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庆勇副教授应用薏苡附子散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初探*

杨 韬1,2 钟小雪1,2 指导 何庆勇1△(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摘要】何庆勇副教授在经方治疗胸痹心痛方面颇有心得体会,常用薏苡附子散来治疗胸痹心痛(寒湿阻痹证)。在学术观点上,何庆勇副教授特别强调“方证辨证”“谨守原方原量”“注重经方叠用”3个方面;在运用技巧上,何庆勇教授非常注重“缓急”二字的把握。临床上,何庆勇教授运用这些经验不仅治病所愈颇多,而且价廉效宏,深得患者认可。【关键词】何庆勇 薏苡附子散 胸痹心痛 “缓急”的理解 方证辨证 剂量 经方叠用薏苡附子散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常用来治疗胸痹心痛(寒湿阻痹证)。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胸痹心痛是在胸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的一种严重病证[1],主要涉及西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何庆勇教授酷爱中医,矢志岐黄,尤善经方,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方面颇有建树,特别对于疑难杂症,屡起沉疴,颇有临床心得。笔者有幸跟随何庆勇教授学习,发现其运用薏苡附子散治疗胸痹心痛,常有价廉效宏之功而得到患者赞赏。现将其学术思想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 薏苡附子散介绍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讲“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何师认为临床上要使用薏苡附子散,重点就是把握“缓急”二字。关于“缓急”的解释有以下5种观点:1)当“时缓时急”讲。如清·程林在《金匮要略直解》所说“寒邪客于上焦则痛急,痛急则神归之,神归之则气聚,气聚则寒邪散,寒邪散则痛缓,此胸痹之所以有缓急者,亦心痛去来之意也”,程林认为此处“缓急”乃时发时止,时缓时剧之意。2)当“四肢筋脉拘紧”讲。代表医家有清代的徐彬和尤怡等。徐彬曾在《金匮要略论注》中说“缓急是肢节之筋有缓有急,乃胸痹之邪,淫及于筋也”,认为“缓急”是邪气及筋所致的筋脉拘紧;尤怡则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指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痹不用,则筋失养而或缓或急,所谓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者是也”,认为“缓急”是筋脉失养所致的筋脉拘紧。两者认识上虽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缓急”是胸痹而兼有的手足拘紧。3)当“口目有急有缓,且偏痛一侧”讲。以清代邹润安为代表。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中说“筋之系头项手足者,即为引纵……亦非引即纵,非纵即引,又未必乍纵乍引……然而五脏六腑之寒气……寒冲于左,逼热于右,则左急而右缓;寒冲于右,逼热于左,则左缓而右急”。邹氏认为“缓急”指的是口目有急处有缓处,且有左右疼痛缓急交错。4)当“急症”讲。代表医家如清代的周扬俊。周氏在《金匮玉函经二注》中指出“胸痹缓急者,痹之急证也”。他认为“缓急”是由胸阳不振,寒湿痹阻所致的急危重症。5)此外,当代医家刘渡舟认为“缓”字为缓解之意,是指治法,刘认为“缓急,指治法要缓解胸痹急剧疼痛”[2]。何庆勇教授认为第一种解释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即“缓急”二字是“时缓时急”之意。薏苡附子散主治的患者多为阳虚湿阻型胸痹心痛患者,患者症见胸痹心痛,遇寒湿加重,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周身困倦乏力,食少眠差,舌淡苔白腻,脉缓。此类患者遇寒湿之邪,如阴雨天或雾霾天等,则胸闷、心痛发作;若无寒湿之邪来犯,则胸痹、胸痛不发作,病情平稳。薏苡附子散以薏苡仁、附子二药成方。《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薏苡仁为上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而附子为下品,“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3]。何庆勇教授认为薏苡附子散中薏苡仁除湿,附子温阳,二药配合,可除寒湿之痹。且薏苡仁甘而微寒,恐有助寒之弊,附子辛温可制薏苡仁之寒,二药合用,温凉相配,辛甘相化,共奏扶阳通痹之功。使用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架构。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是将网络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采用集中控制替代原有分布式控制,并通过开放和可编程接口实现“软件定义”。通过SDN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网络规模,提升网络虚拟化能力,开放网络能力。2 运用薏苡附子散治疗胸痹心痛的学术思想2.1 方证辨证 方证辨证是《伤寒论》的精髓。