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 | 函君 :张家大院百年风云史中(2)

【巴蜀之地】

文:函君

图源:堆糖

第十四章

话说承本进京做官这几年家眷都没在身边,日常生活料理都是由他最贴身的仆人小顺子一手操持,皇上赏封的府地——“顺天府”里一直没有女主人,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膝下三个儿子,整个张家都需要玉儿来管理,短时间玉儿也不可能离开张家湾来京城陪伴承本。

老佛爷看在眼里,心里明白,为了承本能更好地效忠于她,她还是动了一番心思,决定亲自为承本找一位侧室,但这个女子必须秀外慧中,这样才能让承本满意。挑来挑去,发现自己有一位远房亲戚,就在北京城里,府上也比较富裕,他们的女儿慧茹从小就接受了教育,知书达理,聪明可人,生于咸丰十一年辛酉岁七月二十三日,即1861年,比承本整整小了二十岁。老佛爷想起给承本做媒的那一年,慧茹刚好17岁。老佛爷差人去把慧茹的父亲接进宫里,一问知道慧茹还没有说人家,于是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慧茹的父亲当时受宠若惊,忙答应下了这门婚事,现在就差承本那边了,只要同意,新娘子就可以过门了。

一日午饭后,老佛爷高兴地品尝着承本专门为她调制的美容汤,吩咐李莲英把承本传到内宫。承本急速来到老佛爷殿前:“承本向老佛爷请安,恭祝老佛爷吉祥。”

慈禧打量一番承本说:“承本啊,你进宫已有五年了,夫人一直没在身边,总不能这样一个人孤单地过日子吧,我准备把自己一位远房亲戚的女儿说给你做侧室,以后就由她来照料你的生活,不知你意下如何?”

承本本想推辞一番,可看见老佛爷是出自真心关心自己,怕惹她不开心,只好跪拜道:“谢老佛爷的恩典,不过我们张府有家族规定,娶侧室的事还望承本回禀父母双亲大人后再回老佛爷的话。”

慈禧素来知道承本是位孝子,于是含笑道:“好吧,你尽快把这一喜讯禀报你的父母双亲,同意后就择日娶新娘子过门吧。”

承本马上派小顺子带信快马回了趟张家湾,在信中把老佛爷说媒的事禀告了父母大人及玉儿。序泽收信后很是欢心,毕竟朝廷待我们张家不薄,况且又是老佛爷亲自做媒,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玉儿知道后也很高兴,自己长年没在承本的身边,那里是该需要一位女人来料理承本的日常起居生活。小顺子临走时,玉儿还给未来的妹妹送了一件亲手缝制的,带有湘西土家特色的新嫁衣和一对玉手镯;婆婆美珊也把自己早年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首饰中,选了一条翡翠项链送给了这位即将过门的新媳妇。并带话给承本,希望今后慧茹能和他一起回张家湾让老人们见见。小顺子不敢在张家湾多逗留,稍许休息了两日就起程返京了。

话说这位张家未来的新娘子慧茹本家姓崔,生在北京原籍直隶河府,府上一直在京做个小官,从小就知书达理,伶俐乖巧,身材苗条,让人过目不忘。承本一见到慧茹就很喜欢这位灵巧的姑娘。那时承本正值中年,成熟稳重,在慧茹的眼里夫君就是她的天、她的地,非常崇拜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温柔、体贴,很让承本感到舒服,觉得一生能拥有两位不同性格的夫人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满足了,自此别无他求。

后来的几十年,承本在京城就职期间从不倨傲临人,总是那么谦虚,在大臣们中间口碑极好,不贪不受贿,是难得的一个清官。别人都把自己的家眷带到京城,置房置宅,娶几房姨太太,而承本始终都只拥有结发夫人玉儿和一房侧室,多次写信安慰家人要好好地在张家湾生活。

就是在张家湾,序泽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儿子在京城高居要职,显摆出与其他富家的区别。张家大院还是往日那样地平静生活,子孙后代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因此向承本提出过什么过份要求,安置任何一位亲戚在京城做事。

这就是九锡公的后代啊,在古代那种以权谋世的年代,能有几人做到这一点?九锡公的子孙们就做到了,这也难怪时隔百年之后还有张氏的后人为九锡公写赞文,也会有我这篇小说的问世。

第十五章

这位慧茹夫人过门一年多以后为承本生下了一个儿子,这是承本第四个儿子,取名崇燕,字子京号桂山,生于光绪五年已卯岁十月二十日,因婴儿偏胖,生他的时候慧茹流了很多血,请了宫中最好的太医来看,熬了一晚上才把这个儿子生下。承本38岁的时候又得了一个小儿子,心中自然欢喜,只是心疼自己的夫人慧茹身体,心中不免感到非常难过。从此后慧茹落下了月子病,每天都要靠中药来调理。

