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让产品策略更接地气?

 专栏作者/蓝齐儿

医药行业,别忘初心,我们都可能是患者~

前言:

前几天内部会议,例行工作讨论后,大老板话锋一转,提及一名患者在公众号发表的文章:

该患者患慢性髓系白血病多年,一直顽强地和疾病作斗争。他长期在一位名专家处随诊,期间病情常有反复,最近终于达到细胞遗传学完全缓解,于是将多年与疾病抗争的辛酸苦难、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写出来,以安慰同样挣扎在病魔阴影下的患者。

大老板讲着讲着,竟有些哽咽。而此前她在我心目中,一直是雷厉风行、精力旺盛、理性冷静的。医药研发压力巨大,浸沉久了,很难把这份柔软情感与工作联系起来,尤其是事务缠身的高层们。

行业纷扰不断,KPI不倒
指标、绩效、销量、占有率、资源投放、平台搭建、KOL观念转变......工资、奖金、晋升、竞争......殚精竭虑。就如同整个社会的焦虑,医药圈焦虑只会更甚。

产品研发失败,一整条产品线人员全部砍掉;4+7实施,直接宣判某个产品在市场全面出局;指标日渐水涨船高,竞品仿制品来势汹汹;同质会议泛滥成灾,越来越难吸引客户注意;频繁更换领导,部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做着做着突然发现自己的岗位不见了,更别提其中人与人的观念与利益冲突。而即使有这么多纷纷扰扰,KPI这座大山还站在那里。

患者第一的价值观

行业形势越来越窘迫,那我们该如何去适应这个行业呢?在笔者看来,如果现状无法改变,如果你已经越来越失去激情,也许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偏离轨道太久太远了。在过于激烈与浮躁的环境中,“患者第一”的价值观,是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自我调节和认识到工作的意义?

1

我们也许需要更细致分析产品优劣势任何产品都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BMI、年龄、合并症、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等差异都可能造成患者在接受同等治疗下产生不同结局。而看起来与“科学”无关的经济因素、心理因素,有时也是患者实实在在的困扰。了解这些,可能更能帮助我们制定接地气的产品策略,无论是研发还是销售。

追求“全面替代”一直是个伪命题。很多时候竞争落下风是对“未满足的需要”认识不清。新药上市,临床经验少,医药公司会是KOL的“用药助手”。这不仅需要反映在公司的各种物料上,也需要反映在与医生的日常接触中。医生比我们更了解病人,我们需要的是突出最适合的那部分患者,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尝试新的方案。

2

而雄霸市场多年的老药,目标人群已经非常清晰,怎么办?一方面持续教育仍然很必要,医生行业永远有新鲜血液加入,一级城市与基层医疗水平亦悬殊;另一方面,老药副作用处理?新药涌现是否会带来新的联合应用优势?在大量临床应用下很多信息可以探讨,医生间的交流可以更好促进患者受益。

再比如,不要跨适应症推广,仅仅是要遵守公司合规要求吗?没有列在说明书上的内容,意味着没有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没有安全性数据,将患者暴露在这种风险之下不伦理。临床专家可以根据临床经验去考虑这类患者是否合适接受治疗,但不应该夹杂利益因素。

小结

今年是艰难的一年,疫情肆虐,灾难不断。本职工作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患者。疾病面前,患者、医生、医药行业成员是一条战线,我们的对手是死神、病魔,而非仿制药、竞品。

每一次角逐的胜利,能够挽救病人,也挽救我们自己,挽救我们的家人。所以和竞品打得你死我活也好,改变专家观念也好,去制定各种策略也好,多想想在些行动落在患者身上的改变。我们希望生意越来越好,我们更希望,天下无疾!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