方,指经方,一般专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证,是指《伤寒杂病论》的证,是指证候,是用以反映疾病痛痒的客观“验证”[4]。“方证”就是经方的适应证,如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方证辨证就是辨某方证以及人体发生病情时整体反映的证候。只要这两个证相对应,即可治疗,不必拘泥于西医是何种疾病[5]。经方立法严明,用药严谨,只要辨之得当,常常效如桴鼓。何庆勇教授深谙方证辨证之道,他认为方证辨证是用经方治疗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它的核心就是还原仲景当年看病用药的现场,还原仲景当时的辨证思路,拂去众多繁琐而不实用的过程,直接切中疾病要害,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在临床上,何师坚持方证辨证,所治众多。渤海装备瞄准炼化企业设备长周期运行和客户需求,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在用户的配合与支持下开展产品再制造服务。2014年开始,渤海装备兰州机械厂逐步对国内在役老烟气轮机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已改造的30余台烟气轮机,回收功率普遍提高了3%~5%,最高的较改造前增加功率1000多千瓦。至于薏苡附子散的方证,历代经方大家有自己的见解。清·高学山认为薏苡附子散的方证是:喘息咳唾,背痛短气,及不得卧,有时而发,有时而急[6];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张长恩则认为是:寒湿痹痛,时缓时急者[7];日本汉方学家尾台榕堂认为薏苡附子散的方证是:胸痹,痛有休作缓急者或一身痹而恶寒,或身体浮肿疼痛者[8]。何庆勇教授以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认为薏苡附子散的方证是:胸痛、胸闷,遇寒遇湿(阴雨天)加重。在临床上,何庆勇教授常常据证用方,即有是证,用是方。如对于胸痹的治疗,何师常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为基本方,用治胸痹见短气者;如若患者有胸痛彻背,不得平卧,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但若胸前疼痛为牵涉痛,则可以考虑用桂枝生姜枳实汤;而胸痹时轻时重,遇寒湿加重者则用薏苡附子散。可见,何庆勇教授在治疗疾病时,会根据不同的症状而对方子加以适当调整,且多为整个方子的调整,少有单味药的加减。胸痹者,多有阳气不能外达,而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运用薤白和白酒通达阳气之功,以及瓜蒌宽胸之用。而如若有时轻时重,甚或遇寒遇湿加重者,在前证的基础上,又有了阳气受损,寒湿内盛之弊,此时运用薏苡附子散则更有效。即见到胸痹心痛患者,若兼有症状时轻时重,遇寒遇湿容易加重的情况,只要舌脉大致吻合,便可以直接使用薏苡附子散治疗,而不必再从脏腑、经络以及气血阴阳辨证分析一遍。而患者表现的这一系列症状可以称为“薏苡附子散证”。凡是符合薏苡附子散方证者,无论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绞痛还是急性心肌梗死均可用薏苡附子散治疗。何庆勇教授这样的辨证分析思路简捷有效,便于临床使用。2.2 注重药物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药物剂量会直接影响效果,甚至改变治疗方向。如桂枝汤主要用于太阳伤寒表虚证,其中桂枝是三两。如果桂枝量改成五两,就变成了桂枝加桂汤,主要应用于误用温针或者发汗太过而发的奔豚气。何师认为,应用经方治病的另一关键就是药物剂量,要尽量还原到原方原剂量,不能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更不能随意增减药味。经方立法之严明,用药之严谨,非一人一时之力可超越,如果拘泥于后人定下的药物计量标准,不敢有任何逾越,因而减少药物用量或更改药物用量比例,往往难以体会到仲景当年用药的真谛,造成经方无效的假象。《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对薏苡附子散用量的记载为:“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据考证,汉代的一两相当于13.8 g左右[9],附子一枚中等大小的约为14.2 g[10],所以,运用薏苡附子散时应注意:薏苡仁与附子的用量比例应控制在5∶3左右。临床上,何师的常规用量是:薏苡仁15~50 g,附子9~30 g。另外,何师运用薏苡附子散的经验是,若是寒重甚者,症见恶寒怕冷,喜蜷缩,胸腹冷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得温痛减,遇寒加剧,舌淡苔白,脉缓涩,则可以加大附子的剂量,一般附子用15~45 g,薏苡仁用10~30 g。但考虑附子有毒,何师在运用时,附子量常从10 g开始,如患者感觉良好,服药后无舌麻情况(以舌麻为度[11]),可以酌情逐渐加大附子剂量至起效。若是湿重甚者,症见头晕头胀,身体困重,纳食不香,大便黏滞,小便混浊,妇人见白带秽浊,舌苔腻,脉濡缓,则可加大薏苡仁的用量,一般薏苡仁用20~60 g,附子用10~15 g。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国家2002年2月下发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薏苡仁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所以可放心大剂量使用。