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娱乐圈金手指”沈永阁:这届“偶像”有多难带?
作为资深八卦er,鲜妹这两年感觉到了一个职业大危机——偶像团体越来越多,鲜妹认识的却越来越少,甚至还有点脸盲了……
最近,选秀综艺《创造营2019》落下帷幕,11位新人以“RISE”为团名成团出道。
求豆麻袋!前面9个人的NINEPERCENT鲜妹还没完全对上号,这又来一波小鲜肉?现在这造星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关于这两年偶像的这些事儿,鲜妹认识的一位娱乐圈大佬有话要说。这位大佬就是天娱音乐的前总裁、Top Class托璞司国际偶像学校创始人——沈永阁。
不认识这个名字不要紧,他一手推红的艺人中肯定有你知道的。摇滚年代,他推红了黑豹乐队、轮回乐队(暴露年龄系列);流行音乐的黄金年代,他又打造了杨坤、陈琳;《快乐男声》鼎盛时期,他更打造出张杰、华晨宇……
(沈永阁)
经历了中国娱乐圈多个发展时期的沈永阁,身处偶像时代对“造星”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1
“偶像”究竟是啥?
有人说就意味着流量。流量,就是市场。
就拿刚被官方打假粉蔡徐坤来说,不管你对他的态度是路人还是红与黑,哪怕蔡徐坤被B站上“”闹翻天,仍能拿下PRADA的代言。
随着娱乐市场的日益成熟,“偶像”和“明星”也被小伙伴们区别开来,个别新晋演员还会因为被粉丝说是爱豆而炸毛(真的不是玻璃心嘛?)。
一时间,“偶像”、“爱豆”,反倒成为了“靠颜打天下”的代名词……
沈永阁告诉鲜妹——“偶像”这一概念最早就是从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也成为了最早进入偶像时代的国家。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推出了多个男子偶像团体,包括SMAP(没错,就是大帅哥木村拓哉所在的那个组合)、少年队(后来台湾的“小虎队”就是借鉴了这个组合)等组合在内,这种集聚了养眼美男子的偶像团体,一下打开了娱乐市场年轻化的局面。
(SMAP组合)
(少年队)
这些偶像是怎么产生的呢?
沈永阁跟鲜妹做了详细的解释:“在韩国,所有偶像艺人公司都会根据规划定期进行选秀,为公司进行艺人储备。练习生就是进入公司后,夹在素人和艺人中间的一种状态。公司会针对练习生自身的情况定下不同的训练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七八年,在这期间里不断为了成为艺人而充电。等待时机,推向市场。”
同样的,在日本也有类似练习生的存在,只是叫法不同。根据沈永阁回忆:“我第一次见到木村拓哉的时候,他才13岁。很乖巧,很有礼貌。出道之前还在给更早的前辈伴舞呢。”
目前,中国赫然兴起的选秀节目,从某种程度上也借鉴了日韩已经成熟的造星模式。将针对艺人的系统培训搬上了荧幕,形成了一种快销式的造星模式,中国的新时代偶像也就这么如火如荼地诞生了。
2
偶像是怎样“炼”成的?
