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珍 | 初春“第一鲜”
【往期回读】
初春“第一鲜”
陈秀珍
作者陈秀珍女士,1963年出生,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从事会计工作,退休后喜欢写点小文,多篇文章散见于《扬州晚报》《扬州时报》《江都日报》《仪征日报》《扬州诗文》《白沙》等。
春二月,暖风吹,细雨滋润,大地松动。就算遇上时不时的倒春寒,也阻挡不住韭菜露头。也像朱自清先生散文说的那样,“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和着春天的节拍,一寸一寸地往上长。
韭菜经过了一整冬的养精蓄锐,将吸收在根部的营养成份,慢慢释放,自带紫“袍”的本韭菜,展示出它固有的土相,散发出内敛的清香。头刀韭菜,即使价格偏高,却仍很抢手哦!
因疫情,宅家一个多月才回去。大门口菜园里,青碧的韭菜吸引眼球。我急忙问:“嫂子,不得了,待在城里看不到,头茬韭菜冒到一柞长了?”顺手掐一根捻碎闻闻,不愧是本韭菜,那个香呀!直钻鼻腔,当时就舌尖生津,咽了口水。嫂子看我一脸馋相,便从楼梯口找来一把非常快的小镰刀,一手抓住韭菜的腰身,一手小心翼翼探进镰刀,擦地轻轻割,以防伤着韭菜脑儿,瞬间一大把叶片肥厚、尾尖褐色、根部紫红的韭菜便在手里,嫩兜兜,绿油油,根部还滴着些许晶莹的汁液。
我和嫂子一起在厨房门前拣菜,听她唠老妈最近精神好,吃饭香。忽然,后院传来“咯咯哒”的鸡叫声,我连忙丢下手中的韭菜,跑到后院草窝边,伸手摸出几只鸡蛋,还留着母鸡热乎乎的体温,中午就用它炒韭菜吧。
用井水洗韭菜,暖和和地不冻手,菜板放在井盖上切韭菜,鸡蛋敲碎碗里搅搅,油锅摊摊,金黄亮灿。猛火烈油,倒进韭菜,“刺啦”一声,激起一阵烟,腾起一股香,锅颠几下,炒出一盘鸡蛋炒韭菜,翡翠般的韭绿,配上土鸡蛋的金黄和雪白,明艳悦目又鲜香诱人,馋人节奏陡升,口水唦出三尺。后来读到“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时,我还暗自思量,杜甫那盘春韭是怎么吃的。
古往今来,不管人们给予韭菜怎样的情感,作为一种大众食材,它更多的是点缀着百姓期盼美好的生活。《本草纲目》记载:“正月葱,二月韭。”也就是说,二月生长的韭菜最适合人的口感与健康。春天长出来的韭菜,是最鲜嫩的,这个季节的韭菜吃起来,滋味会更胜一筹,所以,新春尝鲜,头刀韭菜才是“第一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