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连神数》215课详解之五:第六十一~第八十课 | 原梓番博客
第六十一课 方离发福生才地,又入堆金积玉门。
解释:刚离开了好运发财的地方,又进到了金玉满堂的大门之内,富贵伴随之象。但除富贵之外,并为提及人生的其他方面,如事业、健康等。
第六十二课 须放开肚皮吃饭,切站定脚根为人。
解释: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站定脚跟是一种形容,说的是稳扎稳打,不要一遇到事情就乱了方寸。
第六十三课 进一步门庭,添十分春色。
解释:光明的前途触手可及,或者说只要付出很简单的代价,就可以得到赏心悦目的风景。
第六十四课 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
解释:弱柳遇春风则猛长,新苗因细雨而茁壮。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最重要的帮助。
第六十五课 莫作愧心事,哪怕鬼叫门。
解释:这是《增广贤文》里面的俗语(所以我的观点一直是,《巧连神数》非诸葛武侯所作,里面用到很多唐诗、宋词、明清俗语)。其实就是劝人不要做亏心事,因为心理素质的原因,得这一课的当事人,做了亏心事会格外揣揣不安。
第六十六课 可也。
解释:很有本事,无论做什么事,都可以。
第六十七课 不能。
解释:这个是白话文词汇,得此课的当事人,似乎作什么事都不能成,准确的说是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并没有说‘不成’,只是‘不能’。
第六十八课 割鸡之事,焉用牛刀。
解释:杀鸡是用不着杀牛刀的,用手就可以杀鸡。大材小用,蜗居一隅,才华不得施展之象。
第六十九课 雏鹊有巢,雏鸠居之。
解释:鸠占鹊巢是个成语,斑鸠自己不会筑巢,只好抢占喜鹊的巢穴。课表里没提哪个是主体,所以得此课的当事人可能是两个极端:要不然就是劳动果实总被别人剥夺,要不然就是总去霸占别人的劳动果实。
第七十 课 琼浆润口,甘露滋心。
解释:琼浆说的是用美玉制作而成的一种浆液,据说喝了可以成仙。目前比较容易找到的记载,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洪秀全,定都天京以后,整日享乐,其中一项就是每天都要吃一块玉。我没研究过物理原因,但按照记载中的描述,似乎玉煮到一定程度,就变得可以食用。这种玉浆是很润口的(估计现在也没人喝过),另外甘露是对身心有益的。这句课表的意思是身体享受非常舒适。
第七十一课 星移斗转,除旧换新。
解释:这一句课表,象征着变革。得此课的当事人,需在变革中谋求新生。
第七十二课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释:挣危险钱。大概相当于搞影视投资,砸了就是一分不剩,赢了很容易一步登天。
第七十三课 乌蚌相持,鱼翁得利。
解释:应该是传抄过程中的错误,乌和蚌是没法向争得,因为乌鸦不属于水滨鸟类。应该是‘鹬’出自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原成语说的是,一只鹬(仙鹤类的飞禽),想吃蚌(淡水大扇贝),嘴进去后,被夹住。蚌不松口,鹬无法起飞。被渔翁发现,两个一起抓走回家煮了。形容两败俱伤,被第三方得利。与之前的课表相同,这里也并没有说主体是谁。可能是渔翁,也可能是鹬蚌之一。总之,是容易陷入三方或多方矛盾的表征。
第七十四课 凤毛济美,麟趾呈祥。
解释:两个成语,前一个成语本意是说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继续做官。或者说跟父亲一样优秀。引申意思是说家中后代人才辈出,且前辈也是人中翘楚。后一个成语是恭贺家中生了儿子。用武侠小说里的一句话来解释,便是“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第七十五课 芒阑竟秀,玉树生香。
解释:前两个字应该是手抄本传递时的笔误,因为‘芒’与‘芝’字体近似,而‘兰’的繁体是‘蘭’。所以应该是芝兰竞秀,玉树生香。是形容节操高尚,品德纯洁,名声在外,受人尊重。
第七十六课 不危不陷,去而复反。
解释:这一条应该也是传抄过程中的笔误,因为繁体的险字,右侧是‘人一口口人人’,所以被误抄为‘陷’。这一句课表用俗语解释就是‘富贵险中求’,但凡没有风险(或说危险)的事情,做了多半也是白做。所以说‘去而复返’
第七十七课 太阿倒持,与谁有益。
解释:太阿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著名的宝剑,与干将、莫邪、鱼肠、赤霄等名剑齐鸣的神器级别产品。相传为干将所铸。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倒着拿太阿宝剑(剑尖冲自己),这样对谁能有好处呢?对谁有好处不得而知,但对自己肯定是没有益处的。此课表意味,当事人应当少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
第七十八课 春暖鱼化,秋高鹿鸣
解释:鱼化,有些不可理解,应为‘鱼肥’。春天,河里的鱼很肥,秋天,有鹿在野外鸣叫,衣食无忧,风清气爽之象。
第七十九课 傍虎吃食,有损无益。
解释:在老虎身边吃东西,存在着被老虎吃掉的危险,却得不到什么好处。(写到这里,我无厘头的忽然想到,若有个人在老虎旁边吃东西,然后开直播,肯定会有很多人双击666,送飞机游艇火箭炮……)
第八十 课 树欲静,而风不息。
解释:被动、成为海潮中的一分子,或大时代趋势下一个随波逐流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