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隆大教堂邂逅管风琴
科隆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如同在欧洲其他国家旅行一样,在德国参观最多的就是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教堂。这些教堂都会建有高高的钟楼和庄严的圣坛,钟楼高耸以此更能接近上帝。庄严的圣坛都会有唱诗班的位置,几乎无一例外,以便赞美之音能直达天庭。而稍具规模的教堂还会为唱诗班配置一架巨大的乐器——管风琴,以此赞美上帝的完满。我很喜欢管风琴,有点着迷。
有声的建筑
我喜欢活的、有声的建筑。观塔,最好层层檐头上,风铃叮当作响。游庙,最好梵音喃喃,钟磐清幽,木鱼笃笃。至于参观教堂,自然是希望乐声萦绕其间,而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存在于想象之中。我在德国西部的鲁尔工业区,一个叫埃森的城市住过几周,曾经找了个机会,星期日的上午,跟当地的居民一起,在城中古老的教堂里,旁听了一次完整的弥撒,聆听了信徒们赞美上帝的歌声,还排队领了一趟圣餐。尽管我并没有宗教信仰,但我能感受到周围的人对那美好世界的祈望、虔诚和敬意,这种气息让人的内心很平和安静。只可惜,那个教堂里没有管风琴。
我真希望有一天能在教堂里听到管风琴的奏鸣。这种诞生了两千多年的乐器几乎可以说是教堂的专有乐器。历史上又有那么多音乐家为其谱写了大量的乐曲,并且以能担任某一教堂管风琴专职演奏师为荣。尤其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管风琴曲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他音乐作品的基础和核心。他几乎一出道就担任管风琴师,直到辞世。管风琴精湛严谨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的结构,无不彰显出人类的高超智慧,莫扎特称其为“乐器之王”。我对这个体型巨大的乐器充满了好奇,每当在教堂里面对那些排布得华美而庄严的长长音管,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敬意,内心总会冒出那个想在教堂里一听为快的愿望,总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够实现这个心愿。
科隆大教堂外景
不可超越的高度
2017年夏天,我受德国博世基金会的资助,在德国开始一个纪录片的前期调研工作。7月底一天,我坐火车自杜塞尔多夫去往科隆,打算去看那个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再逛逛这座横跨莱茵河两岸的繁华都市——德国的第四大城市。
火车刚一接近科隆火车站,还没进站,两座又黑又高的尖塔就隔着车窗赫然出现。我很吃惊,尽管事先也算做过一点功课,但身处其中,还是惊异了点——列车仿佛是与其擦肩而过一般,科隆大教堂距离铁路轨道也太近了!
走出车站,迎面就是一座黑色的巨大建筑——科隆大教堂。几乎没有广场,也没有其他附属建筑,只有两座尖尖的塔楼直指天穹。之前看的一些资料里说,科隆大教堂黑乎乎的外貌是由于工业污染所致,如果这是真的,这倒给这座中世纪的建筑增添了更多神秘和古老的色彩。塔楼瘦削的尖顶上,铜铸的圣母双手高举着小耶稣在阳光下熠熠闪烁。
科隆大教堂于1248年8月15日奠基,建建停停,图纸又几经失而复得,直到1880年10月才算完工,历经六百多年,但维修工程至今依旧不断。此时,一个塔楼正在维修中。大教堂高142米,要登上钟楼,则要跨越五百多级台阶。科隆市为了保持大教堂在这个城市无与伦比的神圣地位,政府作出了一个决定:至此以后,科隆其他所有的建筑均不得超越科隆大教堂的高度。
