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轩的故事》到古典园林的当代演绎
本报记者 张丫
16日,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办的“园林之眼·城市之心”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周启动,围绕明轩建成40周年的主题,推出音乐、展览、论坛等五大门类多项活动。从为期一个月的《明轩的故事》影像展到4场“大咖说”系列云论坛,曾远渡重洋的“明轩”再次回归大众视线。40年前,它是“中国园林出口的开山之作”;40年后,又化身“他山之石”,引发古典园林当代价值的探讨,开启重新思考古典、传统、遗产的时代。
古典园林要与当代产生联结
在网师园国际文化交流周上,首场云论坛“从‘殿春簃’到‘明轩’——构建古典园林的后人文时代”在网师园撷秀楼举行。论坛主持人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独立策展人唐克扬表示,“中国园林”必须是“活”着的,它要对当代人产生意义。
在2010年和2008年,唐克扬分别策划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和德国国家收藏馆“活的中国园林——中国园林展”。他表示,当代人如何去“看”园林是当下要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代多重环境之下,观察园林的视角也在发生着变化。他在策划“中国园林展”时就强调“当下此时”,十年过去,他依然认为要从看似严格拘谨的“古典”和不断变更的当代生活中,去探寻两者对接的可能。
“‘中国园林’是经过再次定义、重新组织的一个范畴,它是为今天的生活存在的,因此也是‘活’的。如何把园林变成一个与我们生活发生密切关系的场所,探讨园林在当代生活中的可能性,是我们给自己和后代的回答,一个重新思考古典、传统、遗产的时代正在开启。”唐克扬说。
当代应赋予古典园林“公共意义”
“古典园林”对当代生活的借鉴,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上尤为明显。
建筑师马岩松主持设计了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加拿大“梦露大厦”、朝阳公园广场和胡同泡泡等建筑和艺术作品,他通过作品解说园林艺术与山水城市的密切关系。他将园林中的“水”“古建”“假山上的洞”以及借景等艺术手法,融入设计,呈现出一座座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的当代建筑。
“我在主持设计海南的一座白色图书馆时,就想到园林假山石上的‘洞’。洞代表一种层次,通过洞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是文学感;而坐在海边的图书馆里,透过建筑上的‘洞’看海,会有空间感。空间带给人们很多精神上的旅程。”马岩松说,幽曲、深邃在建筑空间上的运用,很多时候是受了园林的启发和影响。
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工学博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校聘教授段建强,通过“径、景、镜、境、经”来解说园林,他认为当代人对古典园林的价值判断、保护利用,要回到人与园林本身的关系来思考。
“其实园林与当代生活是非常远的,我们来到园林是为了寻找过去的文化与历史。”段建强说,园林是历史与现实跨时空的镜像,园林的文化交流在现代的作用,也才刚刚开始。园林传承数百年,甚至千年,每一时代的意义都不同,而当代能赋予园林的是它的公共意义。“过去园林是私家的,如今变成公共的。当代人要不断尝试和实践,如何置入当代公共生活、公共事物,让未来的孩子们能享受到当代赋予传统园林的更好方式。”
看《明轩的故事》,讲园林故事
16日,在网师园五峰仙馆,《明轩的故事》影像展拉开帷幕。正如独具匠心的造园手法一般,展览以“拉门”的形式展开,十余块“门板”叠在一起,合则如“铁门”,拉开即“屏风”,细数着明轩的“诞生”过程,也吸引着游客不停地拉“门”、推“门”,探索着明轩之源、园林之趣。
展览分为五大板块,从参加建造的人到建造明轩所用材料,从东园明轩实样的建造场景到纽约明轩的实地施工,都一一呈现。这些由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东亚部、苏州园林档案馆、苏州园林博物馆和耦园管理处等多家单位提供的文献资料,较完整的还原了明轩走向世界的全过程。
网师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的展览分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展览是通过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平台展开,采用“开放式展览”,一方面推出系列文章,一方面向社会征集关于明轩和殿春簃的相关资料,通过“明轩”发掘更多园林故事。“同时,结合当代文化的多元性,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现代转化,突破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边界,打造网师园‘小园极则’的国际定位及文旅融合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