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藏品欣赏:春秋和田黄玉龙纹玉蠵
尺寸:周长:15.00厘米,宽处:2.60厘米,厚:0.5厘米。重:33克。
和田黄玉质。玉质油润,包浆厚重,
整器,满工雕琢减地浮雕龙纹。这种工艺,是春秋时期一个常用工艺。表面看,工艺有些繁复。
减地浮雕龙纹:龙首的鼻、颚、口、角等部位,以减地形成的卷云状、谷粒状、蝌蚪状浮雕纹样单元表现。各纹样单元间隔疏朗,浮凸显著。减地浮雕龙首纹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晚段至战国早期。从此类纹饰的工艺特征以及流行情况看,其当为不减地浮雕龙首纹发展演变的结果,这遵循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繁复、满密及简化、离析的趋势,战国时期盛行的谷纹便是减地浮雕龙首纹依此规律进一步演变的产物。
春秋脊牙。西周时流行的突齿到春秋时,大多演变成整齐划一的方形脊牙。脊牙的制作,需要综合勾撤、平凸、隐起等技法,难度远在齿牙之上。
虽然耳(或称角)的元素还是存在,但从另一面的打稿痕迹看,似乎已不再刻意地表现为龙纹了,简约的涡旋纹符号已然开战国谷纹的先声。精致的工艺,勾连间凹凸奇巧,在园周上分为均等六份的抽象龙形略有差异,已开谷纹之先河。
局部放大两百倍
放大两百倍透光图
放大两百倍局部沁色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