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钦天监是干什么的?

钦天监,官职不大,但特有话语权。挑选良辰吉日、判断天象凶吉等等,钦天监说了算。能在皇上耳朵边吹风,关键是皇上还特别相信,简直就是宫斗必备利器。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起源于对天象的观测,再利用观察到的天象制作节气、历法,进行祭祀、占卜等。钦天监就是干这活的。封建社会科学知识不发达,人们(包括皇帝)比较迷信,赋予一些无法解释的天象以凶或吉。由于跟祭祀占卜有关,显得这个部门的人有些像“神棍”。

▲北京古观象台内牌匾:观象授时


01 时间的测量工具

农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间的测量上,最初的需求,不是一天当中的早晚,而是一年当中的节气。不同的节气从事不同的劳作,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所以最早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用来测量节气的圭表

▲圭表

这个东东怎么用?简单来说,“圭”南北趴着,“表”立于圭的南侧。正午时表的影子落在圭上,一年当中,冬至时影子最长,夏至时影子最短

▲圭表原理

据说(不知道谁说的),伏羲的先天八卦就是由一年当中的影子长短延伸创作而来。老祖宗这方面着实的厉害。

▲二十四节气与八卦图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需求在变化。

大明召集学生上课,总得定个点吧。于是乎,人们发明了一个非常精密的计时工具—日晷(据说是古巴比伦传入中国)。

▲日晷

大明:小明,来来来,观察一下。一圈代表多长时间?正午时影子在哪里?晷针和晷面位置关系?晷面是竖直放置的吗?

​​小明:一圈代表24小时,正午时影子在正下方,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面是斜着放的。咦?为啥要斜着放呢?直接平放到地面上不好吗?

​大明:不好,怕晷针扎脚。

能让你拿出去显摆的知识来了:赤道式日晷,晷针指向北极星(平行于地轴);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面向南倾斜(北半球),与地面夹角为90°-当地纬度。上面三句话,是一个意思,可把晷面想象为一个压扁的只剩赤道面的地球。等你地理学好了,就会明白其中的原理。

▲赤道式日晷放置示意图

所以,晷面的两面都有刻度(春分→秋分观察正面,即朝北的一面,秋分→春分观察反面)。

▲赤道式日晷的背面也有刻度

时代仍在发展,社会仍在进步,需求在变化。

比如大明召集学生上晚自习,约定时间时,日晷就不能用了(日晷上半圈的刻度,其实没啥用)。于是乎,人们发明了另一个计时工具来配合日晷使用—月晷漏刻。这是第一个摆脱利用天象计时的工具。

▲漏刻,时间单位“刻”源于此物

随着箭壶(下面接水的内个)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但是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为了得到均匀水流,使用了多级受水壶。

▲漏刻plus

时代仍在发展,社会仍在进步,需求在变化。

张衡(78年~139年)在前人制造浑象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漏刻,制作了第一架水运浑象。浑象上画有二十八宿和各种恒星,还有赤道圈、黄道圈及二十四节气等,每日均匀地绕轴旋转一周,自动地把天象演示出来。这大概是第一个机械自动化报时+“全屏”显示天象的装置。

可惜的是,就像地动仪一样,张衡制造的浑象已经失传。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浑象

到这里,我的膝盖又开始给大佬跪下了。即使让我穿越回去,我也做不出这个来。

然而,我还是低估老祖宗们的能力。北宋的苏颂(1020年12月-1101年6月)主持建造的水运仪象台,是机械钟的老祖。啥也不说了,直接上视频。

时代还是在发展,社会还是在进步,需求还是在变化。

1582~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比萨斜塔扔铁球的那位大佬)发现了摆的等时性。1657年,荷兰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惠更斯(牛顿众多battle对象之一)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发明了摆钟

▲需要上发条的摆钟

1928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沃伦·马里森利用石英晶体在电路中能够产生频率稳定震动的特性,制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钟

▲需要装电池的石英钟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来测量时间。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02 时间的单位

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天象,古代各个国家关于“一天”的定义是一致的: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日)。然后把一天分成24份,每份是1小时(h),再把1小时分成60份,每份是1分钟(min),再把1分钟分成60份,每份是1秒(second)。至此,我们时间的国际标准单位-秒,终于出现了。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 600s

​小明:为啥把一天分成24小时啊?不零不整的。

大明:挺零的啊

​小明:…………

大明:这事得赖古埃及人,他们喜欢用大拇指数另外四根指头的关节,一只手就是12,两只手就是24。

​小明:好奇怪。

大明:其实吧,数十根手指头的10进制,也很奇怪。

▲十二进制

​小明:那小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难道是因为60进制?

