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认知觉醒》告诉你答案
文/梦倩
这个世界上,有追求和梦想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实现梦想,变得卓越的人却很少。这是因为一个人想要变得优秀,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也不是靠日复一日的努力就可以实现。
那么一个人该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周岭在《认知觉醒》中告诉你答案。
强者与弱者的差别
想变得卓越,肯定是需要努力的,因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同样是努力,每个人的成效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能力不同。
《认知觉醒》中说,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正是“沉浸能力”。很多人学习或做事很不专心,如果身边有嘈杂的声音,根本静不下心来。只有处于非常理想的环境,没有噪音,才能静下心。
如果身边放着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新闻或消息,便被吸引过去了,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导致效率很低。
而能力强者则刚好相反,他们能够主动屏蔽干扰,不会分心去看手机,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并沉浸其中。只要不是天大的事情,任何消息、新闻都不能让他们分心。有的强者甚至专门找嘈杂的地方锻炼自己的专注力,从而拥有很强的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而沉浸能力的不同,将人与人的差距拉开了。有的人虽然能克制自己不去做别的事情,而是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但是没有沉浸其中,还是没能达到深度沉浸的境界。
所以“深度沉浸能力”是强者必备的能力,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就要培养自己的这个能力。
走向卓越的两个关键点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呢?仅仅靠一时的热情肯定是不行的。
相关研究表明“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是练习不够”。
也就是说,走向卓越的两个关键点是“正确的方法”和“大量的练习”。对于大量练习,大家都不难理解,因为熟能生巧,想成为任何领域的高手,都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
比如小钢琴家陈安可,三岁半开始练琴,一年半就上节目演奏8级难度的钢琴曲,可以说她是有天赋的,是人们眼中的“天才”。但是她在采访中说,她每天都要练琴4小时,一天都不落下。可见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大量的练习。
所以说沉浸能力是走向卓越的前提,而正确的方法和大量的练习则是其必要的路径。
正确方法的四个特征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付出了太多心血,还是收效甚微呢?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因此想要获得成功,光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正确的方法很关键,不然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费。而正确的方法有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第一, 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性,要定目标,但是很多人的目标很宽泛。比如定下目标“每天写作一个小时”,这个目标即使达成了,也难有大的进步。而如果目标是“每天写一篇1500字高质量的稿子,没有错别字和病句,并且阅读量达到一千以上”就比较具体了。
所以目标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度就越高,精力越集中,能力就提高得越快。如果你定的目标太高,就要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让目标具体化,更利于执行和进步。
第二, 练习时极度专注
大家都知道做事要专注,但是“沉浸”要做到极度专注,因为短时间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要好,也就是说,效率比时间长短更重要。
正如李大钊所说“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学习和玩耍界限分明,不仅能节省时间,提高成效,而且对于个人的性情和能力培养都大有裨益。
第三, 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我们学习和做事的时候,如果缺乏反馈,有什么问题、哪里需要提高都不知道,那么能力就很难提升。
学习不能闭门造车,最好要请优秀的老师指导,快速知道自己哪里存在不足,得到及时的针对性指导和反馈,可以快速提高能力。
如果条件有限,没有老师指导,也可以通过看书、学习课程、与人交流、自我反思等方式来获得反馈。
第四, 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有的人志向远大,于是对自己要求太高,挑战太难的任务。这样不仅压力大,而且很难达到目标,导致有满满的挫败感,很难进入沉浸的状态。而如果一味做简单、已掌握的事情,也没什么意义。
所以要在拉伸区练习,也就是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在稍微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的区域内练习,这样很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更好地进入沉浸状态。
写在最后
当一个人既能做到以上四点,进入“深度沉浸”的状态,又能进行大量的练习,那么就拥有了“深度沉浸”的能力,从而能够走向某一领域的高处。
所以成功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这是周岭在《认知觉醒》中给我们的智慧,学习和掌握以后,只要用心执行,相信你一定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变得越来越优秀,并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