2.3 经方叠用 经方叠用是方剂应用的特殊形式,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经方相合为用。它可以增加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在疾病复杂多变的境况中,力求达到全面、准确、理想的治疗效果[12]。何师临床上擅长经方叠用,抓主症,叠用2~3个经方,叠用后疗效更加明确、见效更快。根据何师的经验,若症见心下悸,烦躁,肢厥,而小便不利,舌淡少苔,脉沉细者,则合用茯苓四逆汤以回阳救逆,安神定悸;若症见心中悸,烦躁,腹中急痛,体瘦,舌淡苔薄白,脉弦涩者,则合用小建中汤以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若症见小便不利,小腹硬满,渴不欲饮,舌苔白滑,脉浮数,则可合用五苓散温阳利水。若症见心烦,腹满腹痛,便溏,舌红苔薄白,脉数,则可合用栀子干姜汤以清上温下,清心散寒。通过检测AECOPD生存与死亡患者的血气:Pa02、PaCO2、pH; 血清炎症因子:WBC、PCT、CRP、TNF-α、IL-10;凝血因素:D-二聚体、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肺功能:FEV1、FEV1/FVC、FEV1%,并进行比较分析与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AECOPD患者的PaCO2、凝血因子、炎症因子 WBC、PCT、CRP,尤其是PCT对急诊AECOPD患者救治效果的好坏有比较大的影响。3 典型案例患某,女性,49岁,2015年10月23日初诊。患者1年前快走或活动后30 min出现左胸前区不适,以胸闷、牵涉痛为主,每次持续1~2 s,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罔效,夏天或晴天症状较轻,冬天或阴雨天加重。近1周诸症加重,快走30 min即感心前区疼痛伴全身乏力;甚为苦恼,遂前来求治。刻下症见:活动后胸闷,心前区疼痛伴全身乏力,遇冷或阴雨天加重,后背沉,大便2~3次/d,偏稀;夜尿1次;纳可,寐安;形体中等偏胖,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广泛T波倒置,低平。西医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为薏苡附子散证,方用薏苡附子散:炒薏苡仁35 g,黑顺片20 g(先煎1 h)。3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患者诉服1剂中药后胸闷、胸痛即减轻,快走30 min无明显不适。2 d后诸症痊愈,自诉加速快走1 h也无胸闷胸痛,亦无疲劳感。按语:本案中患者症见活动后胸闷,心前区疼痛,遇冷或阴雨天加重,后背沉,大便2~3次/d,偏稀。从病机角度,寒湿之邪客于胸中,加之患者心阳不振,则胸闷,甚则心前区疼痛,遇冷或阴雨天加重;湿邪阻滞周身气机,则出现困倦乏力,后背沉;寒湿困脾,脾阳不足,失于运化,则出现大便偏稀;证属胸阳不振,寒湿痹阻。从方证角度,患者症见活动后胸闷,心前区疼痛,遇冷或阴雨天加重,符合薏苡附子散的方证,故辨证为薏苡仁附子散证。单用薏苡附子散方,谨守仲景原方用量,一剂即见效,2 d即痊愈,方证辨证之妙,经方之奇,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参考文献[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35.[2] 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8.[3] 清·孙星衍.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 刘渡舟.方证相对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3-5.[5] 陈雁黎.胡希恕伤寒方证辨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4.[6] 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111.[7] 冯世纶,张长恩.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M]. 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52.[8] 日·尾台榕堂著;徐长卿点校.类聚方广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47.[9] 何庆勇.伤寒论钤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8-51.[10]韩美仙.基于药物重量实测的经方本原剂量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05-11.[11]刘沛.附子中毒与排病反应辨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9:164.[12]何庆勇.经方叠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10.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16)05-0821-03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5.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202803);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Z0908023)△通信作者:(电子邮箱:heqingyongg@163.com)(收稿日期:2015-12-04)