​大明:bingo!你猜对了。60进制源于古巴比伦。

▲六十进制

其实在中国古代,不仅有12时辰制,还有10时辰制、百刻制等。24小时制传入中国,为了相对应,把原来的12时辰称为时或者大时,新来的hour就这样被称为小时。也为了相对应,一百刻被减了四刻变成九十六刻,每个时辰八刻,每小时四刻,每刻15分钟。

▲让人闻风丧胆的“午时三刻”

1秒虽然短,但人家也是有小弟的:毫秒(ms)、微秒(μs)。他们和秒的换算关系,就回归正常了:1s=103ms=106μs。

跟长度的单位类似,为了追求精确,对1s的定义也在不断更新: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自历书时1900年1月1日12时起算的回归年的31 556 925.9747分之一为一秒

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铯133原子振动9 192 631 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

知识点总结(图片版,可保存)

结尾语:天象的观测,涉及到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原理等知识,一些仪器已经失传或发明者不可考,但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员中,涌现了一批科技大佬:西汉的司马迁、东汉的张衡、唐代的李淳风、北宋的沈括、元代的郭守敬、明代的刘伯温、清代的汤若望、南怀仁等等。(大明老师是跪着敲完的这些大佬的名字的)。

今天的信息量有点大,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产品,太兴奋,没hold住。看在老祖宗们的份上,今天的劳动内容由做题变为:点赞。

(0)

相关推荐

  • 野史秘闻:“北京时间”不在北京

    如果问您北京时间是从哪儿发播的,肯定不少人脱口而出当然是北京啦,但是我要告诉您,北京时间不是北京的时间,北京时间是来自陕西. 其实我们国家的标准时间是由国家授时中心发出的,而国家授时中心总部就是位于陕 ...

  • No.151 时间为啥被称作“光阴”,还能以长度单位“寸”来衡量?

    平时在表达珍惜时间时,经常会说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为什么称作"光阴",为什么时间能以"寸"论?--圭表 其实,这和我们中国古代的一种计 ...

  • “挖藕人”黎耕:天文学是人类文明的天花板

    一直以来人类对于天文就有着原始的好奇感,而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它广泛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浩如烟海的夜空天象,星罗棋布的星际轨道,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手机.钟表的时代,确定了一年四 ...

  • 折扇在中国古代是才子标配,在日本古代,折扇是用来干什么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发布时间:03-0809:41百家榜创作者,优质原创作者 折扇在古代的中国,似乎是才子佳人和文人墨客的标配.一把扇子,被他们攥在手中,摇摇晃晃,或徜徉于江南水乡岸边,或漫步于竹林松涛小 ...

  • 钦天监——中国风水术的一座丰碑

    " 钦天监是我国明.清两代掌察天文.历法推算,及颁布.漏刻授时.阴阳术数等的官方机构(宋.元设司天监). 作为朝廷的官方风水机构,钦天监产生于何时?其组成人员是如何选拔和进行管理的?在中国风 ...

  • 从仰观台到钦天监,中国历朝如何观测天象

    自古以来星空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除了西方的希腊神话,在东方的中国人从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知晓四时变换与农耕时序,并把这片天空结合了人世间的政治秩序,建构出独特的世界观,即"天人合一" ...

  • 九百年前天生异象,却只有中国钦天监有记载

    1892年美国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拍下了蟹状星云的第一张照片. 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发现蟹状星云以高达1100公里/秒的速度向外扩张,于是大胆推测:蟹状星云很可能是900年前一颗恒星发生超新星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一)--中国古代神话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所有原生文明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史前时代),其年代久远.混沌荒蛮,考证极其困难,而神话故事却精彩绝伦.寓意深刻,能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二)--神话中的民族精神与民俗

    ※ 民族精神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三)--中国古代神话VS古希腊神话

    最近总被推送一条假新闻--<麻省教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分析>! 大概内容是说:一位名叫理查德·拉尔森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一场讲座中对比解读中西方神话故事,称西方人习惯于听神的旨意,往往逃 ...

  • 中国古代神话考(四)--中国神话世系谱

    是否要写<中国神话世系谱>,小编犹豫了很久,中国神话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最难撰写的部分就是神话世系谱.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神话资料庞杂.不成体系,尤其是上古神话部分,一人多角(多名).多人一 ...

  • 中国古代神话考(五)--中国古代神话的宇宙观

    莽荒时代,古人跻身于天地之间,弱小无助.艰难求生,对天地和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发自内心,当力量无法战胜现实时,幻想便成为了有效的自我安抚手段,于是人们尝试用神话的方式对宇宙作出解释. 创世神话讲述宇宙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