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经观察 | 美日太空联合,加剧太空安全风险
4月1日,据日媒报道,美日两国政府决定于2023年起,将日本和美国太空感知(SSA)系统相连接,实现共享他国卫星和太空垃圾等信息,并拟构筑联合防御机制,以应对他国卫星攻击等威胁。
据悉,美日外长和防长将于4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2”会议上确认强化在太空领域的相关合作。目前,日本自身具备一定的太空感知能力,其主要依靠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太空感知技术,且JAXA计划在2023年前引进新雷达,将对轨道高度在650公里的高空漂浮物的观测精度由1.6米级别提升至10厘米级别。同时,自2018年起,日本通过美国的“对外有偿军事援助”获得了大量感知技术,并拟于2022年建成SSA系统。未来,美日拟将双方SSA系统相连接,实现信息共享。
由于太空感知具有先知先觉的“哨兵式”作用,在全球太空军事化态势日趋加剧的今天,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几乎成为太空攻防系统中的首要环节。在此背景下,主要航天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太空感知能力,以实现对在轨航天器的实时探测、追踪能力,借此掌握各国太空能力发展水平,并在必要时对他国在轨航天器进行干扰、摧毁,使其失去作战能力。在和平时期,太空感知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太空领域竞争的新高地。
目前,美国在太空感知能力建设方面一骑绝尘。美国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太空态势感知计划”(GSSAP)、“快速响应太空”-5(ORS-5)、地基监视雷达、电子相控雷达阵“太空围栏”等项目,已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太空感知、监测、探查能力。可以说,美国在太空感知方面已具备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超强能力。而此次美国选择日本作为完善太空感知系统的合作者意味深长。
相较之下,日本的太空技术水平与美国有较大差距,而美国选择弱势一方作为合作对象更有其战略考量。全球君认为双方合作可能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扩大探测范围。当前,美军在亚洲部署的监测站点数量有限,高空监视能力较为薄弱。因此,美国帮助日本建设SSA系统,并与之连接,意图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补强感知能力。
二是为美国太空攻防奠定基础。近年来,美国为夺取未来太空绝对优势,正加速提升太空系统攻防两端能力。而太空感知能力作为太空攻防的“眼睛”,将为攻击提供准确的目标位置,为防御规划躲避、拦截的路径。因此,完善感知能力是形成太空攻防能力的基础。
三是日本具备良好的太空技术基础,可节约援助成本。日本每年航天发射次数虽不多,但其在卫星制造、芯片技术、固体火箭技术和太空垃圾清除等领域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如有需要其可为美国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在这一点上,日本将成为美国的好帮手。
四是日本欲通过美国帮助,提升太空军事能力,并力求成为航天强国。近年来,日本正逐步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力图实现军事正常化。同时,随着近年来太空竞争愈发激烈,日本也蠢蠢欲动,试图获得太空的主导权。2018年3-5月,日本以《宇宙基本计划》为指导,连续发布《2018-2025年中长期发展目标》《中长期发展计划》等多份文件,旨在构建新的航天发展战略,建设航天强国。因此,日本欲借力美国极速提升其感知体系建设,增强太空军事能力。
五是强化美日太空同盟,提升威慑能力。长期以来,日本十分重视通过美日同盟加强军事领域合作,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战略利益。而美国通过与日本的合作可进一步加强对日本的控制,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因此,此次美日强强联合,将进一步巩固双方的战略利益。
此外,3月,日印也举行了第一次太空对话,拟在太空安全、感知等方面进行合作。未来,如果印度加入美日太空联盟,或将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太空联盟,加剧亚洲地区的太空安全风险。
综上,此次美日太空合作或将进一步加剧亚洲地区的太空战略竞争,将对亚洲乃至全球太空安全构成新的挑战。
作者丨 张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