承本写信给家里告诉了慧茹生下儿子的事,并把慧茹目前的身体状况告诉了家人,可能一时半会还不能让父母见上孙儿。父母和玉儿既高兴又担心,让慧茹好好调理身子,等养好了再把孩子带回张家湾也不迟。

承本请来一位奶水充足的奶妈来喂养自己的儿子,慧茹除了每天养身子外,其他的事情都不用再操心了。按理说慧茹嫁给承本这样一位好夫君,本该好好享受一下夫妻恩爱,只可惜这位女子命薄,无福享受这温情的家庭生活,一年多以后就病得奄奄一息,临终前慧茹握着承本的手说:“夫君,妾舍不得你和孩子,没有好好地服侍你,却让你每日为我操心,孩子还这么小,我死了以后就让奶妈带他吧,你再纳个小妾好在身边照料你,望夫君把我们的孩子教育长大,妾在地下会永远保佑你们的……”

承本流着眼泪把慧茹抱在了怀里,承本是位性情中人,与慧茹结婚三年两个人从没红过脸,非常疼爱这位可人的女子,现在自己心爱的人儿就要撒手归去,怎不让承本揪心啊,幼子还这么小,想起这些,承本止不住哭泣了起来“茹儿,我不让你离开我们,你不能这样狠心,你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慧茹费力地用手帕轻轻地擦去承本眼角的泪水,含笑说:“妾虽然只活了20岁,但能拥有夫君这么多的疼爱,妾已知足了,没有任何遗憾了...”说完一口气没上来就去了,承本把慧茹紧紧地抱在怀里,久久不想放开......

老佛爷知道慧茹病逝的消息后,直摇头惋惜,可怜的姑娘没有福气啊,给你找了个这么好的夫君可你只享了几天的福,便派人专门送些忌品去顺天府吊唁。

承本在京城一幽静的地方买了一块墓地,把慧茹安置在了那里,四周种植了几株小松树,让它们陪伴在慧茹身边。崇燕那时还不到两岁,刚会喊娘,他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一个劲地在奶妈怀里哭闹,让亲娘抱抱,惹得这些大人们哭声更响了。承本那几日茶饭不思,人一下就消瘦了许多,身边的侍从们看了都心疼。

看到女婿这么厚爱自己的女儿,慧茹的父亲稍许心安了一点,觉得自己的女儿命太薄了,无福来消受啊......

第十六章

就在慧茹生病的那段时间,张田氏的身体也是一落千丈,玉儿知道承本正在为慧茹身体的事操心,也就没有把母亲病重的消息告诉承本,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承担了下来,每日都在床前照料婆婆,让婆婆临终前不感到孤单、寂寞,尽双倍的孝道。序泽看在眼里,十分佩服自己的这位大儿媳妇,承本没有在身边,有了这么一位贤淑的媳妇也感到一丝的安慰了。全家人都很尊敬玉儿,凡是家中的大小事情都要让玉儿来定夺。

一晃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承本的母亲张田氏因病在光绪六年庚辰岁四月初六日去世,终年58岁。弟弟承相写信把母亲的死讯告诉了在京的哥哥,承本闻讯后非常悲伤,自己一生最敬重母亲大人,严母出才子啊,没有母亲的严教也就没有承本今天的飞黄腾达。当时光绪皇帝和慈禧皇太后得知后破例准许承本回张家湾为母亲奔丧,可承本因京城事务繁忙,加之慧茹身体病重身边不能缺少他,断然谢绝了主子的一番心意,仍然操持着自己一系列的公务和家中的事情,尽一位丈夫的责任。承本没有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慧茹,怕她伤心过度加重病情。承本自己把痛苦承担了下来,派人快马加鞭给家中传递了一封家书,讲述了家中的事情,自己不能为母亲奔丧,希望父亲能够理解和宽容。

序泽接到书信后得知儿子无法抽身回来操持母亲的丧事,孙儿尚小,媳妇又在病中,心中很理解承本的苦楚,知道内人张田氏不会怪罪这个儿子,张府几代人就是这样人品绝佳,处处为别人考虑,所以才会教育出这样的好子孙。