科隆大教堂是一座体量巨大的哥特式建筑,高耸又轻盈,细节极其丰富细腻。教堂内外布满了一件件生动的石刻雕像,展现出圣经中的人物和故事,令人目不暇接。我更喜欢那些从墙面屋顶一跃而出凌空欲飞的各色精灵神兽,浑身充满鬼魅之气,满面恐怖与黑色幽默,充分体现着哥特文化的特色。
我朝教堂双塔下的大门走去,一边不由自主地抬头仰望塔顶上的圣母雕像,仿佛那里可能真的更接近天国。大门前站着两位身穿大红袍的执事人员,维持着进出次序。穿过层层递进的尖拱大门就进入了中厅。中厅与两旁的侧厅宽度相当,高度却要高出许多,几乎高了两倍。因此中厅显得窄而高,向上的气势十足。中厅由两排高耸修长的集束石柱,拔地而起,与条条肋状拱相接支撑起尖肋拱顶,并框架出这个轻盈向上的极空阔的中厅。阳光透过穹顶和两侧镶有彩色玻璃画的高大长窗,把特有的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之光洒下,四色斑斓的光仿佛带来天堂的光明、永恒的爱、信仰的力量、希望与未来,这种气氛使我感觉自己也有了一些超凡脱俗,身体感官不由自己地沉入一种宗教信仰的虔诚里。
科隆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
缓步穿过一排排雕刻精美的木制祈祷椅,一边欣赏每根集束柱上的石刻雕像。雕像悬置于石柱之腰,仿佛飘在空中一般,其间精美安祥的圣母着实让我神思了许久。在中央大圣坛,我看到金碧辉煌的“三王龛”,其由黄金、宝石和奇珍组制而成。东方三王的遗骸和三王髑盒即藏于此。科隆主教堂也因此成为基督徒的欧洲朝圣地之一。圣坛很大,两侧有104个供信徒礼拜的座位,并设有专供教皇和国王的专席。这些席位由厚实的木料制成,扶手处雕刻着有力的纹饰,与材质相得益彰,非常具有德意志的情调。两廊侧厅宽大,分割成若干小的主题圣坛,圣烛支支长明,信徒面色庄严,仪态虔诚。环顾四周,大教堂内圣画精美,圣像庄严,圣龛沉凝,目之所及,一切都非常庄重协调。
科隆大教堂内圣烛长明
王者之声
我在四处游走,却没有看到通常在这种规模的教堂里一望可见的管风琴风管。后来我发现,科隆大教堂的管风琴风管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高悬于二层的窗间墙,一部分置于一层一通道处。这与我对管风琴风管通常在教堂放置位置的记忆差距还真不小。
正在我对此觉得恍惚之时,教堂里忽然起了小小的躁动,几位身着大红袍的执事人员,开始悄悄地请一些参观者退场,同时入口处也封闭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担心我也会被请出,但当我与执事人员的目光相遇时,他们却仿佛对我视而不见,仍在继续劝说其他人离场。
留下来的人开始向中央圣坛聚拢。我也慢慢走到距圣坛稍远的一个位置坐下。一切都安静下来。
此时圣坛上出现一位身着白色长袍,略上年纪的神父,他站到宣讲台上,开始诵读诗一般的文稿,随着朗诵的节奏,空中忽然传下悠长旷远而又独特的长鸣颤响,沉稳圣洁之声飘向人间。我的心为之一震,天啊,真的是管风琴声音啊!继而有乐声自下而起,初如轻潮涌动,渐如洪流奔腾,旋飞翻转,优美的乐曲弥漫了整个教堂。中央圣坛上,神父口中吟诵的诗句,时长时短,有时高亢激昂,语出如电直上拱尖穹顶,有时低婉呢喃,若游丝飘乎廊下柱间。它像一位游吟诗人游走天地间,咏颂人世的悲欢情愫、人神传奇。而此刻,管风琴发出的乐声,时而悠扬嘹亮,时而轻柔温婉。管风琴那特有的音色和音域,展现出每一个音符的精髓,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的音乐在教堂里震荡、飘摇、旋响。
大约三十分钟后,诗尽曲散,余音袅袅。我沉浸在管风琴的宽广音域中,享受它优美的音色,畅神于乐曲的激荡、悠旷与明亮。这便是王者之声、乐器之王管风琴了。庆幸我的运气,居然真的在德国,在科隆大教堂里,圆了一个很久以来的心愿——在教堂里听一次真正的管风琴演奏。
文 | 胡迎迎
摄 |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