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孩子早早识字并不用拔苗助长
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父母不用给孩子设限。
现在的人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每个孩子都很聪明。只要家里有小孩的,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比如玩手机,一个老人需要学习很久才能够掌握的操作,一个两岁的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学习速度非常快,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非常快地学会某些知识和技能。如果家长担心某些知识或技能会伤害到孩子而不敢让他学的话,他就会学得很慢。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滑板车,有的家长大胆放手让孩子骑,孩子刚会走路不久就学会了玩滑板车。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摔跤,迟迟不让孩子学习滑板车,结果孩子越大越害怕摔跤而不敢玩,以至于到了三四岁时才开始学会骑滑板车。有些家长可能就说自己的孩子的运动能力不足,其实孩子的运动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孩子很大的时候才敢会才会玩滑板车是因为父母一直不给他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劳动技能的学习上也需要父母给他提供机会,很多家长总是舍不得孩子劳动,觉得自己随手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为什么要折腾孩子呢,却没有意识到,你随手做掉的事情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比如有孩子上小学还不会自己剥鸡蛋壳,是孩子智商不够吗?不是,完全是因为家长一直帮他代劳了,所以他不会剥或不愿自己剥了。
父母的责任不仅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更要帮助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让孩子能够真正成长起来。父母要做领导者,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能够给孩子指明正确的方向。在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件事上,父母必须明白孩子终将自己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给孩子的不是鱼而是渔,要让孩子自己有能力和本领去解决问题。
近些年来,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希望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但还多父母停留在管理者的层次上,只是正确地做事,但忽略了做正确的事情,没有好好思考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要和孩子构建一种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正确地做事,讲究了规矩,注重了效率,把握了控制,如果忽略做正确的事情,就会像赶路走得很快,但最后发现方向错了,还需走回头路。如果只是赶路,走错了可以重来,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旦走错,想重走一遍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培养孩子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然后再采取具体的行动。
识字对孩子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父母应该帮助孩子识字。但有些父母会担忧孩子过早识字是拔苗助长,觉得孩子太小不需要教他识字。其实孩子识字需要顺其自然,但这种顺其自然不是说孩子自己长大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认识字。如果没有识字的机会,他怎么可能会识字呢。我所说的顺其自然,是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识字的机会,但不去进行专门化的识字练习,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慢慢识字。
我和妻子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就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当然了,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父母给孩子准备一些绘本,孩子会一遍遍要求父母讲绘本上的故事,最初的时候他们关注图画,但慢慢地就会关注到上面的字了。当孩子开始关注到书上的字时,父母就要有意识地指着字给孩子讲故事,只管讲,不要特地去教他识字。慢慢地,孩子就可能会认识其中的一两个字,随着反复刺激。他在其他地方看到同样的字也能认出来了,说明他基本认识这个字了。
一旦孩子开始认识字了,他的求知欲望就会被激发出来,有时会主动要求认字。父母千万要抓住这个机会,不要怕麻烦,有时间的话就写点简单的字让他人,特别是结合绘本上的字来让他认,这样孩子就慢慢增加了识字量了。
教孩子识字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键是父母有教孩子识字的意识,能够发现孩子开始渴望识字的窗口期,随时引导孩子识字。走在路上的时候,看到路牌或商店门头上的字,都可以用手指着读给孩子听听,不要管他认不认识,等次数多了的时候,他就会在不经意的一天里开口读出那个字来,让你大吃一惊。
一般情况下,只要父母有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识字,三四岁的孩子都可以开始慢慢识字了,等幼儿园读完时,读些简单的读物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由于孩子识字是在玩乐中完成的,可以说识字的过程没有任何压力,是顺其自然地识字,所以不存在拔苗助长,也就不会损害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反倒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潜能,是值得父母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