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片就该这么拍| 剧情紧凑、故事线完整。真实的战争场面惨烈悲壮。优秀且催人泪下。堪称二战题材电影典...

俄罗斯战争电影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有着宏大、悲壮而又真实的叙事风格,每一部优秀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总能为我们带来不同于欧美战争电影的别致感受。

2020年一部俄罗斯战争电影《最后的前线》再次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震撼。

在说这部电影之前,我们先提另一部堪称经典的苏联战争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在那部宏大的战争电影当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直到今日仍为世界军事爱好者们所津津乐道。

那组镜头所表现的正是苏联波多利斯克军校的学员们在接到紧急命令之后,列着队、唱着歌走上战场同德国法西斯军队进行战斗的事迹。

20岁左右的军校学员,无论在哪个国家、哪支军队当中都是金子一般宝贵的种子,他们既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更是一支军队未来的“骨架”与“神经”。

如果将他们贸然的派上战场,同精锐的敌军作战,无异于是拿军队的“未来”去填火坑,其危害不亚于在冬天吃了来年春种的种子,但是苏军指挥员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最危险的关头,还是做出了这一艰难的决定。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军校的学制被压缩到6个月,而且在战争爆发后征召了不少地方院校的学生,所以有不少学员在两个月前才刚刚穿上军装。现在这些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岁,还都是少不更事的青涩大孩子,就这样被紧急送上了前线。

10月5日,紧急集合的军号在军校骤然响起,军校3500名学员中,2000人被编组成军校支队,由校长斯米尔诺夫少将指挥立即开赴前线,另外1500名学员则撤往后方。军校支队接到的任务是配合当地的内务部部队、后勤部队与第17坦克旅共同坚守伊利因斯科耶一线5至7天,直至援军赶到。

如此艰巨的任务,军校学员的武器装备却十分简陋,步兵学校的学员只有步枪、机枪,炮兵学校的学员也只有少量的45毫米、76毫米反坦克炮和85毫米高射炮,由于火炮数量实在太少,炮兵学校甚至连作为教具的1877年俄土战争时期的老古董大炮都拿了出来。

防线的工事情况也丝毫不容乐观,整个防线只完成了大约30个火力支撑点以及部分战壕与交通壕,防御工事只能说聊胜于无。

在乌格拉河东岸,先遣分队和伞兵分队并肩作战,整整坚守了5天。这5天的激战,先遣分队伤亡已经达到三分之二,而且弹药也已经消耗殆尽。但他们击毁了德军至少20辆坦克、10辆装甲车,多次击退了德军进攻。更重要的是,他们迟滞了德军的攻势,为军校支队的主力展开和完成防御准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推进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苏军在平时积攒的装备较好的正规军接连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让学员们提前上阵,本就是残酷的一种体现。只有书本知识,并无实际战斗经验的学员们在开赴前线的过程当中,就因为自己防空能力与防空意识的缺乏而被德军飞机狠狠给了一个“下马威”。

没有防空警戒哨,敌军临空才发现事情不对

在抵达预设战场之后,学院的指挥官才惊讶地发现,他们面临的情况是多么的糟糕,地方人员修筑的阵地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指导也缺乏一些必要的防护材料,一些计划中的永备工事,并没有钢板的加固,甚至连伪装和门都没有。

10月17日一早,德军占领了小雅罗斯拉夫韦茨防线的主要阵地,军校支队的残部在德军的重压下被迫向卢基亚诺沃和库季诺沃撤退。但是德军虽然突破了苏军防线,但要乘胜突进却并不容易。

10月19日,军校支队终于接到了撤退命令,撤到留克亚诺沃,编入第43集团军序列。

10月25日,军校支队又接到命令,撤到伊万诺沃市,继续完成余下的训练课程——然而,此时幸存下来的军校学员已经所剩无几。还好事先已经撤退的1500名学员算是保留了一点香火。

1966年,克利莫夫斯克的学生与波多利斯克共青团在当年军校支队战斗的旧址进行野营,并发现了军校第4营阵亡学员在卡卢加州萨维诺弗与瓦西索弗两地的集体墓葬。随后在奥布宁斯克建立军校学员牺牲纪念碑。

波多利斯克军校学员博物馆

1967年,波多尔斯克第二工业大街改名为波多尔斯克学员大街。1975年5月8日,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三十周年之际,波多尔斯克基洛夫街与公园街路口建起了波多尔斯克学员纪念碑,并在军校支队浴血奋战的伊利因斯科耶建成了前线博物馆,并点燃长明火。

波多尔斯克学员纪念碑

最后的前线

Подольские курсанты (2020)

导演: 瓦季姆·舒梅列夫
编剧: 瓦季姆·舒梅列夫 / 伊戈尔·乌戈尔尼科夫
主演: 阿尔乔姆·古宾 / 卢博夫·康斯坦丁诺娃 / Igor Yudin
类型: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俄罗斯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2020-11-04(俄罗斯)
片长: 136分钟

▼▼▼

(0)

相关推荐