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学习盖派艺术的一些感受

盖叫天(1888年—1971)

  盖叫天老先生这次来北京演出、传艺,对首都戏剧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以七十有五的高龄,在舞台上仍能演出《武松打店》《恶虎村》《英雄义》等重头武戏,而且演得还是那么精彩,绝不是偶然的。这首先是党对于艺术事业和老艺术家的无限关怀与重视,使得老人心情舒畅,生活安定,可以更加全神贯注地钻研艺术;同时,老人对艺术无限挚爱、严肃不苟,六十多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所以才能长久地保持艺术的青春,直到今天,仍然生龙活虎般地活跃在红氍毹上。盖老此来,好像是钟馗耍了一套“驱邪剑”,一扫戏曲界中尚存的各种暮气,许多人都以“盖老七十五岁还能演《打店》,那么我呢?”来反躬自问,鞭策自己,纷纷表示要向盖老学习,发奋图强,励志精于艺事。

《八大锤》 盖叫天 饰 陆文龙

  盖老此来,对首都京剧武生演员更起了直接的巨大的鼓舞作用。解放后,京剧武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出现了很多优秀剧目和一些基础良好、很有前途的新人。但在艺术实践中,也还感到武戏在运用技巧表现人物、烘托气氛,以及形体动作一招一式的变化运用、照顾舞台画面优美等方面,还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看了盖老的演出,听了他的讲课和说戏,在这点上受到了很多启发。现在,北京的武生演员,已经掀起了一个向盖派艺术学习的热潮,通过这次学习,一定能使京剧武戏艺术提高一大步。

《乾元山》 盖叫天 饰 哪吒

  向盖老学习,我觉得不能仅仅以模仿他的外形,而达于形似为满足。一招一式地学习他的表演技法,这点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他如何做到形神结合,如何以精妙的艺术手段更准确、更优美的表现生活、表现人物,不止学他今天的“精”,也要学他当年的“冲”,并且进而了解他是如而达于“精”的。盖老最不喜欢别人亦步亦趋地模仿他,他教戏的时候总是反复地对青年演员们这样说:“同学们!我讲的东西,你们喜欢哪点就接受哪点,不喜欢的就算我白说。”我以为,这不单是老艺术家的谦逊,也是告诫我们,在学习前辈的艺术经验时,要结合自己的条件,学其精髓,不要泛取其形式。所以青年演员们向盖派艺术学习,不要急于求成,要求自己马上达到盖老今天的“精”,而是该翻的地方还是要翻,该冲的地方还是要冲,只要不是一味地只讲翻和冲,而要学习盖老那样运用技巧表现人物,使武打技巧和人物性格紧密结合。总之,我们要从外到内,从形到神地习。

《恶虎村》 盖叫天 饰 黄天霸

  盖老的表演艺术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而对他的演出,犹如是面对无数珍宝的宝山,目不暇给,美不胜收。要想谈谈他的艺术创作方法,倒成了困难的事情,因为它太深太广了。这里只能谈几点我自己肤浅的感受。

《武松打虎》 盖叫天 饰 武松

  他在艺术创作上有两条作为核心的原则:一是生活,另一是艺术传统。他善于把生活和艺术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作为继承和发扬传统,进行艺术创造的基础。他用“真假结合”这句话,概括了艺术和生活、继承和创造的辩证关系,既说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又说明生活不就是艺术;既说明继承和掌握传统的重要,又说明要根据生活,重新认识传统,进而予以丰富、发扬,但任何丰富和发扬,都不能完全抛开传统而另起炉灶。他常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这句话,他的许多艺术创造,都是遵循着这一法则取得的。把这句话应用在继承和创造上,我体会首先要精熟地掌握传统程式,这是基础,也就是“一”。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生活,琢磨变化,丰富发展,这是“二”、“三”,乃至“万物”。但变化发展的目的是使传统形式更精美、更丰富、更为表现出戏剧内容所需要,所以无论经过多少变化,最后还要回到“一”——程式来,但后面的“一”比之前面的“一”,发展了,提高了。实际上也就是从继承传统出发,突破了传统,最后再回来丰富了传统。他在《打虎》中,对武松醉步的创造,就是很好的例证。他认为,武松是个打虎的英雄,虽醉但不能有失英雄的气概。如果把他演成酩酊大醉,狼狈不堪,那么武松的英雄形象也要受到损伤。他的演法是:武松略带醉意,行走时酒不时微微上涌,步法稍有蹒跚,但又不失矫健,又含蓄、又优美地表现了带醉的武松。这一创造并不是空无依据的,而是根据《太白醉写》中李太白的醉步发展而来的。盖老年轻时演李太白的醉步,运用并合理地发展了原有程式“三颤一点,一歪一斜”,很能表现这个有才气、有身份的大诗人醉后骑马,人醉马稳的神态。他又修改这一程式,创造了《打虎》中的醉步身段。又如他在《洗浮山》中的趟马舞蹈,较之传统演法也有很大丰富,很优美,这也是他吸取了生活的骑马动作,将其由于没有脱离传统,使人看来十分舒服,从这些地方看,盖老可算是继承传统、发展传统的一个楷模。

