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秦志峰:七月玛瑙满树红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秦志峰
秦志峰,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居中卫市沙坡头区华西社区物华林居。喜欢读书,闲暇写作百万余字,公开发表数十万字。
七月玛瑙满树红
宁夏 秦志峰
记忆中的七月,家乡的小麦金灿灿、沉甸甸的。父辈们开始挥镰收割,我们也开始了又一年的暑假生活。家里大人忙,娃娃也就不能闲着,放羊、打猪草、顺青豆、还有拾麦穗,样样都干得有模有样。
家乡也是枸杞的原产地,不但庄稼地里有大片的枸杞,就是庄前屋后,也有零零星星的枸杞树。当然,田地里是育种的,沟坡荒地的枸杞树不知是鸟儿衔来,还是风吹落的枸杞籽,或是串根生长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也并不去追究根源。
小时候,大集体的枸杞地里有专门喊鹞子的人,这项工作是为了惊吓贪吃枸杞的麻雀,他们经常被称作“放鹞子”的。姚叔就是这样的一位放鹞人,听乡亲们说姚叔是南方人,来这里就没有再回去过,娶了妻,生了娃,就算是把根扎下了。姚婶一口气生了三胞胎女娃,这三个女娃分别叫姚江,姚南,姚好,连起来就是一个词牌名《江南好》,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其实大家都知道姚叔在想什么。也有人开玩笑说姚叔两口子多吃些枸杞,说不准再一胎还能生一个词牌名叫《南乡子》呢!那就应该叫姚男、姚乡、姚鹞子。但是,任是任大家怎么劝,夫妻俩决计不肯再生了。
江南好姐妹比我小一岁,但是她们是和我同一年上的学。那时候,暑假是我们是最忙碌的,每天都会提挎着筐篮,筐子里会放一个蒸馍、油饼、熟土豆或是煮鸡蛋,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大人去枸杞园里摘玛瑙翡翠一样的红果果。当然,中午也会有卖西瓜或冰棍的,但那些太奢侈,家长一般舍不得买。
不过,小孩子是没有长性的,尤其是姚家三姐妹,到了杞园,那就是三只花蝴蝶,一会儿飞过去,一会儿飞过来。看园子的张叔经常会逗我们。比如说,小好,你不好好摘枸杞,小心你勤学哥长大不娶你做媳妇,人家选小江小南你看咋办?到我这面,张叔又变了说话的口吻,勤学,你觉得是读书好,还是摘枸杞好,你觉得小好哪里好?这些问题,经常会把我绕进去,不知所云。
枸杞树在我看来,那时候挺讨厌也挺重要的。讨厌是因为园子里一般是闷热潮湿,蚊虫也多,一摘就是半天,我们这些小孩子哪能受得了啊!挺重要是因为毕竟摘枸杞可以换些零花钱,我们可以买小花书,也可以解馋买二分钱、五分钱一块的冰棍雪糕。有时候,一块冰棍,四个人你尝一下,她尝一下,一下子就瓜分完了。
在枸杞园里听故事,是我的一个乐趣,东家长西家短的家庭琐事和儿女情长,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等大部头传奇故事,当然我们这些小男子汉最喜欢听的还是姚叔一口“江南腔”演绎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那时候,我嘴比较拙,因此想把自己和乡亲们都写到故事里,于是,就悄悄种下了一个当“作家”的念想。
如今,姚叔依旧扎根在枸杞园旁边,他的三胞胎女儿像孔雀一样飞到了有断桥残雪景致的杭州,开起了“俏江南”枸杞连锁店,而那些枸杞,都是从这边运输过去的道地宁夏枸杞。
姚叔有时喝一些“宁夏红”枸杞酒,会借着酒劲圆梦,“江南好”啊,你们啥时候谁能先给我生个三胎儿女呢?国家政策和号召,咱从来都是积极响应的。心中默念那些话的时候,老人有时候居然会泪眼婆娑,还会哽咽着给我们这些左邻右舍朗诵《红豆》的唐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每当这个瞬间,我们都会问姚叔,究竟是南方的红豆好呢?还是塞北的红玛瑙好呢?其实,我们也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最佳答案的问题,在他心底,一边是故乡和女儿;一边是生活和爱人。当姚叔默默沉思,不做解答时,我们就会给他此情此景赋诗一首:“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彼时,大家就会笑逐颜开,好像吃过红枸杞的脸颊,飞满了云彩和霞光。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田光兰
制作:吴金程
1、天津散文微刊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与您不见不散!敬请阅览!
2、为了回报广大散文爱好者支持与关注,凡是在本微刊推送散文作品的作者都可参与年终的“网络人气奖”。本奖根据单篇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留言量进行综合评定。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荣誉编辑:李相清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107410006@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