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前贤治遗精法赏析
前贤治遗精法赏析
王东海
陈士铎治遗精法
人有用心过度,心动不宁,以致梦遗者,其症口渴舌干,面红颧赤,眼闭即遗,一夜有遗数次者,疲倦困顿,人以为肾虚之过也,谁知是心虚之故乎。
方用静心汤:人参9克、白术15克、茯神15克、炒枣仁、山药各30克、芡实30克、甘草1.5克、当归9克、北五味子10粒、麦冬15克。水煎服。
人有朝朝纵欲,渔色不厌,遂至梦遗不能止。其症腰足瘦弱,骨内酸疼,夜热自汗,终宵不干,人以为肾火之作祟也,谁知是肾水之涸竭乎。
方用旺水汤:熟地30克、沙参15克、北五味子3克、山药30克、芡实30克、茯苓15克、地骨皮9克。水煎服。
人有素常纵欲,又加劳心思虑终宵,仍然交合,以致梦遗不止。其症口渴引水,多饮又复不爽,卧不安枕,易恐易惧,舌上生疮,脚心冰冷,腰酸若空,脚颤难立,骨蒸潮热,神昏魂越,人以为心肾之虚也,谁知是心肾二经之火一齐俱动乎。
方用两益止遗汤:人参30克、熟地60克、山药30克、芡实30克、白术30克、生枣仁30克、黄连1.5克、肉桂1.5克。水煎服。服2月,诸症痊愈。
按:陈氏之法,首重滋阴,方中之药,其义显然可征。在《外经微言》中有言“一水难敌五火”、“坎象一(份)阳需二(份)阴来配(这才是肾气丸的真义)”。此正可与黄元御说的“一阳陷于二阴之下”相对待,医者宜反复体会。
黄元御论遗精之治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阳归地下者,壬水之蛰藏也。壬水非寒则不藏,阴阳之性,热则发扬而寒则凝闭,自然之理。壬水蛰藏,阳秘于内,则癸水温暖。温气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积温成热,是谓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温也。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故不陷流。
壬水失藏,则阳泄而肾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气下郁,则生疏泄。木以疏泄为性,愈郁则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时欲发舒之故也。遇夜半阳生,木郁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郁而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庸工以为相火之旺,用知母、黄柏泻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乙木之升,权在己土,木生于水而实长于土,土运则木达。以脾阳升布,寒去温回,冰泮春生,百卉荣华故也。盖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行则化癸水,已土东升,则化乙木,南行则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实胃阴之右转,木火之生长,即脾阳之左旋也。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运,乃以清凉固涩之品,败其脾阳而遏其生气,病随药增,愈难挽矣。
玉池汤:甘草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芍药三钱、龙骨二钱、牡蛎三钱、附子三钱、砂仁一钱(炒,研,去皮)。煎大半杯,温服。
遗精之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止。
其湿旺木郁面生下热,倍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谬用清凉滋润,败其脾肾之阳。盖肾精遗失,泄其阳根,久而温气亡脱,水愈寒而土愈湿。火土双亏,中气必败,未有失精之家,阴虚而生燥热者。其木郁下热,脾阳未亏,清其肝火,不至为害。若脾阳已亏,误用清润,则土败而人亡矣。
按:黄氏所论人体气化功能,确实窥见《内经》之旨;所论治病之法,多是适合于脾肾湿寒之人,这一特点非常鲜明。应该客观地指出:论中说理,强调脾阳的重要性,似是具有至理;实则土虽为后天之本,究亦是五行之一,大环境中湿与寒亦只分别是六气之一罢了。试举一例论其非:按黄氏之说,患者者多是食欲食量较差(其医案中也确实如此),而今临床中的病人多是谷神旺盛。
张锡纯治梦遗法
梦遗之病,最能使人之肾经虚弱。此病若不革除,虽日服补肾药无益也。至若龙骨、牡蛎、萸肉、金樱诸固涩之品,虽服之亦恒有效,而究无确实把握。此乃脑筋轻动妄行之病,惟西药若臭剥抱水诸品,虽为麻醉脑筋之药,而少用之实可以安静脑筋。
若再与龙骨、牡蛎诸药同用,则奏效不难矣。愚素有常用之方,爰录于下∶
龙骨一两、牡蛎一两、净萸肉二两,共为细末,再加西药臭剥(溴化钾)十四瓦(一瓦相当于现在一克),炼蜜为百丸。每临睡时服七丸,服至两月,病可永愈。
按:强行固摄收敛来止遗,素为一些医家所忌。然张氏此论,必有根据。唯不适合湿热体质相火妄动之人。
单就处方而言,治遗精之方素有盛名的首推医圣张仲景的桂枝龙骨牡蛎汤,另有林屋山人的加减地黄汤,王清任的刺猬皮散,郑钦安强调的封髓丹等都流传较广。另有一些民间验方、单方,更是不胜枚举。《归砚录》中载一方,简便有验:朴硝些许,临睡以唾液调和,擦龟头上,甚验。可知前贤诸法,各有所宜,业医者要追求万举万当,需熟读医籍反复玩味后,才知酌情择用,或可免挂一漏万之误。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