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 | 昙花一现的“千脚土”
【往期回读】
昙花一现的“千脚土”
刘 文
刘文先生,1937年生,江都丁伙人,现居仙女镇。江都作协会员。曾在扬州晚报、江都日报发表近百篇作品,著有《顺水八十》。
浆地平和“千脚土”,都是几十年前公社化时的产物。
大集体那时,生产队一决分,拿到余粮款,每人再做件把新衣服、新鞋、新袜。有条件的人家杀条把百多斤的小冬猪,头肚杂碎留来过年扒扒,猪肉一半留家腌来来年干活吃,一半卖钱图个来年养猪本;没条件养猪的,也要宰些家禽鸡鸭鹅过年。总之大有大办、小有小来,腊月二十左右再磨些豆腐、蒸几大匾馒头,直接就等过年了。
但每年过年前非做不可的几件事,就是掸尘、浆地平了。有钱没钱洗洗过年哎。掸尘好办,就是掸掸扫扫,拭抹洗刷。谈到浆地平,就啰嗦多了。那时农村里大都是些土房草屋泥巴墙,而且家家屋内都是土地平,加上我们家乡是黏质土,容易板结,有时干了缝裂得连手掌都伸得进去,经常有小物件撒进缝里都没法取出来。以前有迷信说法,不过冬至不宜动土,所以只有交冬数九了才能浆或重做地平。
这事之前,首先要找一些黏沙混合的小粉土,这种土干了不裂缝,而且平整易清扫。但这种土难找,有时要从很远地方预先用畚箕担儿一担担运回来。如果重做地平,最好把原来劣质土先挖掉一层,然后再补填上小粉土,摊平了用榔头捶实以后浇水,待水份干燥时要撒上草灰,用石磙碾压或用木榔头捶实,使面层和下层成为一体,否则易起灰。这样的土地平能用好几年。但每年客堂间要用一些小粉土浆一次除旧换新,便于腊月三十画元宝墩子更清楚。这个做法简单一些,即是弄一些干小粉土放在堂屋中间,用一些清水将原地平和干小粉土浇湿,并和成烂泥浆,再用扫帚将泥浆扫往低洼不平处,使其和原地平吻合,最后撒上一层木草灰再捶实赶平,浆地平就算完成了。
每年浆或做土地平本是旧风俗应时的,但在那缺肥料少垩本的时代,有人想起了用土地平土来垩麦苗,这些经人踩过的泥土据说垩麦子肥呢,有牲口踩过的“千脚土”上面沾上尿粪迹的更好,定名“千脚土”。这样一来很多人家多年的土地平和牛厂、猪圈的场地成了香饽饽。当时各生产队就安排今年给这几家换“千脚土”,明年给那几家换,而且当时把这家“千脚土”挑出去后面要负责还上“小粉土”,并且还分专人为出土户把土地平做好,免得主家再烦神。本来的冬闲就变成了冬忙。
受“千脚土”做腊肥的启发,多年的土箕墙也成了香馍馍,这种拆墙修屋的事情要比挑“千脚土”费事多了。生产队预先开班子会排队,某户房子古,墙歪屋邪,住在里面不安全了。首先就要安排田块给几户换墙户赶土箕,又叫土坯,做换墙准备。从前农村土箕墙的土箕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用土箕模子脱土箕,规模小,一个人利用工闲都可干。首先要在荒地上挑几十担泥土回来备用,用时掺上麦稳或烂草屑,这样做出来土箕有拉劲,再用人工或牲口把泥土搅和踩合,一块块捺在模子里成土箕型,再脱在平地上吹干码堆备用。第二种方法就是在田里趁稻子离田后,即用集体牲口石磙在板桩田里磙压,经过几天磙压,土块板结压实了,就要请几个行家帮助挺土箕,主家管饭开工钱。挺土箕要先用划刀划成土箕格,然后再用土箕专用锹一块块铲来放在一边吹干,其间还要掉面翻晒,有了骨架就可码堆。为让土箕干透,在码堆时要留风洞串风,并用稻草遮雨备用。有时土箕拉好了遇不上好天气,要随时冒雨码堆,往往遇雨时左邻右舍都会伸手援助。
至于拆墙换墙是拆墙户的事,为了房子安全,主家会请专业瓦木匠执业,小工由亲戚邻居帮忙,拆下来的墙土先堆一旁用瓤草遮盖好,留着生产队冬麦施肥。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条件好转,各户盖房都以砖瓦、钢筋水泥挂帅,地平早就铺上了瓷砖。各种优质商品肥也多多益善,所以以“千脚土”换土墙的昙花一现,也在情理之中。
读刘文老先生更多作品,见本号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