盖叫天舞剑

  他的这些创造,说来容易,做来很难。他总是以“楞憋”——顽强地反复地进行艺术探索,来克服困难,寻求创造。他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身段怎么才能出得来,做得美?只要用心琢磨,可以照着镜子比划,一回不行,两回;两回不行,三回;直到一万回,准能找到好看的身段。”这话很能说明,他在艺术上所以获得如此成就,唯一诀窍就是艰苦的劳动。在艺术创造的道路上,不怕走错,就怕停步不前。只要对艺术问题不轻易放过,不断地下苦功夫钻研,顽强不息地劳动,那就准有收获。盖老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精辟:“艺术就是'事儿’里找'事儿’,不找'事儿’也就没'事儿’。”意思就是说,一个演员永远不能满足已有的水平,必须要精益求精,寻找问题,改正缺点,才能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不作这样要求,艺术就会停滞不前。盖老数十年来,正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艺术创造的。由于他善于找“事儿”,也真找到了一些别人从未发现或未加重视的“事儿”,他的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艺术见解,就是在不断找“事儿”中,摸索形成的。他还常常嘱咐青年说:“不要学会了就忘了,再一追求就腻了。”他自己对艺术非常重视,在《鄚州庙》中的一趟对刀,他演了几十年,已经很熟了,可是在这次排演时,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找毛病。反过来再看我们呢,一个戏我们演出后,常常觉得差不多了,无法再作提高了,这,其实我们就是没有找“事儿”。即使找到“事儿”,弄两下,弄不出来,也就烦了,结果还是搁在那里,等于没有找。

《龙凤呈祥》 梅兰芳 饰 孙尚香、盖叫天 饰 赵云

  盖老主张在艺术上要多学、多练、多想、多得,既博且精。他自己对此一直身体力行。他专工武生,可是,老生、小生乃至老旦、青衣、花旦的戏他都学,而且都能较熟悉地掌握各个行当的表演特点,进而丰富他的武戏表演。这点确很重要。曾听到很多老前辈说过:“演武戏要有文戏底子,演文戏要有武戏底子。”武戏究竟不是武打到底,武中还有文场子,即使在武打中也要注意表现人物,如果武戏演员除了精通本行以外,还有一定的文戏底子,那就很有助于他进一步把握人物的神态、特征,通过各种技巧来体现。同样,文戏演员若也有一些武戏底子,那么他抬手抬脚才能更边式、更准确。所以老先生们非常重视这点,他们不止精通本行,而且多是博学多思,号称“文武昆乱不挡”,盖老在这方面的成就正是我们的好榜样。