上世纪70年代,高大俊朗的日本影星高仓健因电影《追捕》在国内大火。电影中高仓健一件同款大衣,半个月就卖出近十万件。
“硬汉”一时成为“偶像”的代名词。
那时,如今的皇帝专业户唐国强还是“奶油小生”,奋力徘徊在硬汉的边缘。
(年轻时的唐国强长这样……)
同期备受瞩目的是年近40、大叔型的陈宝国、濮存晰,穿着警服,一脸正气。
直到90年代后期,《将爱情进行到底》、《永不瞑目》等剧热播,长相更加柔和俊美,年龄也更年轻的的李亚鹏、陆毅进入人们视线。
自1988年模仿日本少年队出道的台湾少年组合小虎队,也早已成为亚洲娱乐圈内的瞩目新星,后进入大陆成功掀起青年偶像热浪。
至此,硬汉一代的审美转向青春一代。
伴随着粉丝对国内明星的审美发生巨变,推崇俊男美女的韩剧《人鱼小姐》、《蓝色生死恋》、《大长今》等在国内热播,引发一股“韩流热潮”。韩国的偶像团体在国内大行其道,如东方神起、少女时代。
对韩流来袭,沈永阁认为:“韩流的来临把中国的造星系统打的乱七八糟。”
为此,他调研过无数份翔实的娱乐专业报告:韩流艺人的online视听、演唱会的动员数、周边产品的销售、广告代言远远超过中国内陆,甚至港台的艺人。
同时,国内的娱乐圈也开始探索造星模式,从“超女”、“快男”到如今的“创造101”、“偶练”……
不过,不同于日、韩偶像培养机制,国内通过“节目”造星。
“我们以往的做法太简单粗暴了。无论是电视台还是互联网做(造星)节目,周播一个月,明星就在这一个多月节目产生了。”沈永阁说。“记得我们做《超级女声》的时候,最多60万人报名,从中选出300人,从300人中选100人,最后参加节目制作的只有20人。而且大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有科班出身的偶像。”
针对当下这种“快速造星法”,沈永阁认为在2013年的时候就结束了,“如果没有更优质的东西的话,粉丝可能不再为此买单了”。
3
“偶像”的未来之路怎么走?
正如沈永阁所说,现有的快销式造星所推出来的流量小鲜肉,似乎都还不能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优质偶像。
今年的选秀节目中还出现了元老级偶像“回炉重造”的现象,新生代偶像的未来,会不会重复偶像鼻祖们的老路?
沈永阁认为新生代要想成为优质偶像,需要更全面的培养。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学校,借鉴日韩经验,专门培训年轻人从技能(舞蹈、歌唱、演技)到语言、文化、综合能力很强的一个人(明星)。因为国内偶像市场缺少真正中国本土诞生的优质偶像,沈永阁的Top Class托璞司国际偶像学校应运而生。
为了能够为中国的偶像市场输送更优质的偶像,学校的教学系统将课程细分化,每年都专门为每一位偶像学生定制575次舞蹈课,136次声乐课,216次表演课,360次英文课,还有522次文化课,如此成就了独特的2087节课程的系统培养体系。
(浦西校区实景镜像效果图)
而谈及偶像学校的创办,即使对一个市场大潮中沉浮了很久的商人来说,过程也是颇为曲折辛酸。
沈永阁坦言,从来没想过,会这么难。场地、资质、生源,仿佛是那段时间,压在他身上的三座大山。
根据最初的商业构想,沈永阁只是想依托曾经在日本学习到的经验,挖掘新人,签下苗子,做出相应的偶像培训,然后利用多年的资源推向市场。
但中国新一代偶像的问题更加复杂,他去拜访家长时遇到的最多质疑是学历问题:“我把孩子送过来,他在学校还能不能毕业?”沈永阁想,那我们就把孩子的学历,一起给了。“必须是国家认可的学历,保证孩子不仅能自主择业,还可以继续深造。”
办一所真正的专业学校,这对任何一个商业机构而言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专业的拓展,学科的增设,场地的选择,联合办学的模式,各种文件的跑批……种种艰辛不足为外人道。甚至还有一个投资人,因为忍受不了漫长兀杂的准备而犹豫。他全都扛了下来。
“上海的每一个大街小巷都有我的脚印。”在他最崩溃的时候,沿着黄浦江跑,一遍一遍跑。跑完回家洗个澡,再继续安排今天要往哪里“跑”——总要把事情一件一件落实下来。
“我从没想过放弃,哪怕是在最难的时候。”今天,Top Class托璞司国际偶像学校已经具备各项条件,开始对外招生。他最高兴的是别人称他为“沈校长”。培养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直到他具备成熟的人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偶像。这是沈永阁对未来偶像的定义。
据他预测,5年以后,我们的爱豆文化也会倒流给日、韩或者东南亚。
这一天一定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