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写不尽的也有作者内心的谦卑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作者从红楼一梦中醒来,发现人生亦不过一场春梦,那些美好的事物,再要伸手去触摸,哪又能够找得到它们的痕迹。一切如梦幻泡影。

但是人生也并非虚无。晚年的胡适,就曾在诗中感叹:“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梦幻的背后,是一种觉悟。面对万事万物,更加懂得珍惜,更加对懂得敬畏,也更加懂得谦卑。

伟大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写的也是曹雪芹一生的觉悟,字里行间写满了他人生里的爱与痛,更有着深深的慈悲。

因此,蒋勋读了几十年的红楼梦,到最后,认为它就是一部佛经,每一次读,都把它当作佛经来看。

你看,作者开篇就自云他一生风尘碌碌,一事无成,他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格外地念及当日自己生活里所有之女子,觉得她们的行止见识,都在自己之上,不忍她们因为那一场灾祸就此被泯灭。

他内心里没有个人的悲乐,怀着的始终是众生。愧疚与悔恨,也只是徒增伤感,何如以最谦卑的姿态去回顾过往,记录过往,扬人的之美善。

他这为“闺阁昭传,阅人耳目,破人愁闷”的一番自白,也就道出了自己笔墨的关键所在,它要以最谦卑的心,道尽红楼女儿们的美好。

小说中的贾宝玉,也因此成了最谦卑的一位,时时奉女儿们赛过元始天尊、阿弥陀佛。相信那宝玉就是作者的化身。

这是作者对红楼女儿的慈悲。两府里,大家穷奢极欲,致使家败人亡,作者回忆往事,一时间想到的也似乎不是批判与责怪。

他依然心怀谦卑,只说自己享受了好的生活,却背弃父兄的教育之恩,辜负了老师朋友们平日对自己的规劝之德,最终百无一用,半生潦倒,更无能去补苍天,挽救自己的家庭于败亡之中。

这也就是罪己好过罪人的道理了,实乃可敬可叹。其实,实事就摆在那里,大家心底都有一杆秤,又何必自己费口舌说他人的不是。得罪人不说,也未免显得自己没有格局。

开篇有作者此等自白,《红楼梦》也必然是一部最有格局的小说。小说中人物的是是非非,作者不轻易褒贬,而是任随他人评说。 谦卑,也就是社会交往中的一束最美的花朵。它的底色是与人为善,对他人的敬畏。人生在世,行事说话,都当如此。红楼梦可当佛经读,也正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内心时刻饱含着“谦卑”这两个字。

珍爱红楼梦

伴你轻松读红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