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耄耋之年回故乡,忆过往、看母校,婉拒修葺母亲简陋坟墓
1980年,叶剑英在家乡
1980年5月13日,一位耄耋之年的游子,再次回到了他日思夜盼的故乡。
这位已经是83岁高龄的游子,就是叶剑英元帅。
梅县雁洋堡虎形村,叶剑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乡亲们得知他的归来十分高兴,准备好好招待这位家乡人。
不过,还在广州的时候,叶剑英就特意叮嘱随行人员以及前来迎接他的家乡同志,回到家里不要惊动群众,不能迎来送往和送礼馈赠,也不要搞宴请会客的那一套。
1980年,叶剑英在丙村中学
为此,回梅县的时候,叶剑英让大家从广州的招待所自带干粮,为的就是不给家乡的群众增加负担。
尤其回到梅县吃的第一顿饭,当地的招待同志总觉得叶帅回家,饭菜得准备得像点样子才行。
所以在准备饭菜的时候,还留意多做了几道家乡菜。而当吃饭之时,叶剑英发现饭菜超过了他此前刻意的叮嘱,坚决要求把多余的菜端走,之后才开始入座就餐。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离开故乡几十年,思乡之情最有形的,当属故乡的饭菜。
1980年,叶剑英在旧居
梅县是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区,回乡的游子,自然要吃的就是家乡菜和家乡饭。
回到虎形村,他要招待村里的亲友吃一顿饭。
而饭菜就是典型的客家菜:梅菜焖猪脚、酿豆腐、炒番薯叶,还有一盆丸子汤。
饭菜极其普通,可与多年未见的亲友们畅聊,那种畅快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有心的乡亲们可能会在吃饭间歇发现,与叶帅一并前来的身边工作人员,连普通的三菜一汤的“待遇”都没有,他们吃的是在来之前,自带的干粮。
作为共产党人,老帅对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不禁让人心生感佩。
1953年,叶剑英在东山书院
对自己要求严格,但是对家乡和亲人,叶剑英则始终惦记在心。
那还是3年前,叶帅从北京来到广州,他十分想回家乡看看。
当时,工作人员和广东省委的同志,考虑到叶帅的身体不是太好,因此就建议他老人家暂缓回家,等身体好点了再回去。
所以,那次叶剑英回乡的愿望就未能实现。
于是,游子对故乡亲朋的惦念,就用了另外的表达方式。
他刻意嘱托工作人员买了两大筐苹果邮寄回了梅县老家,叮嘱工作人员尤其要送给家乡的老师们。
叶剑英和梅县地区干部群众
叶剑英悉心送苹果给乡亲们,这份浓浓的情谊里,包含了对故乡亲人和山水的惦念与记挂。
更为重要的是,叶剑英一直挂念家乡的教育。
想当年,他也正是通过接受教育才走出了大山,并最终怀着革命情怀走向了全中国。
如今,要想让家乡的新一代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必是头等大事。
所以,回乡之后叶剑英行程的安排中,第二天就是到当年就读的丙村中学参观。
不过在回母校参观之前,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叶剑英在故乡
叶剑英这一年已经八十有三,一路车马劳顿再加上回乡后激动的心情,身体未免有些透支。因此第一天的一些接见活动都取消了。
就在那期间,一个老太太找了过来,说是要见见叶剑英。
他先是找到了警卫人员,工作人员了解到老太太79岁了,名叫房九妹,他的丈夫陈雨墉当年曾是叶剑英的部下。
那还是1924年的时候,叶剑英时任建国粤军第二师新编团团长,陈雨墉是他的部下。
在1925年的香洲兵变中,陈雨墉被反动分子杀害。五十多年过去了,老太太想要见见叶剑英。
东山书院旧址
工作人员立刻把相关情况告诉了叶剑英,由于5月14日的上午要去学校参观,和老太太见面的时间,就定在了当天晚上。
5月14日上午,叶剑英在一众人的陪同和簇拥下,来到了当年的母校丙村中学。
师生欢腾,他站在学校门前的花坛处,久久驻足,很多往事不免一一涌上心头。
叶家在虎形村没有土地,刚刚记事,叶剑英就能经常看到父亲叶钻祥在自家的屋外练武健身。
这个身材健硕的男人为人耿直,日常主要靠捕鱼和帮人杀猪过活。
青年时代的叶剑英
有时,他也出海南洋给人做“水客”。
梅县地区有大量去南洋谋生的人,那个时候没有专门的邮路,要跟家里联系只能托人捎信捎物。
水客,就是专门帮这些外出谋生的人,捎带钱物书信的人。
碰上不讲信义之人,捎带的钱物就可能会被水客私吞昧掉,而叶钻祥极其讲信义,所以渐渐很受人尊重。