序泽就把料理丧事的任务交给了小儿子承相去处理。小儿子承相也是位很有才华的男子,从小在哥哥的影响之下,认真读书,只不过家中不可能让两个儿子都出去做官,必须要留一位在家主持家政,因此承相就属于半读半耕的状态,既是书生又是一位卓越的商人。他很聪明,承本长年在外任职,这位兄弟就把整个张府大院管理得井井有条,虽然嫂子是位很能干的女人,但毕竟是位女的,在当时的古代社会,大户人家的夫人是不允许在外抛头露面的,外面的社交应酬就只能靠这位小叔子去打理。

弟弟承相尽心按照父亲的意思去操办丧事,那时父亲也是有病在身,不能过度悲伤,很多场面就没有让父亲亲自参与了。儿子、孙子们都知道这一对老两口感情甚佳,几十年风雨生活在一起,另一位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伤心的程度更是无法形容。母亲娘家也派人来吊丧,大庸城里的那些有名望的人都陆续来到张家湾为这位贤德的夫人吊丧,那些天,天空都是灰暗的,每天都在下雨,连老天爷都在为失去这样一位贤淑的女子哭泣……整个张家湾都笼罩在一派悲伤的气氛当中。

承本呆在京中的那些天也是茶饭不思,他知道懂事的玉儿会代替自己在母亲的灵堂前守孝的,可身为张家的长子,由母亲一手抚育长大,母亲的晚年自己都无法在堂前尽孝,真是忠孝不能两全呐。心中的那番愧疚无法对外人叙说,只有身边最贴心的管家才会明白承本老爷的心思。

就这样一生陪伴序泽的好夫人含笑离开了人世,可以说她的一生应该是值得满足的,没有任何的遗憾。首先是嫁了一位好夫君,夫妻恩爱几十年从没红过脸,青梅竹马、举案齐眉、夫唱妇随,是当地夫妻和谐绝好的楷模;其次是养育了两位成才的儿子,这中间凝聚了母亲多少的心血......被儿子们奉为最尊敬的母亲大人;再次是获得了当时圣上授予的“宜人”封号,此等地位在当地没有什么大户人家的夫人能比得上她了。孝敬公婆、遵守张府的戒律,严格教育儿子、孙子们,一生都献给了张府的育人教育,可谓先师。

张田氏落葬于大庸县城东前社溪古楼门下田家溶地,据《张氏宗谱》记载,当时承本失去母亲后很是悲伤,曾经给好友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年鉴的陈兆文写信,那时陈兆文在桂阳任职,叙说母亲离去后的悲哀,请求好友为母亲的墓碑写一则墓志铭,告慰母亲大人的在天之灵。陈兆文收到此封书信后,亦很悲痛。早年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曾应承本的热情邀请来张家湾呆了几日,期间深刻地体会到这位母亲的慈爱与众不同,加之承本经常在好友面前念叨母亲是如何如何地养育自己,是怎样一位的好母亲等等...所以时隔多年以后,陈兆文对这位母亲印象还是那么地清晰、深刻,于是连夜拟了一则墓志铭以作哀悼。此篇比较长,在这里就不多加转载,只把文中最后一段总结性的语言呈现给各位读者。

“赋性端静,地道有常,持躬利物,帏义之将;

以揆大度,如海汪洋,尽厥职事,孝养高堂;

哲嗣并峙,贻谋允藏,功存宗 ,德配蒸尝;

宜封于国,宜称于乡,刻铭幽宫,万世之藏。”

第十七章

母亲走了一年多以后,父亲序泽因思念母亲忧伤过度也离开了人世。接到噩讯以后,承本再也无心呆在京城,再忙他也要返回张家湾为父亲大人奔丧。父亲是张家大院的一片天,没有了他,张家大院就缺少了生机。父亲一生优雅地做人、做官,处理任何问题都是考虑得非常周全,是位追求完美生活的男子。母亲的离世对父亲的打击很大,一个人经常呆呆地坐在母亲生前喜爱的地方沉思,抚摩着母亲爱弹的古筝,弹奏出母亲最爱弹的乐曲,曲调哀乐悠长,蕴涵着夫妻二人几十年的感情生活。孙子们经常跑过来让爷爷抱,逗爷爷开心,媳妇们对老爷子也照顾得无微不至,可所有的这些都代替不了爱人的抚慰。序泽一生只爱着自己这位好夫人,没有纳过一房妾,在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是多么地可贵!他把爱情看得非常神圣......