《英雄义》盖叫天 饰 史文恭

  盖老对自己的艺术从不满足,他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广泛汲取艺术滋养,改进提高他的表演。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爱看他的戏,那时他台上的玩意儿也来得挺多的,近年来,他演出时,从表面上看有些地方略有减少,但是艺术比前更精化了。因为这不是单纯地删掉一些,而是在某些地方代之以新的更精美的表演。如《英雄义》中《回庄》一场,史文恭念:“我与那卢俊义同堂学艺,数载未见,怎么,他的枪法神出鬼没!”过去的演法是连环脚带飞脚,十分火爆。如今他改用“飞天七响”,几个动作很为简捷、边式,这对表现这个老谋深算的曾头市教师爷说,是更为精彩,更为合适了。又如《打店》,三十年前他演出时,孙二娘第一次摸进房中,被武松发觉,武松他就砸开手铐,用“腰包”(罪裙)包好,作为武器,准备战斗,这时他一个人在房里有一趟非常精彩的舞蹈,每演到这里,必然获得满堂彩声。可是后来他不这样演了,包好手铐后,只是把武器掂了掂,试试称不称手,而把原来这段舞蹈化在后面与孙二娘摸黑对打中了。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改?他笑着回答:“不费那个劲儿了!”话虽简短,寓意颇深。我的理解是:盖老的艺术修养越来越成熟、精化,他要求艺术技巧的安排更加合理化。对武松说,那段舞蹈并不是很合理,因为当时敌人并不在身旁,无目的地练上一阵子又说明什么呢?即使是为了战斗做准备,那武松是临上阵才现磨刀,这个人物也就低了,所以盖老把它改了。我体会盖老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艺术并不是在表演上不需要用劲儿,而是不去瞎使劲儿,浪费力气,要把劲儿用在真正该使劲的地方,也就是要和戏情戏理结合,通过自己的的劲儿,使戏情戏理得到更好的表现。事实也正如此,去掉这段舞蹈,并没有给人单薄之感,相反,艺术是更精炼、更深厚了。由此使我联想到“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问题。盖老的艺术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我以为,盖老今天的表演比之过去简练了,是“少”了,但这不是单纯的减少,而是由众多表演手段中,经过无数次的提炼,浓缩,升华才取得的;也就是在“多”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化而达到“少”;没有过去的“多”而广,也就难于达到今天的“少”而精。有些青年人,没有全面理解到这句话的意义,以为越少越好,越近似老先生现时的演出越好,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因为这样还是没有摆脱从形式上去摹仿。老先生的一招一式,看上去简练,实际上却非常深厚,精湛;即使你学得非常仔细,部位、姿态全和老先生一模一样,由于没有老先生那样深厚的基础,没有经历过“由多到少”的精化过程,结果不是“少”而精,反而会成了“少”而空了。

京剧电影《武松》剧照

盖叫天 饰 武松、孙正阳 饰 酒保

  盖老不只强调演英雄人物的时候,要演出人物的品格,而且非常重视一个演员在日常生活里要有良好的品格。他很反对某些演员在日常生活中,吹胡子瞪眼怪模怪样的“戏班气”。一个演员的生活举止,应该不能让人们看不起。盖老这样强调“品格”,和他对于艺术的严肃认真的态度有关。他认为一个人在生活上能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艺术上集中精力,严肃认真,督促自己不断追求新的创造。许多艺术上有成就的老前辈,也都具有这个特点,他们在生活上都能律己。像谭鑫培老先生平时生活很严谨,连腿带子都绑得端端正正;梅兰芳先生一生谦恭谨慎,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更是大家熟知的。他们这种“品格”,对他们的艺术成就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盖老强调演员要注意“品格”,要严格要求自己,对我们是语重心长的。

盖叫天在燕南寄庐给三子张剑鸣说戏(1953年)

  我从幼小时,就喜欢盖老的艺术,也受其一定的影响。我觉得,盖派艺术的特点是端正磊落,特别是舞蹈动作,无论线条、角度、姿式,都是非常规矩、准确,我想,如果用盖派给武生开蒙,那一定要扎下扎实地道的基础,在动作上不会出现蹶屁股、扭腰、甩下巴等毛病。过去,我没有向盖老学过戏,只要私淑盖派,这次盖老来京,才得以直接向他请教。但是面对着精湛、深厚的盖派艺术,在学习上我不过刚刚开始举步,即使学到一些,也还尚待进一步消化。今后,在盖老的直接指导下,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盖派艺术。

  (摘自 《戏剧报》1961年第14期)

王金璐谈艺录(精装)

孙觉非1448的小商店

18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