船工和搬运工了。
在这个半,有状无处告的地方,无可奈何的船家老板为了生活,被迫去当洋船上的搬运工。他们吃力装卸,拼命跑着抢活干。
天微微得凉,江水把岸上的灯火涌得像流水在夜里随处荡漾。穿着体面的外国人在一起春风满面地交谈着幸福的生活,洋买办则趾高气扬地对着搬运工指指点点、吆三喝四。
“先生,买支烟吧?”
“先生,买海蛎饼吧?”
“先生,买牛角梳吧?”
“先生,买……”
一群小摊贩围绕在富有的外国商人和洋买办身旁,露出可怜巴巴的哀求又讨好的眼神,就像乞食的宠物狗。而不可一世的富豪们或许一时高兴就买了什么,但更多时候,他们连瞧都不屑瞧他们一眼。
这商业繁荣、歌舞升平的江边景象,发生在哪里呢?
香港码头?不!
上海滩?不!
广州码头?不!
这是一百多年前,闽县南台(今福州市仓山区)闽江岸边,泛船浦、海关埕到观井路一带的景象。当年装卸、运输茶叶的码头被称作泛船浦。晚清至近代,它是世界最大茶叶贸易港之一。
(中洲岛)钢笔画作者:谢新苗
百年前的烟台山,洋行、领事馆为何扎堆在这里?
请到福州大梦书屋、孔夫子旧书网购买《流翠烟台山》了解福州近代史,即老仓山的历史、福州茶叶港历史。
本篇重点讲述旗昌洋行在烟台山的发家史,节选自《流翠烟台山》,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和微信公众号。
《美国驻榕领事馆》
麦园路上的美国驻榕领事馆的历史,其实是美国旗昌洋行在福州的发家史。旗昌洋行的高管是商人领事,在广州、宁波、上海、福州都是领事馆的第一任领事。
观井路上也有旗昌洋行。旗昌洋行原为美国资本最早侵入中国并依靠走私鸦片起家的商行,也是最早进入福州的美国洋行之一。
晚清福州鸦片烟馆比米店还多。鸦片馆通常设在政府官员的住宅附近。当时吸鸦片是一种社会时尚,如同今天男士爱抽烟一样。商家、士绅、富豪更是常备鸦片招待贵客。百姓贿赂医生、官员、警察也必须鸦片才能成事,因此形成不良社会风气。
当本地商人把茶叶同外商交换鸦片后,茶叶到了国外备受喜爱,洋人招待贵宾除了白兰地,就是中国茶叶,唯独不会用鸦片。然而,清朝社会却反其道而行之,某些奸商为了获得暴利,积极主动找外商以武夷红茶、茉莉花茶交换鸦片。
当时清朝政府官员觉得无力对付武装齐备的外国人,而沉默反而获得丰厚贿赂,故而默默维持并促进了这一罪恶的鸦片贸易,这才导致并不临海,也非最佳港口的福州成为洋人心目中最佳交易港口,并造成大量银圆外流,本地经济危机。
1853年,福州开放福州港茶禁时,由于洋货充斥本地市场,再次重创本地经济,银价高涨不下,民间钱票开始无法流通,币制混乱不堪。1858年官府所铸铁钱弃而无用,爆发了严重社会危机,民众抗议事件不断。这时洋行和传教士蜂拥而至。洋行倾销鸦片和货物,传教士倾销西方宗教和文化,福州开始脱离封建时代进入近代半殖民时期。
美国建国时间短,百姓思想自由,形成独特、多元化的文化观。当美国洋行来中国倾销鸦片时,美国的传教士们却心有不忍,纷纷跑来劝阻、劝诫。比如美部会的卢公明联合当地学士积极投身反对吸食鸦片的舆论活动中,并创办学校,希望能够帮助深陷其害的本地人改善状况,成为文明人。
清政府廉政官员和本地有识之士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性后,不再推行鸦片作为招待贵宾之道,勠力同心,积极对抗鸦片倾销。然而家贼难防,奸商依然千方百计出卖国家利益。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银价上涨,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日愈沉重,甚至出现卖儿卖女的悲惨情境。
美国精明的旗昌洋行1850年前已在福州倾销鸦片了,后来发现鸦片已经滞销。他们发现福州的茶叶贸易非常兴旺,可是各国竞争非常激烈。
当时福州茶叶运输的途径是,装卸茶叶箱的舢板从烟台山的泛船浦出发,运到马尾港的海船码头。这些舢板船是烟台山本地疍民的谋生工具,也是他们的家。洋行要把茶叶运到海船出口,必须先雇疍民和他们的舢板船装卸茶叶。租船费和关税,是一笔较大的开支。
当时闽海关分为外关和内关。外关负责货物检查,由海关中的外籍员工控制。洋行为了节省运输成本,就不再雇用本地舢板,而是自己造小船运输,请疍民来装卸货物,然后贿赂官员偷漏关税。
但是这招,旗昌洋行的劲敌英国的怡和洋行,很快就学会了。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打败同样靠鸦片买卖起家的老牌洋行——怡和洋行(前身为渣甸洋行),旗昌洋行立即掉转投资方向,向船运业发展。
1854年,美国因为旗昌洋行经商需要,在福州建造了美国驻福州领事馆,与英国怡和洋行竞争生意。英国怡和洋行产业庞大,要马上转向投资不容易,而且几乎已放弃福州市场了。
当旗昌洋行的轮船在福州海域、内河间频繁出入,控制了福州的江海航权时,怡和洋行的船运业才起步。到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的太古轮船公司、怡和轮船公司、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的江海航权。
鸦片战争后,公行制度废除。旗昌势力伸入各通商口岸。那时美国驻华领事几乎都成为旗昌洋行股东,而旗昌洋行的高官都是“商人领事”。可见官商结合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的现实。
福州市档案馆上有一张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旗昌洋行的照片。照片上,尚未被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收购的旗昌洋行,临江的建筑十分豪华,鹤立鸡群于周边林立的洋行大楼。其洋行位置就在观井路西段,距离叶圣陶居住的私立协和大学的大楼很近。
当旗昌轮船公司赚大钱时,清政府的洋务派十分不甘心。为了挽回航运权利,李鸿章向清政府提出成立新式轮船运输公司。1872年,中国第一家新式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成立了。
上海市福州路17号的旗昌洋行
1876年8月,盛宣怀、唐廷枢、徐润向李鸿章请示收购旗昌轮船公司一事。李鸿章担心巨款难筹,踌躇未定,而“旗昌”此时也犹豫不决。为了拿下“旗昌”,招商局加派“江宽”轮开航长江。长江轮运业务的挤压迫使旗昌无力招架,终于被迫歇业。“旗昌”只好主动向招商局妥协,表示愿从白银260万两降价到222万两。
此时,收购意向基本明确。为筹巨款,盛宣怀、唐廷枢、徐润纷纷游说两江总督沈葆桢,劝其奏拨官款。为了国计民生,沈葆桢筹拨了苏、浙、赣、鄂等省官款共100万两,帮助李鸿章的招商局完成产业收购。旗昌轮船公司就此宣告结束。2006年,在南江滨大道的建设工程中,旗昌洋行大楼被拆除了。
麦园路,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
由于当年美国驻福州领事馆是租用民房,因此领事馆位置多次变更,曾在爱国路2号办公过,后于1930-1937年间迁入麦园路84号楼内。2013年,麦园路上的这座楼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歌曲《诗恋烟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