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谁可以入伙?(《水浒璅语》之十八)

在我很小的时候,读《水浒传》想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关胜、单廷珪、魏定国这些人可以入伙梁山,但是高俅却不可以?

后来我觉得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高俅与林冲有杀妻、索命之仇,第二,高俅在江湖上声名太恶,会坏了江湖上对梁山的名声。

现在看来,这个结论未免肤浅。宋江与秦明同样有杀妻之仇,杨志与晁盖也有索命之恨——杨志几乎因为失去生辰纲而自杀。但在《水浒》故事里矛盾双方都能够“一笑泯恩仇”,秦明只叹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而杨志竟然参与“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的“众皆大笑”,其实不过情随事迁。

而就林冲本人而言,他并没有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有心肝。电视剧安排他反对招安、追杀高俅,都不过是改编者的一厢情愿——事实是,宋江提倡招安时他没有反对,高俅被梁上捉了时他没有出面,实际上无非是一种对招安、对高俅的妥协。

只要高俅释出足够善意,例如像花荣一样大方将妹子嫁给林冲,未必不能得到林冲的原谅。

古干绘《风雪山神庙》

至于高俅的狼狈声名,想必梁山并不在乎。像张横、穆弘、施恩之类的江湖余孽尚且能被梁山接纳,何况于高俅?且宋江私放高俅并通过高俅招安已经自绝于江湖,此时宋江一心入职朝廷体系,已不在意江湖体系对自己和梁山的评价——所以这两点理由都是不成立的,至少绝非其至关重要的因素。

后来我重读《水浒》时想到,或许宋江害怕高俅进入梁山会取代自己的地位。虽然高俅是踢毬出身,但混迹官场多年身居要职而不倒,其权力、手腕远非宋江可比。

但旋即否定了这个结论。毕竟梁山体系是宋江一手奠定的,山上又都是宋江心腹,在此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宋江没有不能控制高俅的道理——高俅为什么不能入伙梁山的讨论到这里陷入了死结。

既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妨换一个思路,即研究上山落草的官军都是些什么人。一言以蔽之,曰:战败投降的武将。

民间剪纸宋江

有鉴于前朝藩镇割据之祸,宋朝制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武将在宋朝地位不高,且常为同级的文官排斥。花荣深恨“这厮又是文官,又不识字;自从到任,只把乡间些少上户诈骗;朝庭法度,无所不坏”,并扬言“是小弟说口,这清风寨是青州紧要去处,若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时,远近强人怎敢把青州扰得粉碎?”

其实从后文看,花荣和鲁智深之间颇有交情,花荣一方面用武力镇压,一方面跟这些山头妥协,虽然不能正规执法,但保持一方安宁应该不是假话。但刘高处处压制花荣,导致清风寨附近扰乱治安的事情此起彼伏,以至于最终自己的妻子也差点成为矮脚虎王英的压寨夫人。

慕容知府与本府兵马总管秦明理论上同级,但却可以不经调查杀害秦明满门。他甚至对呼延灼也敢于吆五喝六,用燕顺的话讲便是“受那大头巾的气”。

类似秦明、呼延灼以及后来的关胜、单廷珪、魏定国这些高阶军官看上去风光,是社会上的头面人物,但到了官场上,他们仍然属于边缘人。秦明因误会无法解释而遭灭门的遭遇,在那样的时代绝不是个例。

清康熙五彩水浒人物盘

后来朱富劝李云说:“如今杀害了多少人生命,又走了黑旋风,你怎生回去见得知县?你若回去时,定吃官司,又无人来相救。”正是这几句话打动了李云的心,使他甘心投靠梁山。

在两宋时期,如果武将立功,功劳会被文官分去一大半,一旦失败,责任会全部被推在武将身上。历史上,北宋时王侁讽刺杨业“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

杨业知道背后的逻辑,只能与辽朝死磕,亲赴死路;南宋时岳飞入狱,秦桧直接以“莫须有”三字定谳,也是基于同一道理。李云走了黑旋风、杨志失了生辰纲,除了落草之外,确然只有死路一条。

而呼延灼、关胜、单廷珪、魏定国离开梁山之后,下场也不会比上述各人能好太多。

在这个前提下,平日用以约束他们的“臣节”在这种不公平的政治规则面前自然不堪一击,只要宋江提出了“忠义”理论,给了他们足够的道德借口。他们前一秒还可以骂对方是“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廉耻”,被打落马下之后就可以“惶恐伏地,乞命受降”。

京剧《三打祝家庄》中傅希如饰演宋江

祝家庄和曾头市的人之所以死战不降,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关胜、单廷珪、魏定国等人更加有气节,而是因为他们必须拼命保护自己的私产。而关胜等人不过是为朝廷卖命,所得的与失去的并不匹配,所以不必用力特深。

所以宋江智取无为军、大闹江州都没有见到官军出面;打祝家庄时,跟祝彪结盟的巡检并没有发兵;甚至打东平府、东昌府时也不见附近的官军支援,盖武将的意识只有图存而没有救亡而已。

武将在庙堂之上既不能得志,便寄其余的希望于江湖。宋江及其梁山制定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正好能够满足武将的逻辑。因为占山为王也要看占山的人的势力。

对于武将来说,只要保存自己的军队作为进身之阶,进可以成为一镇诸侯,退可以占据山林。马超之投降刘备,白崇禧等人欲留在大陆,皆是出于同一般的武将心理。

北宋之养文官,其权力尤大,于梁山之上却不能发挥。因为梁山此时的境况在于打天下而非治天下,他们的领土不过是那八百里水泊,虽然兼并其他州县但是却不占领。

宋江一意要收武将以拥兵自肥,至于文官,对于山寨是没有意义的。程太守实在没有什么罪过,但宋江仍然纵容董平杀害程太守全家,除了恩遇董平之外,恐怕还有山寨不重视文官的缘故。

何况以当时的环境来看,低级官员是万民归恶的,而官员中文官直接负责民政,故以朝廷的苛政加诸民众头上,自然成为民众发泄怨恨的对象。

电视剧《水浒传》中高俅剧照

因而《水浒传》里,除了东昌知府因为廉洁而被梁山上的人“饶了不杀”以外,其他的知府级、知县级的文官几乎都被灭门,这样也能给民众以交代。

故而高俅不能上梁山的原因:

第一是梁山没有对应他的职位,以当时的形势,宋江绝不能让高球进入到决策层,改变宋江对于梁山的“忠义”理念。

第二是高俅在宋朝所获得的待遇,比之梁山更为优厚,所以梁山并不能真正给高俅发展的空间。

第三是高俅即使战败回朝,基于朝廷重视文官及其与宋徽宗之间的私人关系,未必会动摇原有官职——这一点是高俅知道的。所以,高俅即使迫于形势入伙,也一定还有那个心思离开梁山,而不会像关胜、单廷珪、魏定国等人心甘情愿留在山寨。

连环画《三败高俅》

假如宋江在这时将高俅放出梁山,让高俅替梁山在朝廷美言——即使他未必肯做,至少对梁山有利无害;但非要将高俅留在梁山,高俅与梁山离心离德,把梁山的地形、地理摸清楚之后,回朝之后对梁山反噬,反而有害无利。

朝廷因为重视文官,将武将都逼到江湖的山寨里,最终仍然成为不亚于藩镇的心腹大患,某种意义上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因果轮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