叶剑英的母亲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自打他记事起,母亲就一直在家中操持,从未远离过家乡。
她先后生了四男四女,但最终活下来的只有叶剑英和一个弟弟以及两个妹妹。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贫病交加的日子,在清末民初的大背景下很常见,但叶钻祥还是省吃俭用,在叶剑英7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雁洋堡的一家私塾里读书。
劳碌了一辈子的老叶很清楚,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要让孩子读书识字。
而叶剑英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盼,在私塾里开蒙后,他的学业一直不错。
那时候,由于外出南洋的人,也带来了外面世界很多新的思潮。
尤其是出国求学的很多年轻学子,回到家乡后都开始办教育传播新的思想,这一切,都给少年时代的叶剑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岁那年,读完了私塾,叶剑英又被父亲送到了丙村的三堡学堂。
在这里,具有进步思想的老师更多了,叶剑英开始接触一些革命书籍,并且第一次知道了孙中山是谁。
辛亥革命爆发后,叶剑英以优异的成绩从三堡学堂毕业。
68年过去了,1980年的时候,当年的三堡学堂,也变成了丙村中学。
叶剑英走走看看,不时能想起当年的很多情形。
少年时期,因为父亲习武,再加上革命思潮的影响,叶剑英在三堡学堂读书期间,也在一些老师的教授下开始练武。
丙村中学旧址
如今来到母校,他发现师生们还原了当年的一些陈列物品。
看着陈列的枪、棍、矛、钯武器,再看看讲台和课桌,就自然而然给围观的师生,讲起了六十多年前的上学经历。
那时班上有30多个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人就很少了。
教自己武功的,是一位叫林修明的老师,他教叶剑英他们大刀。
武功强身健体,也让年轻的学子们,对革命充满了无限的热情和憧憬。
当年,叶剑英从三堡学堂毕业后,考入了梅县的务本中学。然而随着军阀的介入,学校被军阀派来的校长把持,经常欺压师生。
陈炯明
因此,叶剑英和很多师生选择了离开。
他们来到了晚清著名学者黄遵宪讲学的地方东山书院,另外建立起了东山中学。
1915年,第一届东山中学学生毕业时,同学们让叶剑英给《同学录》作序,叶剑英提笔写下了“成则周武三千,败则田横五百”的句子。
从那个时候起,这个年轻人的内心深处,就已逐渐萌生了远大的报国之志。
在回到故乡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15日的时候,叶剑英也特意去了当年的东山中学视察参观。
而在5月14日白天的行程结束之后,按照此前的约定,叶剑英在当天晚上和房九妹老太太见面了。
两个人见面时握手拥抱,说起当年的事情都泪眼婆娑。
那是1924年黄埔军校建立之后,作为筹建人之一的叶剑英,很快又有了新的任务。
彼时,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议,决心扩建革命武装。他让廖仲恺在粤军第二师建立独立营,专门培养基层军官。
于是,廖仲恺任命第二师参谋长叶剑英兼任独立营营长,将营地设立在孙中山的故乡香洲。
1924年8月,叶剑英正式受命赶赴香洲,设立兵营,并且在周边的阳江和电白地区,发动青年参军。
很快,900多人的独立营建立了起来,叶剑英亲自主持日常的训练。
同年的10月,在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广州的商团军发动了叛乱,叶剑英奉命赶回广州,参加平定商团的战斗。
叛乱平定后,叶剑英进一步感到了革命军队的重要性。他于是向孙中山和廖仲恺建议,将独立营扩编为新编团。
1925年2月,陈炯明纠集军队攻打广州,叶剑英奉命东征。
东征胜利后,同年3月,叶剑英担任梅县县长。然而就在这期间,香洲地区的一些地主恶霸,煽动新编团里的军号长等反动军人制造兵变。
就是在那次兵变中,参谋陈雨墉以及其他27名官兵被杀害。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叶剑英就赶回了香洲,收殓了死难官兵的遗骸,并且惩办了制造兵变的凶手。
他还写下了“看搀枪满地,剪除军阀。革命功成阶级灭,牺牲堂上悲白发。更方期,孤育老能养,酬忠烈。”的《满江红·香洲烈士》词。
叶剑英与周恩来等在重庆