(0)

相关推荐

  • 跟大师学经方之薏苡附子散

    [方名]薏苡附子散 [组成]薏苡仁十五两(45克)大附子地,十枚(80克) [功效]温阳逐寒,化湿通痹.. [适应证]阳虚寒湿胸痹证:胸痛时缓时急,急则剧烈疼痛,畏寒,汗出,四肢浮肿或困重,或胸痛彻背 ...

  • 桂枝茯苓丸合薏苡附子散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一例

    施某,女,79岁,因左下肢肿痛伴活动障碍4天入院.患者四天前无明显原因情况下出现左下肢突然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并发现患肢大腿及全身多处皮下瘀斑,自行外涂药酒后未见缓解,并逐渐加重,期间无头痛.恶寒发 ...

  • 杨富厚:薏苡附子散与胸痹

    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读书要会读的话,知道了寒湿为用方要点,很多肩背肌疼痛的,肩周炎的,下肢神经痛的,都可以用 近读<国医论坛>2006年第6期,李磊同仁的<薏苡附子散非为救急专设>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桔枳生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薏苡附子散,乌头赤石脂丸,

    胸痹心痛五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1 胸痹,心中痞塞,浊气留结在胸,胸膈壅闷,胁下气逆,上抢于心,是皆胆胃逆升,浊气不降之故.痰浊壅实,则从胃 ...

  •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处方] 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党参15-30克,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克, [制用法] 每天一 ...

  • 『金匮要略』(八)胸痹心痛短→薏苡附子散

    胸痹薏苡附子散,除湿宣痹温里寒: 胸痛短气喘咳唾,形寒肢冷求此般. 组成:薏苡仁.制附子. 功效:温里散寒,除湿宣痹. 主治:阳虚寒湿胸痹证.症见胸背彻痛,喘息咳唾,短气,形寒,四末厥冷,筋脉拘急,舌 ...

  • 经方:薏苡附子散(天气变冷心脏痛)

    薏苡附子散 [原文]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右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金匮> [经典回顾] 1.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用法] 1.每 ...

  • 经方心裁(184)薏苡附子散:带下、赤带 -- 马氏妇科

     薏苡附子散 [原文]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组成与用法]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医案] ...

  • 薏苡附子散证方证标准√

    ​薏苡附子散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胸痹证:胸痛,时缓时急,急时剧痛,缓时如常人:(2)肢体痹证:肢体关节冷痛或者烦痛,或沉重屈伸不利,麻木不仁 . 2.主要症状(少阴证):平素怕冷,形寒肢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