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伊川县教育局基础教育教研室 赵育才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回顾德育课程建设经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20年8月31日电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文章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青少年健康成长)
文章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环境民族复兴)
文章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第二,情怀要深,要有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第三,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第四,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第五,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第六,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关键作用)
文章强调,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党的工程)
小学道德与法治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同时,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精辟地概括了这门课程的性质,首先,明确这门课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其次,凸显“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课程基本性质;第三,全句话一气呵成,中间不点逗号,而用两个顿号,强调三个重点同等地位、一个不能少,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一句话里出现三个“学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一)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小学德育课程
教材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话题、范例,但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感受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学之后,学生已初步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但必须在生活得以体现才能巩固与升华。
学生每个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候学生的一些认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道德与法治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给老弱病残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者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教学即生活”,“生活也即教学”,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回归生活,实现教育的生活化。
(二)以品德形成为核心小学德育课程
1949年到今天,我国德育课程的目标培养从“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到“社会主义理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再到如今的“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德育课程的目标已经从“天上”降到“人间",从“圣人教育"回归“平民教育”,即“公民教育”。也就是说,小学德育课程所要求的品德是坚守人之为人应有的道德底线,而不是以往那种只会唱高调、只能献身“伟大事业",却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同情心、公共场所不守规则、不愿担责的人。道德与法治课程还不能把学生直接培养成为公民,只是为学生成为“公民"奠定基础。但是,培育公民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目标。
教育就是育人,就是把人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把原始人向文明人的方向推进,这样的人区别于臣民、奴隶,是拥有独立人格,拥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同时又拥有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尊重并遵守公约和法律的人。这样的人.我们你为“公民”,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和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这句话,正反映了该课程担负公民教育的职责定位。为此,这门课程必须实现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在联系.尤其要关注正确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公共生活中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这些目标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目标相一致,是每个学生必须努力达到并且能够通过努力而接近的目标。
(三)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小学德育课程
“以品德形成为核心”,这句话意味着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最重要的目标,其他目标和内容都要围绕这一核心进行。但同时,这句话也意味着,这门课程不仅仅限于品德形成,还包括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成为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品德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而不是课程目标的全部。社会性发展包含了品德形成,比品德形成内涵更宽广。“社会性发展”公民”这两个概念在课程标准中的出现,意味品德与社会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德育课程,也是一门实施公民教育的课程,具有公民课程的性质,除了要培养公民的德性,还要形成公民的社会认识,使他们能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甚至能推进社会-一我们将之称为公民的知性。德性和知性合一就是智慧。 也就是说,这门课程要为学生成为德性和知性统一的智慧公民奠定基础。
针对一处公共绿地建成不久就遭深踏、损坏的现象,德育课是将任意踩踏公共绿地的行为视作破坏公物的不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对这种行为进行道德评判。健育课教师首先会教学生洁身自好,不做这种不道德的事情,进面指导学生通过劝说、书写标语,制作宣传牌来劝导周国的人也来爱护公共绿地,然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绿地波严重深踏的原因,如:绿地哪一处被踩得最多?每天有哪些人和多少人从绿地上穿行? 他们从哪里走向哪里?通过观察和采访,综合分析发生绿地被踩踏的原因。这时学生可能会发现人们缺乏保护绿化的意识之外,还发现绿地的规划存在不合理现象,于是就思考改进的方法。而为了提出一个可行的改进方案,学生需要学习、运用地理学、社会学的方法观察和分析绿地与周边环境之间关系,调查、分析行人的身份及行为习惯,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从而设计数个改进绿地的方案,通过与老师、同学和专家的讨论, 选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改进方案。再进一步的话,学生们还可以将自己的改进方案递交有关部门,促进绿地的改进。
也就是说,教育所培养的不仅仅是遵守社会基本规范的公民,更要培养能参与改进社会规范和制度、以最善的方式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智慧公民。一个社会只有存在更多有智慧的公民,才能产生更善的社会治理方式,降低社会治理的成本,达到社会的和谐状态。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给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为民族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