正是这次兵变,让叶剑英明白了,军队的重要性在于有一个主义和政党的牢固统领,他也提出了“军以党化,党以军成”的理论。
如今,望着眼前满头银发的老人,当年的很多事情历历在目。而新中国之所以能建成。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指导,才最终取得了胜利。和当年革命遗孀房九妹的见面,让叶剑英的内心思绪万千。
参观母校的同时,叶剑英还回到了旧居,瞻仰了父亲和母亲的遗像。
家里的一切还是那么熟悉,屋子里和墙壁上的一些斑驳的痕迹,还如同当年一样,但当年的人却永远不在了。
红军时期的叶剑英
1915年叶剑英从东山中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里。父母开了一个杂货铺,他日常就帮忙照看。
不久,他又到新成立的新群小学教书。不过,母亲能看出儿子在家里苦闷的心思。
她知道儿子的心不在家里,在外面广阔的世界。
她没有阻拦儿子,甚至还对儿子说,只要有机会就该到外面去读书。
叶剑英先是打听到上海的南洋中学在招收海外华侨子弟,接着三伯父叶宜桐从南洋给他回信,希望他能出洋谋生。
1939年时期的叶剑英
于是在1916年,叶剑英来到了马来亚怡堡。
不过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工作找得并不顺利,就在他极为愁苦之时,他听到了云南讲武学校招生的消息。
1917年夏天,在伯父的资助下,叶剑英启程回国,正式奔赴昆明求学。
从此开始,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走上了革命军事生涯的漫漫征程。
回国途中,在越南河内转车之时,他发现铁路边有很多身着长袍马褂的中国人暴尸野外,无人收殓。
这更让叶剑英感到,只有国家强大,国民的生存也才更有保证。
1949年,毛泽东与叶剑英在西苑机场
远离家乡参加革命,此后的叶剑英,几乎再无时间返回故乡虎形村。
尤其在大革命失败后,叶剑英和其他共产党人一样,在中央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战争,并又在其后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此时的叶剑英,距离家乡越来越远,而他的母亲,头上的银丝也越来越多。
1944年,身在延安的叶剑英,给母亲写了一封信。
然而他并不知道,当这封信辗转到达家里的时,却是由弟弟在母亲的灵堂上念出来的。
那时日军的侵华虽然已是强弩之末,但在1944年夏天的时候还是侵犯了韶关,而彼时叶剑英的母亲正值患病。
为了母亲的安全,叶剑英的弟弟叶道英决定带上母亲和家眷返回老家梅县。
他先是租了一辆卡车带上家人离开韶关,而后一路辗转抵达兴宁,再由这里乘船返回梅县。
可就在返乡的船上,73岁的母亲病故。
兵荒马乱,家人扶灵之老家开始为母亲料理后事。直到此后,叶剑英才得知了母亲病故去世的消息。
悲痛的叶剑英写下了“尸骨抛沟曾逆料,阿姆生我最艰难”的诗句。而后,他又蓄胡三年,以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如今,八十老翁又回乡,自然要去父母的坟前祭拜。
由于时隔多年,坟墓看起来几近简陋,身边的一些乡亲就建议,要不要修葺一下?
叶剑英听了却频频摇头,就保持现在这样就好。
斯人已逝,寄托哀思的情谊,或许抵得过其他任何一种形式。在此前的历次回乡之中,叶剑英每次都会到父母坟前祭拜。
没有父母的悉心教诲,也就不会有他其后的一番成就。
回到故乡的第三天,在视察东山中学的时候,叶剑英还看了一场中学女子足球队的比赛。
看着年轻人充满活力的身影,他或许也会想起当年的自己。
叶剑英故居
就在这一天,叶剑英还专门让工作人员转交给了房九妹一个信封。
里面是一封信和一些钱物。叶剑英希望她收下这笔钱,并保重身体。
看着儿时的一切,回忆着与父母的过往,叶剑英对亲人的感怀以及对家乡的深爱之情油然而生。他不禁赋诗《回梅县老家》一首:
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人生百岁半九十,万丈霞光值暮时。
梅州剑英图书馆
对故乡充满深情的眷恋,这是任何一个游子都会有的心声。
岁月沧桑,世事转变,戎马一生的叶剑英,同样也忘不了儿时和少年时代的光景。
因为故乡是他知识启蒙的起点,也是他革命思想萌生的地方。正是因为有故乡山水的滋养,才成就了叶剑英一生的辉煌和荣耀。
而到年老之时再次回到故乡,望着那绵绵的长山与流水,岁月中既有回忆,也有新一代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