话说承本得知这一噩耗后,急速向老佛爷禀报告假,老佛爷知道一年多以前承本就没有回去为母亲守灵,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让他安心地守几年灵,尽位长子应尽的责任。下旨马上把光禄寺的工作安排妥当,派位可靠的人暂时顶替三年,那时光禄寺在承本的管理之下早已走上了正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地控制,加上他也培养了几位得力的副手,就是承本不在京城这三年,光禄寺照样可以正常运转。

承本带着幼子及奶妈和身边伺候的几个家仆,第三日就离开了京城,快马加鞭返回湘西张家湾,此次回来随车还装了些宫中那些好友送的祭品,老佛爷也派人送了一份。承本是拒不接收这些祭品的,前阵子刚为慧茹举办了丧事,劳费了那些官场上的朋友,这次父亲去世又惊动大家,承本的心中实在过意不去,承本素来是个知恩必报、重感情的人,所以来京这些年结识了许多有名望的好友,圈中人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可这次情况不同,父亲是位得高望重的人,宫中那些好友听说老爷子离世了,都非常悲伤,谁家没有个灾呀,况且湘西人的性格是很豪爽的,类似这样的祭品是不能不接收的,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承本素来是位清官,银两是从来不接收的,薄薄的祭品再推辞的话就显示自己太不领情,就当今日收下,今后别人有难的话,再还上这份人情债吧。

承本回到家中,见到几年没看见的儿子们都长高了,心里有些安慰,但自己的两位高堂不再了,再也看不见双亲大人,小时候父母养育自己的一幕幕情节仿佛还在昨天...而父母也看不见自己最小的这个孙子,想起来真是感到对不起两位老人家。玉儿从奶妈手里抱过崇燕,疼爱地看着他,孩子很乖,照着奶妈的吩咐开口就叫娘,一下子玉儿的泪水就出来了:“孩子,我就是你的亲娘,一辈子的亲娘... ...”把脸紧紧地贴在孩子的脸上,搂得更紧了... ...自此玉儿就把崇燕当成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抚育长大,崇燕对玉儿母亲非常孝敬,后来全家人一起在京生活期间,崇燕对老母亲都是虚寒问暖,一直养老送终,这些都是后话了。

承本跪拜在父亲的灵堂前,身穿白色的孝服,头裹白色的孝带,热泪盈眶,全家人看见哥哥回来了,都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刹时间张家大院哀乐与哭声混杂在一起,让人悲伤不已... ...

老爷子走了,自己最喜爱的长子和孙儿都回来守孝了,这样序泽的在天之灵可以感到欣慰了。三年的时间身边都会有儿子的陪伴,父亲在地下不会再感到孤独和寂寞,他们父子间的灵魂是相通的。

承本回来的第二天,大庸城的县令和那些当地有名望的人都来到张家湾哀悼,承本虽身居京城三品官员,地位显赫,可丝毫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前来致哀的各方人士都是彬彬有礼,率令张府大院的全家老小感谢上门致哀的人,一一躬手相回。承本一生最好的朋友鸿勋也从长沙赶了过来,他那时已是担任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湖南督学使者。老朋友几年没见面了,相见后要说的话很多,可在这种情况之下鸿勋对承本说得最多的就是让他节哀。

承本请求老友鸿勋为父亲写一篇墓志铭,以表父亲一生的功绩,让后人永远牢记、缅怀。鸿勋欣然接受,命手下当场拿来纸张、笔墨,就在张府大院里连夜书写了一篇《诰封奉直大夫训导张公墓志铭》,该篇文字生动、概括了序泽一生的功绩,言简意赅,令人看后无不为之动容。此篇墓志铭后来整理《张氏宗谱》时已全文载入,在这里我只截取一段文字以籍读者:“公博览强记,熟于前代记载治乱之理,施设之方。喜谈时事得失,人物藏否,慷然欲用其才。遇事详审,精密议论,持大体,为人谋必忠,已诺必践。他若修祖墓,宗族,救荒平,诸善举与颂弗衰。余于是知公之为人也。”其余的段落就不对文中文字进行详细叙述了。

承本把父亲安葬在大庸县城南木旮孙冢冈地,这块地系咸丰元年价买胡炳南一契,南抵侯姓水沟,北抵胡姓茔地水沟心,西抵宾兴田,东抵张姓茔地以河岩缇脚为界,四面埋石为界,可谓是块风水宝地。从此后序泽就在这里守望着他的子孙后代,保佑着张家大院的后人们平平安安,代代香火不断。

承本送走了参加出殡的亲朋好友,开始呆在张家湾的张府里静心为父亲守三年的孝,这是承本进京做官几年来呆在家中最长的一段居家宁静的生活。那时祖母张李氏已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早年丈夫去世,如今心爱的长子也离开了人世,老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很是悲痛,好在有几位可心的孙子和重孙们守在身边,老人也没有感到多少寂寞了,心里自然也放下了许多。

(未完待续,敬请下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